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真理的魅力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真理的魅力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1-19

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真理的魅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9-2528(2011)08-0086-004

  

  我们常说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这其实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具有一定的魅力。思想政治教育是否使人受益和为人喜爱,不仅是一个性质和作用的问题,还有一个魅力的问题。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焕发出应有的魅力,需要发挥真理的魅力和人格的魅力,并把两种魅力结合起来。本文着重谈真理魅力的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假设

  

  从一定意义上说,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理性主义的特征。它把向人民群众讲道理作为自己非常重要的任务和工作方式。它一开始就假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理性的人,是愿意服从真理的人。认为只要自己的道理是正确的,并且能够把道理讲明白,就一定能使人信服。这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性的假设。马克思明确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P9)这样的人性假设当然有一定的风险,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人并不总是那么理性的。人本身不仅有理性因素,还有非理性因素,并且在很多情况下人的行为受非理性支配。而且在实现生活中,人的思想行为受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一些不正常的影响,使人们所相信的东西不仅不是理性的,甚至很可能是非理性的。有时人们会有一种神秘主义的心理,渴望某种神奇的超出理性和常规的东西,所以对理性的道理反而不感兴趣。尽管有这样的风险,我们还是并不放弃这一人性假设。因为这不仅体现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也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的信念――人民群众是明理认理的。

  承认这一点并不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只是讲道理,只承认理性的作用,把人看作理性的机器。我们也很清楚,人本身有其复杂性,做人的工作不能只是一味地讲道理。一味地讲道理,不仅作用有限,而且有时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因而,我们也可以并应该考虑利用人的非理性因素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综合性的教育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它可用的工具和方式很多,也能起到多方面的作用。比如,思想政治教育涉及人的感情世界,它可以用感情的手段,以情感人,给人以安慰或鼓舞。它也涉及人的行为活动,可以用行为养成的方式以培养人和规约人的行为。要善于把理性的方面和非理性的方面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共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但是,重视理性的作用,重视科学的道理,这一点是不能动摇的。只有在承认这一条的前提下,我们才能谈理性说服的局限性,才能谈到发挥非理性因素和手段的作用的问题。

  如果离开了客观真理,一味地以情感人,有可能走向非理性主义的泥沼。事实上,世界上许多宗教、准宗教类的传播,往往更多地诉诸于非理性的因素,特别是情感的因素。它从感情入手,让人们避免思考,回避检验,在感情上越陷越深,最终成为自己的信徒。历史上的法西斯组织以及一些现代的邪教组织,也往往是根本否定人的理性,否定社会的规范,依靠心理控制和组织控制等非理性手段,掌控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希特勒曾说,做演讲不要在白天,而应安排在晚上,因为人们白天批判思维比较强,老爱问为什么,而在晚上则意志薄弱,你讲什么人们就信什么。现代的许多邪教教主也都会这一套,他们往往在晚上对人们进行长时间不间断的所谓培训,车轱辘话不停地说,不给听众以任何思考的余地。这就不是以理服人,不是启发人的理性,而完全是蒙蔽和欺骗人民群众。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与这些有根本的区别。它不仅不是蒙蔽和欺骗人民群众,而是帮助人民擦亮眼睛,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的利益和处境,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还会帮助人们看清并摆脱可能遇到的歪理邪说和精神控制。可以说,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功能。我们已经屡屡看到,社会中有许多人因为为歪理邪说所控制,或陷入邪教不能自拔,而造成了很大的人间悲剧。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方面发挥了自己破除迷信和摆脱控制的作用,那么至少有一部分人能避免这样的悲剧。

  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理魅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讲的道理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由此而来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真理本身是有魅力的,“真理”不是一个中性的概念,而明显是一个褒义词,它承载着人们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真善美是人类天然所向往和追求的最基本的价值趋向和目标,其中“真”摆在第一位。对于“追求真理”,不必问为什么,它具有天然的意义。因而只要能更充分地体现出其思想内容的真理魅力,那就一定会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依靠真理并发挥真理的魅力。

  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是我们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至于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历代统治阶级、剥削阶级甚至反动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具有真理的魅力,这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个问题。

  

  二、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魅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理魅力集中体现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真理魅力,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魅力和应有价值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魅力展现出来。

  那么,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魅力。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因而具有真理的魅力。我们之所以这样说,并不仅仅因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我们出于自己的主观信仰而把马克思主义看作真理,而是在于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客观真理。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人们对真理的认定和相信也是主观的,但这种主观性应该建立在真理内容客观性的基础上。宗教信徒很坚定地把自己宗教的教义认作“真理”,但他们的“真理”还是主观的成分居多。我们的情况与此不同。我们是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和评价马克思主义,因为我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正确地反映了物质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科学理论,是按照世界的本身面目和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最大能力来认识世界,从而才施之以坚定的信仰。

