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教材反思:针对小学英语学习者的词汇教学论文

教材反思:针对小学英语学习者的词汇教学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1-13

教材反思:针对小学英语学习者的词汇教学

  0 引言

  作为语言组成中的基础板块,词汇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扮演着关键作用。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第一步便是词汇习得并运用它。同时,词汇的作用能对听说读写起到基础性的影响。本论文中所设计的教材主要用于一所小学进行的英文教学暑期项目。项目对象是已学习英语两个学期的小学三年级生。它旨在培养孩子们学习英语、尤其是英语单词学习的兴趣。

  1 背景

  暑期项目的环境设定在中国的一所公立小学。该项目主要有4节课,共6个小时,每节课1.5个小时,将沿用本文所设计的教材作为主要教学材料。时下中国大部分小学英语学习使用了200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中国新版小学英语》。笔者认为该教材在关于单词引入和教学辅助存在一定问题:(1)缺乏对新词汇表的适当引入。每一课程都以一个类似的结构呈现:对话―对话内容的角色扮演―学习词汇―演绎单词―儿歌或者绘画。这个结构的不足在于:对话内容与词汇表缺乏一致性。这一现象导致老师在教学时较为被动,无法吸引学生注意。(2)缺乏对新词汇表的足够融合。为了提高刚开始学习新单词的学生们的兴趣,新教材的设计者们投入大量精力在课文中加入插图和设计TPR活动,学生们缺少足够的练习来分辨出这些单词。(3)缺乏熟练的第一语言来支撑第二语言的学习。书中并没有对第一语言的指引或解释贯穿其中。当学习者们假定第二语言词汇的意思和用途时,他们会利用第一语言的概念来关联两者。笔者相当同意这个观点,基于之前的课堂所见,学生们查询课本最后翻译过的词汇意思,并且在新词汇旁边注解其中文意思。有时候学生们对中文翻译注解过于依赖,弱化课文中的意思表达,也弱化了这种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意图。

  为了填补这些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不足,本文致力于采用有效策略,提升学生们对新单词的认识,增强他们适当运用、自发学习的技巧。

  2 教材设计理论基础与分析

  2.1 词组教学

  在设计教材之前,老师需要决定教什么。首先,设计教材最常用方法是,语义或结构相似的“词块教学”。来自英国文化委员会网站上的定义能对此作出最鲜明阐释:词块就是语言中能够组合到一起的单词组块。他们可以是常用到一起的单词,如固定词组,或是常见的比如根据语法搭配的固定语法结构。词块包括短语、习语、词语搭配。 当学生掌握组合词块和常用搭配词语,便能形成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的负担减轻了,学习也不再吃力。

  同时,学习具有语义相关性的词汇能增强大脑对单词的辨识度。“一门语言中的词汇表不是由一长串随机的单词组成,相反,是词与词之间一个巨大网络相连而成”。Channell认为大脑能够根据语义的相似性来运作。学生们在完成写作练习时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自己可以用已知单词作为可用资源来练习新单词。比如,当他们用“beautiful”这个单词来描述事物的时候,从未想到可以用“pretty”来替代。自然,本教材给学生们提供可供替换的词汇资源能使他们对词意有更深的认识。在他们练习新单词的时候,他们便能做到辨清两个单词之间的不同,从而记忆更深刻。

  2.2 以语言形式为中心的教学

  这是本项目中的重要教学方法。以语言形式为中心的教学能“在交流活动中吸引学习者们对语言要素的注意”(如字典运用或词义协商)。在这里,“Form”指的是特殊结构的功能。在FFI教学的过程中,学习者将会扮演语言使用者的主导者,而语言则作为一个交流枢纽。这在单词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因为当学习者尝试着去寻找单词的意思并运用它们来达到目的,单词便不再只是简单直白地呈现在教材或印刷材料上,反之,它会变得栩栩如生。

  Schmidt提倡学习者们专注于语言形式,正如他所说,对form的注意意味着对特定语言项的注意,也因此让我把目光投向注意假说(Noticing Hypothesis)。这个假说被认为是集中教学的理论支撑。“Noticing”在这里被Schmidt认为虽然‘注意’不能保证语言习得,但习得某种语言形式前提就是学习者必须有意识地注意到这个形式,以及其代表的意义。因而,这个假说已经阐明学习者应有意识去认识到形式和词义这些在大脑输入过程中特定形式,以期吸收为己用。‘注意’已经被认为是语言架构的第一步。不论在课堂上或教材上,都应该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培养起对所学词汇的结构和词义意识。应着这一想法,用有意识的/显性教学方法来呈现新单词更符合目标群体――本项目中的小学生,如在教材的短文中,新单词会以加粗方式突出。

