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公共管理论文 >> 图书馆管理论文 >> 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的培育与构建论文

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的培育与构建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3-21

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的培育与构建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5-0072-03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作为文化传播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高校图书馆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加强图书馆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读者对图书馆的利用率却在不断下降,图书馆员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似乎也越来越远。努力培育和打造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是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1 图书馆人文环境概念解读

  1.1 人文环境的内涵和外延

  广义的人文环境通常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狭义的人文环境特指人类的语言、文化及各种意识形态领域的活动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的境况和氛围[1]。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是指图书馆“以人为本”,以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为学生提供人文关怀,并构建和谐的文化环境。

  1.2 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发展

  图书馆是为了满足人类对文献的有序化管理、存贮和利用而产生的,这说明图书馆是人类人文进化的产物,可以说图书馆本身就具有人文属性。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图书馆界出现了重科技、轻人文的现象,主要表现为:①学术界注重技术管理与技术研究。②图书馆在管理中轻视人文精神[2]。人文环境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和折射,图书馆人文环境的构建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引领。人文精神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图书馆作为大文化的一员,其全部活动无不蕴涵着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3]。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提出:“公共图书馆应当随时都可让人到馆,它的大门应当向社会上一切成员自由、平等地开放,而不管他们的种族、肤色、国籍、年龄、性别、宗教、语言、地位或教育程度。”国外一些学者的观点就充分体现了图书馆对读者的人文关怀,如:美国图书馆学大师谢拉强调了图书馆学的人文性质[4];印度学者阮冈纳赞提出了“图书馆学五定律”,其中前四条都与人直接相关,强调了人的重要性。国内相关学者也持有类似的观点,如:卢泰宏认为,在图书馆学理论中,人文主义、面向人的思想已构筑了一块理论基石,强调人文传统已成为图书馆学理论的一个基本点和延续不断的学术传统[5];王梅认为,图书馆哲学研究应结合图书馆学的人文主义本质[6];刘君、易长芸提出,在图书馆学基本范式的变迁研究中,人文图书馆学是它的合理内核之一[7];吴??提出,人文图书馆是21世纪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研究方向之一[8]。因此,21世纪的图书馆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呼唤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9],图书馆要在人文理念的指导下,实现自身的人文化管理和人文化服务。

  2 图书馆人文环境研究现状

  2.1 文献量的增长情况

  笔者借助于中国知网的学术趋势分析功能,以“图书馆人文环境”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同时将时间跨度尽量拉长,检索结果见图1。由图1可以看出,相关文献主要分布在2003―2014年之间。以2005年与2007年为分界点,2005年之前文献量呈增长态势,说明一开始国内研究图书馆人文?h境的文献较少,且关注度不是很高,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文献量和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2005年达到顶峰,研究成果比较丰富;而在2007年之后,文献量呈下降趋势,说明国内关于图书馆人文环境的研究已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其增长速度也开始放缓。

  2.2 高被引频次作者分析与研究层次统计

  被引频次代表了论文观点的学术认可程度,也反映了论文的学术水平。笔者在中国期刊网的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进行检索,获取文献125篇,然后选取被引频次最高的前10位作者,具体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笔者对获取到的125篇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研究层次:①基础研究。主要是对人文环境的内涵、现状、建设发展等基本问题进行探讨的文献,共77篇,占61.6%。②职业指导。共2篇,占1.6%。③行业指导。主要是对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建设进行论述的文献,共32篇,占25.6%。④政策研究。共3篇,占2.4%。⑤工程技术。共8篇,占6.4%。⑥大众科普。共2篇,占1.6%。⑦基础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只有1篇,占0.8%(见图2)。

  3 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3.1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

  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第二课堂,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校图书馆应具有高品质的人文环境、人性化的服务精神与科学的图书馆制度,这三者同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要素。

  3.2 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基地

  在信息网络时代,能否准确、高效、快速地查找并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是衡量信息时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准,人才的信息化水平是评价的关键。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使其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丰富的信息知识和高超的信息技能。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院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地,担负着提升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使命,应充分利用资源、人才、技术等优势,加大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力度。

  3.3 是学术研究与科研创新的助推器

  作为学校的文献资源中心,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其工作是学校教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不仅可以支撑教学活动,还可以支撑相关科学研究。同时,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自身的人才优势,为科研项目组提供定题信息服务,及时提供学科前沿的学术信息,并根据特定的内容不断跟踪相关信息资源,把课题研究的相关信息及时传递给用户,以此助推科学研究。   4 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的培育与构建

  4.1 营建具有时代感的图书馆建筑

  图书馆建筑直接影响藏书建设的发展和读者服务工作的开展,宽敞的馆舍和现代化的设施是办好图书馆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之一。高校图书馆建筑应当是建筑符号与实际效用的完美结合,是大学文化地域特征与图书馆独有的文化内涵的有机统一。人们对图书馆的认识、接受和依赖,首先源于图书馆的建筑外观、环境设施、空间布局等外在因素[10]。因此,高校图书馆在设计图书馆建筑时应遵循“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通过建筑实现功能需求,实现管理和服务理念,追求功能、造型、环境的和谐统一。其具体建设指导思想如图3所示。

  4.2 塑造优雅温馨的人文环境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教学科研的知识保障,是学校对外的一个窗口,反映着学校的形象。因此,其应加强环境建设,并把环境建设与读者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营造文化氛围,为读者提供和谐、舒?m的学习环境。高校图书馆可在大厅、楼道和阅览室的墙上悬挂山水画、名人像,张贴名言警句,营造高雅的阅读环境;可以利用绿色植物或花卉美化馆内阅览室的环境;还可以利用雕塑、盆景、假山、水池等进行“馆园结合”[11],从而改善馆舍环境。

  4.3 打造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

  高等院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而高校图书馆的主要任务就是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为高校建设和发展服务,为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服务。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完善的基础设施、合理的人才队伍与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开展文化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联合学校相关单位与学生社团,大力开展类型多样、形式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读书活动、歌咏活动、文艺演唱活动、讲座、学术研讨会、读者荐购、信息检索大赛、图书馆掠影、图书漂流、微书评、微阅读等,切实肩负起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崇高责任,让高校图书馆成为校园文化的“孵化器”。

  4.4 提供人性化的优质服务

  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话题,是图书馆的生存之本和发展动力。高校图书馆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尊重读者、关怀读者为宗旨,与读者相互沟通合作,并建立一种亲切、平等、相容的服务关系;应深入了解读者需求,在帮助读者实现需求的过程中,充分展现图书馆自身的魅力。所以,高校图书馆应加强与读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拉近馆员与读者之间的距离,积极开展与读者相关的活动,增强与读者之间的感情,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5 结语

  培育和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是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长期任务,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图书馆应坚持人文关怀理念,充分发挥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和设备优势,以良好的服务理念和优美的环境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形成催人上进、促人奋发的文化格调。

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的培育与构建

论文搜索
关键字:人文 图书馆 高校 环境 图书
最新图书馆管理论文
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研讨
试论如何加强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
试论高校图书馆动态化管理建设
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探讨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影响因素探讨
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构想
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试论数字环境中图书馆管理创新策略
高校图书馆书库管理与读者借阅服务探讨
论乡村文化振兴视域下乡镇图书馆的建设
热门图书馆管理论文
浅谈数字图书馆建设
走向公共管理的治理理论
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演变
创新:迈进新世纪的图书馆管理
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探析
新公共管理: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的新趋势
高校图书馆如何为高等函授教育服务
信息资源:特点·价值·机制
浅析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