  “科学”一词在中国具有天然的魅力。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一个理论只要说它是科学的,就足以意味着它的正确性和价值了。当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时候,也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之所以如此,除了科学事业本身所具有的探求新知的“求真”的价值以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中国在近代以来吃够了缺少科学的亏,当我们终于把科学作为“赛先生”请进中国的时候,就加给它以很大的信任和敬仰。这与西方国家的情况有很大区别。在西方社会,人们往往谈论科学的局限性,把科学当作一个可错的事情,以及一项不断在纠错中前进的过程。这样的认识当然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他们对于科学的价值意义和价值估计不足以及有些人把科学排除在世界观和价值观之外,也是很有问题的。我们中国人对科学的天然信任有其积极意义,特别是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善于借助这一点,增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对人们的真理魅力。

  其次,马克思主义具有批判性的魅力。科学真理并不总是温情可人的。从一定意义上说,科学真理有不同的味道,而它的魅力也在于此。真理是对世界的反映,而这种真理又是从一定的角度和层面进行的。如果一个真理反映的是世界的和谐方面的规律,这样的真理通常就是和蔼可亲的。而反映了世界的不和谐的方面,甚至是矛盾对抗的方面的真理,则可能是尖锐的,“辛辣的”(列宁语)。相比之下,一些自然科学的真理,比如牛顿的三大定律,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公式,都体现出一种和谐的美。但是在人类社会中,迄今人类还没有最终摆脱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梦魇,人类在根本上还是受盲目必然性的支配,真正的和谐社会并没有出现。马克思主义致力研究人类社会和历史,揭示了社会生活的真相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言而喻,在马克思主义中包含着对迄今人类社会矛盾对抗及其悲剧性质的最深刻揭示,它与那些不仅不敢接近和揭示社会矛盾,反而千方百计掩盖社会矛盾,主观编造社会和谐景象并盲目乐观地陶醉于自己的意识形态的甜腻腻的学说有着根本的不同。马克思主义的尖锐性,是它的科学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尖锐的东西,当然并不是人人都会喜欢。为使人们更易接受马克思主义,我不反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适当加一点甜味剂,使人们在接受中更舒服一点,但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甜蛋圈”,不能折断马克思主义的尖端,使之变成庸俗的东西。保持马克思主义的尖锐性和批判性,也未必不会赢得群众。有人爱吃甜,也有人爱吃辣。而且,甜的东西吃多了,也会渴望辣味。只有辛辣才够味道,才有力道。在这方面,我相信不仅会有“不怕辣”的人以及“辣不怕”的人,也会有“怕不辣”的人。

  再次,马克思主义具有完整性魅力。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世界观,它在对世界的解释上,没有明确的重大缺环。不论是自然、社会、思维的划分,还是自然、社会、人的划分,以及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等的划分,对于这些大的领域,马克思主义都有系统的解释。特别是对于社会历史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的重点所在,也是强项所在。社会历史观一头联结世界观(宇宙观),一头联结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对世界的完整解释的核心领域。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就是对人类社会和历史的科学解释,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最大成果。相比之下,通常的宗教教义对世界的解释,往往是缺少社会历史观,至少是在社会历史观方面非常浅薄和简单,世界几个大的宗教基本都是如此。它们通常是直接把世界观(宇宙观)与人生观联结起来,而忽略社会历史观的存在和作用。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认识人类历史的难度极大,产生于人类文化早期的宗教理论绝对不可能揭示社会历史之谜;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宗教力图逃避社会的出世倾向。马克思主义是入世的,主张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求得人生意义和幸福,因而对社会生活高度关注并深入研究,最终得以揭示社会历史的奥秘。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宗教教义有许多重大区别,那么这就是其中常常被人忽视的很重要的一个。

  与世界上一些政党相比,共产党的一个特点思想理论的完备性。中国国民党也讲信仰,但他们的三民主义只是一个政治信仰,而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观,或者说这个政治信念缺乏一个世界观信仰的基础。正因为如此,一些国民党领袖和元老,有着不同的世界观信仰,比如有的信基督,有的信佛,有的信道,也有的信孔夫子。而共产党则不同,它在思想体系上没有大的缺环,它有自己的世界观基础,因而真正的完全的共产党人是不能也不会信仰宗教的。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只是政治信念意义上的共产主义信仰,而是包括世界观层面的信仰在内的科学信仰体系。

