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公共管理论文 >> 图书馆管理论文 >> 图书馆空间变革下共享空间服务的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图书馆空间变革下共享空间服务的发展趋势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2-22

图书馆空间变革下共享空间服务的发展趋势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8.9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41(2016)05-0048-04

  现代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在全球信息化发展浪潮中逐渐树立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观念,开始了由传统图书馆的文献服务到数字图书馆的信息知识服务,进而到泛在图书馆的空间服务的发展历程。无论哪种服务,都离不开具体的服务空间和场所。受美国社会学家雷?奥登伯格“第三空间”理论和用户服务理念的影响,基于信息技术的推动,随着“以学习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变革兴起,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和服务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共享空间服务成为现代图书馆服务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未来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定位和主要内容[1]。

  1图书馆空间变革与空间功能的发展

  空间是建筑的主角,从古至今,图书馆建筑外形特征都是社会文化和精神审美的物质反应,而图书馆空间则是用户需求和服务功能的客观表达,图书馆空间布局和空间功能随着读者服务需求和技术的发展不断调整和重组[2]。

  1.1 图书馆空间布局的变革演进

  在传统的认识中,图书馆空间是一个有着固定尺寸和建筑外壳的物理实体,一个被动、刻板、静止的“容器”[3]。随着空间场域、空间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空间无论是有形的物理实体空间还是虚拟的网络空间,已慢慢发展为供读者学习、互动和交流的特殊社会空间。

  纵观图书馆的发展历史,近现代西方图书馆空间布局的演进经历了复古思潮、功能主义、理性主张和审视创新四个时期[4];我国图书馆经历了从古代藏书楼向共享空间的转变。

  藏书楼是中国古代供藏书和阅览书籍的建筑,一般建于宫廷之内或庭院之间,建筑与外界隔绝,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以藏为主,阅览为辅,实行封闭式管理

  中国近代图书馆建筑内部主要以书库为中心,相应形成藏、借、阅、文献整理加工四种类型的闭架式物理空间布局,为读者提供借阅服务。20世纪30年代,美国麦克唐纳提出“统一柱网、统一荷载、统一层高”的模数式建筑思想逐渐在图书馆建设中体现,使图书馆呈现出物理空间藏、借、阅合一的大开间布局新服务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通信、网络、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应对用户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元化服务的需求变化,图书馆建筑和服务空间依据现代空间理论和服务观念进行了重新定位和规划。图书馆空间设计秉承打造学习中心、知识中心、文化中心、社会中心的设计思想,正经历着一场以读者为中心、以协作式学习为导向的由物理到虚拟、由场所到服务空间的大变革。

  1.2 图书馆空间功能的进化发展

  随着图书馆空间的变革演进,空间的功能定位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传统图书馆以藏为主到后来的藏阅结合的文献服务,其核心功能是开展书刊借阅的借阅服务,因此其空间功能分藏书空间、借阅空间、办公空间等。现代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其核心功能是要满足用户的信息和知识需求,并成为除生活、工作之外最佳的社会空间。所以空间功能在藏书空间等基础上,增加了用于服务的空间,如学习空间、休闲空间、交流空间、展示空间等。这些空间提供的服务,会成为图书馆发展的新亮点。

  大学图书馆空间作为校园的公共服务空间,在学校的教学科研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是学校的信息中心、学习中心、交流中心。下面以中型院校图书馆为例,探讨图书馆空间的功能分区。

  以上空间,虽然形式上没有提到信息共享空间、学习共享空间等,但事实上类似服务内容已经包含在学习阅览空间、交流讨论空间、视听空间里,而且这几个空间的利用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这些空间的服务可能将成为图书馆的核心服务。

