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农林学论文 >> 农业型特色小镇建设举措论文

农业型特色小镇建设举措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3-27

农业型特色小镇建设举措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7)03-0085-04

  [基金项目] 2017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提升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的路径与对策研究”(17G171);2017年全国党校系统重点调研课题“欠发达地区打造特色小镇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 杨梅(1979 ―),湖北京山人,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财经与商贸学部物流商贸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郝华勇(1980―),山西太原人,湖北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城镇化与三农问题。

  特色小镇需要特色产业支撑,特色产业需要立足各地的资源禀赋,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农村地区发展现代农业,也需要培育农业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因此,在农业资源富集区域建设农业型特色小镇是顺应发展趋势、兼顾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可行路径,把握特色小镇的科学内涵、明确农业型特色小镇的形态与具体实现路径、采取针对性举措具有紧迫的意义。

  一、农业型特色小镇形态特征

  农业型特色小镇属于特色小镇中的一种类型,既具有特色小镇共性的形态特征,也具有农业主题的鲜明特色,识别农业型特色小镇的形态特征是打造建设的逻辑起点。

  1. 彰显特色的现代农业。特色小镇的灵魂就是特色产业、特色的彰显关键靠产业支撑。农业型特色小镇就是立足农业主题,发挥各地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独特魅力,运用现代产业理念打造大农业的产业形态。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各行业,各区域围绕各自的发展基础和独特条件,遴选差异化的种植业、养殖业、渔业作为主题,以此按照全产业链式的上中下游布局,提高附加值。例如一些农业型特色小镇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部署要求,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以种植珍稀品种的特色花卉、中草药材、高端农产品或发展生态养殖、有机养殖,满足市场升级后的高端、小众需求。这些小镇的农业形态均呈现出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与附加值,涵盖了农业产业链条上中下游的诸多环节,将一、二、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多元化产业业态发展。

  2. 融入文化元素。经济新常态下,文化消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消费的趋势也渗透到特色小镇的发展过程中。文化创意元素融入现代农业既是世界先进农业的发展方向,也代表了农业型特色小镇的文化特征。农业型特色小镇越来越多地植入文化创意元素,如在水果蔬菜种植业中,依靠科技支撑和文化创意形象结合,开发不同形状的品种或者采用文化性包装,形成文化创意农业装饰品、农业工艺品,让消费者购买农产品的过程中也消费了文化,提高了个性化、艺术化的满足感。此外,新型城镇化唤醒人们对乡愁的回忆,而农业型特色小镇可以依托农耕文化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对传统农耕技术与生产工具、农耕风俗、格言谚语、乡村文学做体验式旅游开发和展示。

  3. 兼具旅游功能。特色小镇除了特色产业支撑、融入文化元素外,一个放大特色小镇正向效应的重要功能就是兼具旅游功能。农业型特色小镇不仅有现代农业的产业形态和文化创意元素的融入渗透,还必须兼具旅游功能,体现特色小镇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小镇居民收入、吸引外部生产要素集聚等多重功能。农业型特色小镇的旅游功能往往通过体验式采摘、观赏休闲、度假旅游、健康养身、商务旅游等形态展现,旅游功能的开发,会涉及旅游产业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不仅会拉动特色小镇的农产品、土特产品消费,还会促进特色小镇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周边环境配套,让特色小镇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4. 基础设施完备。一直以来,小城镇、农村与城市在基础设施上的差别很大,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和现代化,村镇基础设施普遍滞后,而特色小镇不同于传统的小城镇和农村,它以空间形态小、基础设施好、产业特色明而成为区域经济的新亮点,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与城市并无差别,水、电、气、暖、网等一应俱全,让生活在小镇的居民和来到小镇旅游的游客享受与城市一样的基础设施、小而精致的空间布局。农业型特色小镇不仅要具备一般的市政设施,还需要有与现代生态农业相匹配的生产设施,如节水型灌溉设施、资源废弃物循环利用设施、现代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的工作条件。农业型特色小镇在完善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的同时,还要同步推进城镇化,配置商业、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顺应产城一体的发展要求。

  5. 环境和谐宜居。特色小镇作为新型城镇化的载体,发展产业的同时同步集聚人口,按照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原则,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业型特色小镇需要具备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即要求小镇的规划建?O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空间布局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整体格局和风貌具有地域典型特征和独特风貌,建筑彰显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镇区环境优美,干净整洁,土地利用集约节约,小镇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协调。

  二、建设农业型特色小镇路径

  在认识农业型特色小镇形态特征的基础上,明确建设路径是推进农业型特色小镇发展的关键。依据特色小镇的共性内涵与农业型特色小镇的特殊性,建设路径包括:立足农业挖掘特色、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文化创意农业、叠加旅游功能等。

  1. 立足农业挖掘特色。特色小镇是否有品牌影响力和感召力,关键在于特色的定位和彰显,农业型特色小镇必须围绕“农”字做文章,细分市场、差异化定位、提炼主题,根植于地方独特魅力或新颖富有创意的开发主题,都能够让人耳目一新,不宜涵盖面太广而陷于空泛,应瞄准具体某一领域做足文章。当然,挖掘特色、发展特色产业必须立足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如有些地区可根据当地土壤气候的独特优势发展特色种植业,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生态农业的观光旅游业,凭借有机农业、有机餐饮打造有机生态农业小镇。也可根据历史传承发展农业文化展示和体验,为满足游客赏花的消费需求发展特色花卉、珍稀花卉的种植业等。   2. 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农业型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若只有新颖的创意而产业素质和形态陷于低端,同样不会获得发展的高效益。必须运用新理念、新技术发展新型产业业态,采用“互联网+农业”、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改进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监测统计、分析预警、病虫害防治、信息发布,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完善农产品向外配送和外部生产要素向农村集聚,从单一环节向全产业链延伸,从单纯养殖种植向上游的研发培育、下游的深加工、物流、品牌拓展。实现一、二、三次产业融合,首先要让农业“接二”,即一、二产业的融合发展,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逐步培育品牌,扩大市场份额,形成自身竞争力;其次要让农业“连三”,即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不能把农业的功能仅局限在提供农产品上,要把农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等多种功能充分释放出来,通过农业生态旅游放大现代的多重效应。