  又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彻底性的魅力。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理论是彻底的,具有彻底性。那么,什么是理论的彻底性呢?马克思说,就是抓住理论的根本。这是从理论反映的对象的角度来说的。理论不是主观编织的一张虚幻之网,而是对现实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完整的理论当然要对世界上众多的事物做出尽可能全面的解释,但是同样重要的是,要能抓根本。一方面,要抓住那些根本性的事物,那些对于社会发展和人们命运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事物,不让那些纷乱而次要的现象迷惑自己的眼睛;另一方面,要抓住最根本的那些事物的最根本的内涵,抓住根本性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不是停留在认识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或停留于事物的初级的本质和局部的规律。

  如果从理论本身的属性上讲,它的彻底性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它立场和结论的明确性。彻底的理论应该有明确的甚至鲜明的立场和结论。在重大问题上,它不能吞吞吐吐、含含糊糊、“难得糊涂”。二是坚强的逻辑性。它有铁的逻辑性,有明确一贯的方法和原则,能够把自己的原则贯彻到底。当然,坚持原则并不是爱走极端,那种以理论彻底性自居,而把一切思想观点都推向极端,钻进牛角尖出不来的做法,不是真正的彻底。三是完整性。彻底的理论不能只是三言两语,而应是一整套的思想观点。四是深刻透彻。这一点是尤为重要的。在以理论说服人的过程中,往往最重要的是理论的透彻性,它并不需要过多的词句,但能够使人们豁然开朗。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讲道理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能够做到透彻。

  最后,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性的魅力。实践与理论相比有其独特的魅力,它对现实的直接干预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令人震撼。实践的这种魅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以变化了的形式体现在理论身上,即体现在那种具有强烈的实践倾向的理论身上。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的理论,它虽然也对世界作出自己的解释,但目的不是解释世界而是改变世界。由于这种倾向,它使自己具有与其他只以解释世界为己任的理论有着重大区别,并具有独特的实践性魅力。如果说真理本身没有阶级性,那么真理的魅力则有所不同,它可能因受众群体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因为魅力不纯粹是事物本身具有的独立的属性,而是一种与它的接受者和欣赏者的关系属性。所谓魅力也正是相对于外人而言的。“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就是魅力的主观性。真理魅力有其客观性,也有其主观性,包括人们对真理魅力的感受能力。力求改变自己受压迫和剥削命运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追求人间真理和社会正义的先进人士,会对马克思主义情有独钟,能够更强烈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魅力。

  正像真理并不等于真理的魅力一样,真理的魅力也不等于真理魅力的发挥。马克思主义具有真理的魅力,但这种魅力的发挥还受着各种条件的制约。“酒好不怕巷子深”讲的是自信,但在技术和操作层面上,还是要把好酒摆到巷子外面去。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特别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来说,很重要的是如何更好地体现和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魅力。

  

  三、也要讲讲其他的道理

  

  思想政治教育者讲的道理最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道理,但也并不仅限于马克思主义。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理魅力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魅力,还包括一些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外但又与马克思主义并不冲突的一些有价值的思想的魅力。

  有些道理是生活中的小道理,它们当然也是真实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把这样的道理讲好,也体现出一种真理的魅力。但是,这些道理因其“小”而“浅”而没有达到理论的高度,更没有达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的高度,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部分。

  有些道理是科学知识,比如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例如要对人们进行拒绝毒品的教育,那就需要讲一些有关毒品及毒瘾方面的知识。这些道理当然也是正确的,也体现了科学的魅力,但它们有其自身的学科归属,而并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

  有些道理也是从思想上理论上来讲的,是来自于某些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外的思想或思潮。思想政治教育者并不是句句不离马列,而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广泛地吸收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列宁说过,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认识真理是一个广泛的事业,也是一个不断的过程。在这个事业和过程中,也有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流派,提出了自己的道理。从根本性质上说,这些思潮都不能与马克思主义相比,他们的学说在许多方面有根本性的缺陷,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但是他们也有一定的思想成果,也有真理性的颗粒。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时也难免要讲到来自这些思潮的有用的思想,体现出某种真理性魅力。

  但是,始终不能忘记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最根本的道理还是马克思主义的道理。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真理的魅力,归根到底是要在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魅力上下工夫。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要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魅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内容。这里的“基础性”并不是指道理“很简单”、很“浅显”而只是认识的起点,而是指它的根本性、重要性。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恰恰是属于思想性强、理论艰深,因而难度大要求高的部分。也正因为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师,要努力掌握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魅力。

  

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真理的魅力

论文搜索
关键字:思想政治 真理 魅力 思想 政治 教育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