  2图书馆空间服务的新模式――共享空间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数字资源的快速增长和教学模式的巨大变革,“空间服务”成为了图书馆服务的新内容和新趋势。在数字化信息环境和课堂之外协作式学习的教学模式的推动下,国内外图书馆进行了空间服务的探索,而“共享空间”是顺应潮流产生的图书馆新的空间服务模式。共享空间实质上就是资源共享理念下的图书馆空间服务,有效地优化整合图书馆的服务空间,给用户提供一站式的信息资源服务和学习研究场所。

  1992年美国爱荷华大学图书馆“信息拱廊”的开放可以看做是最早的共享空间的起源,到目前为止,图书馆共享空间服务经过20多年的发展演变,发展成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学习共享空间(Learning Commons)和研究共享空间(Research Commons)等多种模式,标志着图书馆空间服务从单纯的信息共享,向为综合性的学习与知识创造提供支撑转变[5]。

  2.1 信息共享空间服务

  信息共享空间是图书馆共享空间发展的最初模式,信息技术革命、开放获取运动和共享式学习的大背景催生了这一新的服务模式。信息共享空间是一种新的高度整合的信息空间服务,以用户为核心,基于合作共享的理念,为用户提供一个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协作学习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信息共享空间产生之后便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发展,世界许多大学和研究所都引进了这一服务模式,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的图书馆都建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信息共享空间,我国第一个信息共享空间是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图文信息中心的“信息共享区”,开放于2006年。在信息共享空间,用户可以便捷地使用信息工具查询和获取信息,也可以交流和学习。目前还有学者提出将大数据引入信息共享空间建设,运用大数据手段整合和扩展各类资源做数据IC,运用大数据技术打造新型平台做成智能IC[6]。   2.2 学习共享空间服务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自主学习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推动和影响下,一些学校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加入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活动和内容,强调对学习过程的全面支持,鼓励个性化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共享空间模式,即学习共享空间。其目的是打造一个全面支持学习、指导学习的环境平台,以促进用户协同式学习目标的实现。

  学习共享空间是在信息共享空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空间服务模式,它的参与主体不仅仅是图书馆,还加入了学校的其他部门,如网络中心和教务服务部门等,并通过他们的支持和参与来帮助用户完成学习活动。国内外比较有代表性的学习共享空间有:加拿大皇后大学于2005年开放的学习共享空间,由图书馆、学习策略中心、图书馆助残服务中心、写作中心和学校IT服务中心五个部门共同合作建设,不仅满足用户信息资源获取的需求,同时全面支持协同的学习研究过程;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学习共享空间,开放于2010年,比较有特色的是融入了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参与,还建设了E图淘宝、学研交流、网上报名系统等虚拟服务平台。学习共享空间的建设适应了自主学习、协同学习、开放学习等趋势,使图书馆空间服务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3 研究共享空间服务

  研究共享空间是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发展的另一个方向,是为了满足学术研究的需求而构建的新空间服务。它的产生有两个原因,一是科研人员、教师和学者对图书馆学术信息资源和服务的需求增加;二是数字图书馆、开放获取理念以及共享空间模式的迅速发展和成功实践,有了用户的需求,又有了成熟的条件,研究共享空间服务逐步发展起来了。

  自2007年起,世界各地开始陆续出现研究共享空间,不少大学都有了成功的案例,如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共享空间,设有个人研讨室、小组讨论室、视频会议室、报告厅,空间中还加入了开放存取指南、SPSS软件等研究工具,另外还专门聘请学科专家为用户提供研究和协作技巧、演讲技巧、课题项目申报等培训课程。研究共享空间提供了更深层次的数据服务、学术交流途径、技能培训服务等,迎合了大学科研用户的学术研究诉求,是共享空间实践发展的新方向。

  2.4 我国共享空间服务发展现状

  目前,信息共享空间服务和学习共享空间服务在我国高校图书馆中正在热火朝天地创建,但据李秀丽《我国八所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服务现状调查研究》对已提供此类服务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利用率不是太高,服务效率不理想[7]。比如有些图书馆的研讨室和小型视听室很少有人预约,这可能与宣传不到位、开放时间过短、服务人员素质不高等因素有关。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在建设之初就根据各个馆的特色及用户的特点来构建设施完备、适宜方便的信息共享空间,组建协作服务团队,加强宣传力度,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研究空间和有效的集成服务。

