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微论文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微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1-04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微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兴起是历史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为大学生有效参与社会活动搭建了平台,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增添了新的有效载体。鉴于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要求,只有领会大学生志愿服务特征,发掘并阐扬它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才能实现增强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特征

  志愿服务虽然是经常谈到的词语,但有关它的定义却有很多不同解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志愿服务定义为:“志愿服务是一种利他行为,是指人们正式(非私人)场合中,在一段时期内自愿、无偿地贡献自己的时间和专业技术。”[6]《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将志愿服务明确规定为:“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组织、志愿者服务社会公众生产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行为。”[7]笔者认为,志愿服务指志愿者基于不索取报酬的初衷,坚持自主自愿原则,借助自己的现实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和财富等)而心甘情愿从事助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社会实践。其中,自愿、无偿、公益、实践等性质构成志愿服务的内在特征。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利用学习之余的时间,在可触碰到的合理范围之内自主自愿向需要帮助的人和事无偿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的行为。在兼顾志愿服务一般特征基础上,大学生志愿服务还有四个方面的内在特质。

  第一,动机的纯真性。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大多数是自愿报名参加,由于久居学校,受校园纯洁美好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他们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来源于纯净的心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奉献爱心、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而努力作为,不涉及索取任何物质报酬。

  第二,内容的多样性。当代大学生大多为“90”后群体,他们的思想较为开放灵活,兴趣和特长比较有新意和个性,服务内容涉及社区建设、服务西部、大型社会活动,如义务献血、大型车展和体育赛事等项目。此外,有结合自己专业开展的服务,例如环保宣传、计算机维护等,这些各式各样的志愿服务给大学生带来很大乐趣。

  第三,范围的广泛性。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领域非常广泛,不仅接触国内大小社区、偏远山区、体育馆、福利院、地铁站、聋哑学校等,甚至还跨越国界远赴海外服务。

  第四,价值的指引性。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在从事志愿服务过程中,他们会利用自己的优势潜移默化地把较为先进和高尚的“三观”带给他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含义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志愿行动上向来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将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以与众不同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内核。志愿服务积极调动大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奉献力量、服务社会,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塑造健康向上的时代风气。

  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实践场域内充当思想政治教育的角色,夯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体系。众所周知,实践出真知。在现实社会中,实践育人作为一种教育方式,不仅常常被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和掌握,而且也被大学生志愿服务所采纳、吸收和运用,并在促进大学生发展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实践证明,大学生志愿服务注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无时无刻不将实践育人的思想渗透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超越成为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方法。

  大学生志愿服务崇尚在服务过程中教育人,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理念。志愿服务在社会中进行,而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集体,所以,人是构成社会的重要元素,一切社会活动实际上是人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不例外。大学生志愿服务不仅适应当今时代和现实社会的需要,还及时关注大学生健康成长,并给予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锻造、自我提升的空间,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陈万柏、张耀灿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8]考察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点和育人效果,我们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不仅在内容上满足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要求,而且其丰富多样的形式更是为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增添了亮丽色彩。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志愿服务发展状况的研究,结果发现,近八成学生愿意参加志愿活动,学生群体在志愿者类型中所占比重达46.1%。值得注意的是,青年志愿者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所占比例达47.6%,这一结果表征志愿服务成为受大学生喜爱的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载体。[9]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志愿服务贯彻了实践与教育的统一,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得以深化。在服务西部、扶贫开发、环境保护等志愿活动中,大学生们亲力亲为的参与不仅实现了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目标,同时还获得社会的认可,个人价值在社会价值中得以实现。通过志愿服务,大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操等都有提升,也逐步向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素质靠拢,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大学生志愿服务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得以提升。志愿服务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一定的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检验。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言,只有在道德实践中才能修养德性。[10]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实践中检验志愿服务的理论价值、发挥志愿服务的现实作用。另外,大学生志愿服务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凝聚大学生力量,强化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看重并考察大学生的社会践行能力下有针对性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使其实效光芒四射。   大学生志愿服务强化了主体与客体的交互,使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激发。在自主自愿原则指导下,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主体意识慢慢增强,不再消极被动的采取行动,行为角色逐渐由客体转变为主体。在志愿活动中,主客体的灵活转换将充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良性互动,扮演提升实效性的催化剂角色。

  三、努力发掘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价值

  大学生志愿服务表现出正反两面性。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形势、新情况,我们要努力克服弊端,深入发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价值,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更高目标要求。

  (一)加大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视

  第一,政府、社会等相关部门应提供所能支持大学生志愿服务。现实中,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否顺利进行,离不开国家提供的各类社会资源,离不开社会管理部门的合理有效治理。对此,政府、社会等相关部门不仅要在财政方面给予一定帮助,解决志愿服务经费难题,还要制定相关法规条例,既保障大学生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又为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奠定法律基础。

  第二,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要重视和配合大学生志愿服务。学校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在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顺利进行方面,学校及相关部门应该提供合乎志愿服务开展需要的规定保障和设施支持,包括成立、管理志愿者团队,还要同时整合全校相关部门的力量,相互合作、密切配合,壮大志愿者队伍,促进志愿服务事业蒸蒸日上。

  第三,大学生个体也要认识到志愿服务的重要性,自我学习并提高志愿服务本领。志愿服务不仅会给他们进入社会提供个适应的平台,还给他们改正错误和再次学习的机会,对个人的思想、道德、知识、人际交往等各方面都有巨大价值。

  (二)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体系

  完善志愿服务注册登记。合理方便的注册登记不仅可以节约时间成本,还可以方便志愿者,提高团队成员吸引力。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QQ、微博、微信等电子方式越来越受欢迎,为此采取网络渠道以完成注册登记是再合适不过,不过传统的注册登记也不能完全抛弃。而且,针对服务项目的性质,可采取实名或非实名制。

  创新志愿服务内容和方式。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还不是特别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为此应该在服务内容和方式上花费功夫。首先,充分利用和开发社会各类有效资源,增设志愿服务平台和服务基地;其次,提升项目策划能力,通过有效宣传提高吸引力;再次,努力消除区域格局的局限,加强跨区域下志愿组织之间、志愿者之间、志愿组织和志愿者之间的联系;最后,挖掘大学生专业潜能和优势,建立专业高效的志愿者队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的互补合作,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技能。

  强化针对性培训,提高其服务水平。因志愿项目的要求,志愿者应该具备不同的志愿能力,如何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质量 , 更好地发挥服务社会的作用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在逐步探索有效培训形式的道路上,目前所提供的针对性培训有志愿服务情景模拟、志愿达人现场讲述、志愿服务讲座、“志愿服务文化培训日”等,旨在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型载体,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们应当重视和支持大学生志愿服务,充分发掘、把握并利用其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大体系的优势互补,全力做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实际工作。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微

论文搜索
关键字:志愿服务 思想政治 志愿 思想 政治 价值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