  2.3 以第一语言(L1)作为资源

  在本项目,设计教材时第一语言也会被视为一个要素。学习者倾向于运用L1的固有知识和概念去与L2相联系,帮助推进对新单词的理解。第一语言扮演着重要角色。Cook认为“L1为学生们提供了脚手架”。Laufer和Girsai则认为:与L1相关的教学方法,是有益处的。Laufer和Hulstijn的 “诱导式任务”假说也能支持本项目教材设计的理念,该假说认为,需求、寻找和评估被包含在语言学习的基本要素中。当学生发现某个单词在任务完成中是被需求的;当学生尝试去词义或者寻找新词来代替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如用字典查询L1词汇的不同英语表达);当学生根据文意对选择的词语进行评估时(如对比两个单词之间对现有课文的适用度)。这个假说的内容有力证实了教材里翻译新词汇的用处所在。以上三个要素,主要是在大量的练习中呈现。例如:在教材第三环节的第一部分,学生必须明白图片下方的单词意思,才能完成接下来的图表,这是‘需求’呈现。“寻找”这一环节则要求学生通过字典查询词义;“评估”则要求学生去考量所选单词是否切合图表要求。在第一环节,有几个练习题目是需要学生运用假说中的三个要素才能完成的。   当第一语言被用作学习第二语言的辅助工具时,有一些问题是需要注意的。当老师过度运用L1来教学,学生很可能会失去“使用第二语言进行交流的纯正体验”(Cook 2008),从而不能有效建立对外语的整体把握。因此,在设计教材的时候,老师应当在学生的母语和外语间保持比例平衡。

  3 对教材的反思

  在设计教材的过程中,笔者试着把重点放在以上内容,并融入教育学的方法理论。同时,本文所设计教材结合理论同时进行创新,以克服现用小学生教材所具有的弊端。

  首先,为了提高学生兴趣并增加师生互动,教材里使用了色彩缤纷的插图。插图包括了绘画、卡通、照片、流程图、曲线图和表格,其中一些在本项目的教材中一应俱全。同时,教材中使用了不同卡通形象来引导每一环节的学习,伴随主要知识点的学习,这些形象也会贯穿学习的过程。这一设计旨在激发兴趣,让孩子们甫学习便更好地注意到语言要点所在,改变他们对教材的看法。当然,教材不只是中英双语的常规阐释,也采用了更通俗口语化让孩子们更易接受。此外,重点词汇被加粗以引起重视;行文内容和对话之外用灰色方框来强调语法要点。其次,本教材的设计注重反复呈现,这应用在每一课末的‘自我检测’之中。重复性可以让学生受益,为此应该成为教材中的标准模块。而且,每一环节中设计的循环部分是对学生发展管理单词策略的一种尝试。他们按步骤确认词义并跟随老师的鼓励记录下新单词。如果重复的效用被教材忽略,许多新单词会被轻易忘掉,浪费了种种努力。因而,教材将这个时常被传统书本忽略的环节加以覆盖呈现。

  当然,该教材仍有提升空间。首先,有些必学单词选自四年级学生的书,因此给尚在初始阶段的三年级的孩子增加了学习难度。同时,有些语义相近的单词如“beautiful”和“pretty”因可供选择替换也被列入学习单子上。但教师应该提醒学生对这类词语可能存在的疑惑。其次,使用双语词典被视为一种主动、明确学习单词的方法,也扩展了学生认识单词的信息来源,故在教材中作为一种策略被推广。

  4 结论

  在设计教材期间,笔者对它的优点和缺陷作了反思,并且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通过工作中对现行教材和设计教材的实践和反思,笔者意识到课程教材必须能够平衡教与学之间的要求。教材不仅要做到呈现语言要点,还应当促进教师课堂活动的有效开展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

教材反思:针对小学英语学习者的词汇教学

论文搜索
关键字:小学英语 学习者 英语 词汇 针对 教材
最新基础教育论文
试论辅导员加强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策
探究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财政投入新模式
浅析人工智能背景下幼儿园国学教育
基于家校共育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策略
浅析信息时代家校共育新模式
小学高年段学生家校共育的思考与建议
家校共育在小学德育中的新思路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的基本形式
热门基础教育论文
论学校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功能
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语文与生活双赢
新课程背景下的农村中小学教育
小学数学课改论文
班主任工作点滴谈
关于小学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
论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及其基础
培养学生情商,树立健全人格
生活中的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