  在我国,研究共享空间的构建目前还在探索和研究阶段,笔者以“研究共享空间”为篇名或关键词,在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检索结果总共只有7篇,表明在国内对此开展的相关研究较少,且没有开展实践。但是机构知识库作为研究共享空间的一种简单形式,已经在国内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兴起,如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清华大学机构知识库等。研究共享空间已经成为了当前共享空间发展的新热点,在不久的将来,研究共享空间和信息共享空间、学习共享空间将形成互补优势,共同满足学习性用户和研究性用户的不同需求。

  3图书馆共享空间服务的未来发展趋势

  图书馆空间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形式是供读者学习、活动和交流的社会空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笔者认为,图书馆空间服务将会呈现以下趋势。

  3.1 分众空间服务的开展

  现代图书馆的核心功能是满足用户的信息和知识需求,面对不同用户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采取分众空间服务的模式可能会更切合不同特点用户群体的需求。如上文已经介绍过的学习共享空间服务,其用户主体一般是学生;研究共享空间的用户基本上是科研人员、教师和学者;目前正在全球图书馆流行建设的“创客空间”,是以用户创新为核心的一种空间服务,其用户是一切有着动手和创造欲望的人群,可以是团队也可以是个人,图书馆选取馆内未被充分利用的空间,引进新兴的软硬件资源及人力资源,提高用户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还有多媒体新技术体验和服务等空间服务,是图书馆为用户搭建一个新技术体验和学习平台,培养用户对多媒体资源加工制作的能力,如美国的YOUMedia空间是一个帮助年轻人利用技术和资源进行数字媒体创造的文化创意和交流空间。

  这些分众空间服务都是共享空间发展的模式,既相互关联也相互补充,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同时在实际利用上,各类空间设备资源可以互用,如研讨室的利用适合各类空间服务。

  3.2 虚实结合的知识共享空间服务

  随着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深入,用户获取信息和资源变得容易起来,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在众多信息中进行选择的巨大困难。知识服务理论的出现与共享空间服务的融合促进了知识共享空间模式的产生。知识共享空间,它所共享的是知识,国内最新的有关知识共享空间的定义认为知识共享空间是一种交互式网络虚拟空间。但当前泛在环境还没形成,知识共享空间的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图书馆和用户都需要有一个共同的活动空间来完成知识加工和创造活动,因此这一时期的知识共享空间服务要依托图书馆内设立的共享区域和创建的虚拟知识平台。

  图书馆不仅是一个有着丰富藏书的建筑实体,更是有着文化内涵的知识空间,应发挥其空间场所价值,同时利用技术延伸服务,推进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互相依赖促进作用下的知识共享空间服务。

  4结语

  图书馆向第三空间的演变可以认为是图书馆历史上的一次空间革命,共享空间服务作为图书馆在此演变过程中提供的一种新型服务,应更加注重为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提供一种环境与空间资源,无论是硬件资源还是软件资源,实体空间还是虚拟空间,最终的目标是满足用户的知识和信息需求。

图书馆空间变革下共享空间服务的发展趋势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空间 变革 图书馆 趋势 研究 发展
最新图书馆管理论文
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研讨
试论如何加强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
试论高校图书馆动态化管理建设
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探讨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影响因素探讨
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构想
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试论数字环境中图书馆管理创新策略
高校图书馆书库管理与读者借阅服务探讨
论乡村文化振兴视域下乡镇图书馆的建设
热门图书馆管理论文
浅谈数字图书馆建设
走向公共管理的治理理论
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演变
创新:迈进新世纪的图书馆管理
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探析
新公共管理: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的新趋势
高校图书馆如何为高等函授教育服务
信息资源:特点·价值·机制
浅析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