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发展趋势论文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发展趋势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0-31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4-0027-03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发掘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新载体,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和吸引力,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满足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系统梳理和总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的基本经验,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力。

  一、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的基本经验

  新时期以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逐渐步入正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在开拓创新、积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党的领导,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的方向性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手段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但为人所用之后就会产生好坏之分,说到底就看它是为谁服务。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它代表着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无疑是为维护这一根本利益服务的。因此,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的正确方向。历史证明,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偏离党的领导,就会有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异化”的可能。如书籍、报刊、电视网络等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如果缺乏党的领导,就有可能被敌对势力所利用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进而危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利用各种新载体向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传播西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妄图颠覆我国社会主义政权,这就是很好的例证。

  因此,我们选择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时就要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重要标准。对那些政治方向不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要慎用,对那些政治方向明显错误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则要坚决给予反击。如对色情暴力充斥其间的报刊、杂志,专门从事反华、排华的电台、广播等,要予以抵制和反击。当然,在坚持载体创新方向性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把“载体阶级化的倾向”,即强调载体具有阶级性,从而忽视一些本来可以为我所用的有效载体。

  2.坚持继承与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当然,创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断发展的动力。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正是在继承传统载体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一定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一概否定、排斥传统载体,就会割裂载体创新的历史基础,使载体创新失去源泉和动力,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马克思强调,革命传统是必须要继承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革命传统要选择必要的条件,不加分析地无条件地搬用不同时期的传统,必然会给革命事业造成损害。同时,还要克服把特定条件下的理论和方法绝对化,拒绝研究新情况,总结新方法。邓小平指出:“我们政治工作根本的任务、根本的内容没有变,我们的优良传统也还是那一些。但是,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1]换言之,载体创新必须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载体的优势,又要面对新形势,总结新经验,不断创新新载体。

  3.坚持运用各种载体的优势,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新时期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思想政治教育靠单一的载体无法解决问题,必须要综合运用各种载体。在载体系统内部,没有哪一类或哪一种载体可以“包打天下”,取代其他载体。各种载体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及适用范围,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作用。我们不仅要综合考虑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载体,以充分发挥载体的功能,还应学会综合运用多种载体,使多种载体合理组合、相互补充、协调作用,以发挥其综合效应,形成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态势。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首先要树立整体开发、整体设计的理念。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载体的开发与构建也要树立整体观念,调动一切载体,形成合力,这是整体开发与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前提。其次是要兼顾眼前与长远,坚持“重在建设、着眼长远,以人为本”的方针,不能指望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反复使用各种载体进行强化。一般说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与水平,人们对其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与认识,但在深度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其潜能也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如电子报刊就是传统报刊在现代网络条件下继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的例证。

  二、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趋势

  新时期党的中心任务逐渐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精神需求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加之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这都为载体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除了呈现由少到多、日益丰富的趋向之外,还呈现出了几对与载体并存的趋势。

  1.传统载体与现代载体并存的发展趋势

  传统载体与现代载体是从载体历史发展的角度而言的。所谓“传统载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早就产生并在继续发挥作用的载体,它包括谈话、开会、理论学习等;现代载体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它包括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和大众传媒载体等”[2]。改革开放前,由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相对单一,科学技术水平不高,载体建设缺乏动力支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谈话、开会、理论教育等以口语、文字、印刷为主的传统载体来进行。这一时期传统载体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效益。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这一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非公有制企业;出现了大量的流动性很强的新生代农民工和大批下岗工人,他们与原有的社会组织联系松散化,新的组织又没有融入进去;开放的社会环境使群众的思想日益多样化。就载体而言,过去通过严密的组织系统而运用较多的谈话、开会、理论学习等传统载体,显然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了。因此,建设新载体,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开创了以文化载体、管理载体、活动载体、电子网络载体为主的现代载体。可见,在新时期无论是传统载体还是现代载体,都无法完全取代对方,双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并存发展。

  2.显性载体与隐性载体并存的发展趋势

  显性载体与隐性载体是针对其作用方式来讲的。所谓显性载体就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与教育对象直接发生互动的活动形式,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等;隐性载体是指通过一些潜移默化的、间接的手段与教育对象互动的活动形式,如大众传播、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等。改革开放前,思想政治工作比较关注自上而下的显性载体,对直接、显性的载体较为重视。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环境的开放,人们思想信息的接受来源日益多样化,直接、显性的载体受到多方面挑战,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强化显性载体的同时,也逐渐开始吸纳一些隐性载体。如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两个纲领性文件,也可以看成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显性载体与隐性载体并存的标志性成果。这两个文件在对思想政治教育显性载体充分肯定的基础上,提出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校园文化载体、学生社会实践等隐性载体。既突出了显性载体的作用,也注重对潜移默化的隐性载体进行充分吸纳,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进行了全面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拓展,不仅为思想政治工作丰富和发展了新途径、新形式和新方法,而且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视野,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较为开阔的视野下,从多样化的渠道达到殊途同归的教育目的。

  3.现实载体与虚拟载体并存的发展趋势

  虚拟载体主要是指以电子传媒为主的网络载体,如QQ、E-mail、BBS、手机短信、微博等等。现实载体是指除网络载体之外的其他载体。改革开放前,由于我国以信息化为主的现代科学技术还不发达,互联网还没有进入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当中。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靠现实载体来开展的。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自1995年中国互联网开始接入和服务全社会以来,其发展十分迅速,并很快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甚至已经成为当代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一部分。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报告显示,到2010年12月底中国网民人数达到4.57亿,手机网民超过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4.3%。可见,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生活的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也将其纳入自己的视野,并进行了深入广泛的探讨,很快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介入和运用这种载体,不仅仅失去一块阵地的问题,运用其他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将受到冲击甚至被抵消。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它跟谈话、开会、理论教育、活动载体、管理载体等现实载体相比是一种虚拟载体,但其影响一点都不比现实载体小,因此,虚拟载体与现实载体一起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余论: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测量器”

  长期以来,学界一直把载体看作是一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如陈万柏教授认为:“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综合组织形式或具体的活动形式;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要素相互联系的枢纽,是各要素相互作用实现的形式。”[3]但载体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工具,它更是其发展程度的“测量器”。载体的“测量器”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程度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的程度来表现的。郑永廷指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化手段的运用。”[4]从这一角度看,载体的发展史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史。第二,载体的发展还可以带动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以及思维方式、工作理念的转变。张澍军指出:“德育载体形式的转换将推动德育改进思维方式和工作思路。……德育载体形式的转换还将促进德育工作者队伍的改造。”[5]

  可见,载体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工具,更是其发展程度的“测量器”。长期以来,以社会性质来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史,如余仰涛认为,“人类社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历史,呈现出原始社会思想工作、奴隶社会思想政治工作、封建社会思想政治工作、资本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工作。”[7]这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规律,提高其效益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不同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一些相似的东西。从载体的角度来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史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从载体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形态可分为:口语传播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字传播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印刷传播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电子传播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之,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载体的研究和建设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既要求其理论上的先进性,更要求其实践上的可操作性。载体的研究和建设是一项方兴未艾、开拓性的建设工作。随着载体研究和建设的不断深入,思想政治教育必定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图景。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发展趋势

论文搜索
关键字:思想政治 载体 时期 趋势 思想 政治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