  3. ?l展文化创意农业。文化创意是赋予特色产业和特色小镇创新的元素和源泉,农业型特色小镇也需要将文化创意嵌入农业生产、发展的全过程,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点和着力点,将科技创意、包装创意、栽培创意等手段转化为实物产品,如依靠科技手段种植盆栽果菜、异型果、晒字果;无土栽培蔬菜水果,供游客自己采摘;将农作物秸秆、禽蛋蛋壳、鱼骨等废弃物赋予文化创意加工成工艺品,用桃核、核桃壳、杏核等壳类做雕刻工艺品;在大片种植油菜花、茶花、向日葵、麦田的区域塑造不同类型图案景观;开发地域独特、富有文化品位的创意饮食。

  4. 叠加旅游功能。旅游小镇也是特色小镇的一种类型,旅游小镇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就是旅游,农业型特色小镇需要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当然包括农业的旅游功能,因此,打造农业型特色小镇需要叠加旅游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健康养老、教育文化等产业的多重融合,提高农业型特色小镇的复合功能。立足农业型特色小镇的区位、产业、生态、文化等独特优势定位旅游主题,配套建设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等各环节旅游设施,旅游功能的发挥对吸引游客、延长农业产业链、农民增收链效应显著。特色小镇叠加旅游功能,不同于以往的乡村游和农家乐,需要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尤其是“互联网+”的运用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年轻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提升旅游业态的层次,发展小镇智慧旅游,提高线上线下组织营销效率,放大一些小镇的传统文化魅力,适应市场需求升级后的高端消费,开发民宿旅游。还可以依托田园乡村的文化基因,与国学教育、素质培养等教育培训机构合作,覆盖社会不同年龄段的各种群体,打造国学书院,将国学教育、亲历游学融入特色小镇。

  三、建设农业型特色小镇保障对策

  1. 突出市场主体运作。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须明确投资建设主体,不能由政府大包大揽,而应让企业为主体推进项目建设,企业更能够敏锐地捕捉市场信息,适时做出决策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且企业更讲求投资效益和效率。投资主体可以是国有投资公司、民营企业或混合所有制企业,依据不同开发主题、投资规模和运营资质选择适合各地的企业。

  2. 发挥政府引导和服务作用。政府应做好规划引导,首先要在集约利用土地基础上,给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支持,对不同小镇确定的开发主题、特色产业做好统筹规划、差异化定位,避免同质化竞争、重复建设。同时政府还要着眼于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平台,特色小镇的市场主体培育、产业发展、创新活动、创业人才引进都离不开政府的服务平台,在体制机制、服务管理、科技创新、成果孵化、保障市场秩序方面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

  3. 拓宽融资渠道。特色小镇的项目落地、产业发展都离不开资金保障,农业型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破解资金难题、拓宽融资渠道尤为重要。综合运用发行债券、融资租赁、产业基金、收益信托、PPP模式等不同手段,破解资金难题。市县政府可以帮助特色小镇向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申请低息贷款;支持相关企业通过发行专项债券筹集建设资金,用于特色小镇的公共基础设施;优先扶持特色小镇内符合国家专项建设基金的项目,将国家和地方的服务业扶持资金、互联网应用电子商务、旅游、创新创业、文化发展等各类扶持资金覆盖特色小镇的具体项目,借助产业基金扶持特色产业成长壮大,整合相关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补助资金,实施“以奖代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还要充分发挥PPP模式的优点,缓解政府资金的短缺,助推民营经济发展,对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可以实现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这对农业型特色小镇的项目发展、设施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4. 强化人才支撑。特色小镇能够良性循环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和保障,对农业型特色小镇而言,特色主题定位、特色产业发展、新业态经济运作都需要人才引领,若没有外来人才的注入,单单靠本地村镇居民恐怕难以担此重任。因此,特色小镇的人才引进、培养工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资源配置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尤为重要,人才支撑也同样需要政府人才和市场人才的相辅相成,即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和引进创新创业的企业家人才。具体而言,提高市县、村镇领导干部的市场经济理念、服务市场主体观念,可以依托基层党校开展特色小镇领导干部培训班,提高干部队伍的理论素养和服务意识,了解掌握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特色小城镇、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同时,对创新创业的市场人才,要创新人才引进、管理、服务的体制机制,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好的平台与环境,在基础设施等硬件方面力求完善的同时,还要在人才监管考评、人才引进后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服务的软件方面体现出特色小镇的环境吸引力。

农业型特色小镇建设举措

论文搜索
关键字:举措 小镇 特色 农业 建设
最新农林学论文
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下果树栽培学有效教学
浅谈林业生态保护与林业产业发展
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农业合作模式的对策及思考
从“农业现代化”到“乡村振兴战略”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
北方秋葵育苗技术
蔬菜病虫害防治农药减量增效的影响因素及改
甜玉米去留分蘖对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宁阳县蔬菜标准园区创建措施及成效
甜玉米新品种江甜088的选育经过及高产栽培技
热门农林学论文
关于规范园林设计行业的思考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浅谈园林绿地中的道路规划
中国农业科技园区简介
试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生态旅游农业开发模式的研究-珠海生态农业科
我国种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现状与对策措施
论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农业现代化转型进程中的土地制度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