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金融研究论文 >> 论完善我国风险资本撤资机制对策论文

论完善我国风险资本撤资机制对策

作者:吕宏程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6-12-23

摘要:风险投资的退出阶段即撤出阶段是整个风险投资体系中最重要的阶段。当前我国风险投资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风险资本的撤出依然面临不少困难。文章指出,要从市场、法律、政策、人才以及中介机构等几个方面着手,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使我国风险投资发展有一个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风险资本 撤资 困境 对策

  一般说来,风险投资体系可以分为融资、投资和撤资(退出)三个阶段,其中撤资阶段直接关系到风险投资项目的得失成败,所以是最重要的阶段。因为风险资本的目的不是为了被投资企业的经营利润分配,而是企业市场价值的增值;即使投资失败,也可能通过撤资收回部分资本,减少损失。风险投资顺利撤资,既依赖于风险资本自身的运作成效以及撤资通道的畅通,还依赖于经济生活中的其他领域,如政策环境、法律环境、科技进步、人文环境等等。我国风险投资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其中阻碍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原因之一就是撤资机制的不健全。所以,针对撤资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已经成为我国发展风险投资重要课题。

  当前,完善撤资机制的条件已经逐步成熟。这些条件包括:第一,政府已经明确认识了发展风险投资和推动创业板建设的意义。第二,中央政府和各地地方政府都已经采取了具体步骤,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促进风险投资撤资机制的完善。第三,整个社会都已经认识到我国需要大力培养风险投资撤资方面的专门人才。第四,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市场环境日益完善,特别是产权市场的发展,法人股的场外协议转让和企业并购,也为风险资本的撤资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创造了非常良好的外部条件。与此同时,完善我国风险投资撤资机制依然面临着不少困难。为此,我们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一、降低门槛,把中小企业板逐步改造为适合风险企业上市的真正的创业板市场

  通过IPO方式撤资对于风险资本家和投资者来说,是最理想的方式。在西方国家,许多风险投资的神话就是依靠IPO这个途径实现的。但是IPO的成功有一个前提,就是证券市场发展与完善,特别是为风险企业量身定做的创业板市场的建立与完善。主板市场的上市条件比较苛刻,不利于风险企业通过IPO方式撤资。而创业板市场的规则比较灵活,在上市方面,对企业的盈利、规模等方面的要求相对主板市场较低,在监管方面的要求较高,实施所谓宽进严管的原则;在交易方面,是投资者与券商或券商之间一对一的直接交易;在价格方面,交易之间没有佣金。就交易额来讲,没有数量起点和单位限制;市场主体方面,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机构。所以我国有必要创造条件在适当时机设立和完善创业板市场,激励社会各界的创造精神和创造力,有效服务于成长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2004年5月,我国在完善风险投资撤资机制方面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中小企业板市场正式开张。虽然,中小企业板市场并非创业板市场,但是它可以看作是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前身。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的《中小企业板块交易特别规定》、《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特别规定》和《中小企业板块证券上市协议》等三个文件的相关规定,新设立的中小企业板,暂不降低发行上市标准,在主板的制度框架内实行相对独立运行,目的在于有针对性地解决市场监管的特殊性问题,逐步推进制度创新,从而为建立创业板市场积累经验。同时对新设的中小企业板在监管方面将采取两个新的措施:一是改进交易制度,例如完善开盘集合竞价制度和收盘价的确定方式,在监控中引入涨跌幅、振幅及换手率的偏离值等指标,完善交异异常波动停牌制度等。二是完善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监管制度,将推行募集资金使用定期审计制度、年度报告说明会制度和定期报告披露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分布制度等措施。

  在我国,不搞一次性推出创业板,是符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正确举动。被誉为的“中国风险投资之父”的成思危提出了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的战略构想:第一步是把发审委已经通过的小盘股集中起来,开辟一个中小企业板。这个已经实现;第二步是适当降低上市条件,逐步扩大中小企业板;第三步是条件成熟时建立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创业板。成思危这个构想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在我国,证券市场上过度投机的现象比较突出,信息披露不真实、内幕交易和恶意操纵市场等问题时有发生,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有时难以得到有效的维护。在这种背景下,推出创业板市场必须循序渐进。同时,也可以通过鼓励风险企业在境外市场上市,这也是以IPO方式撤资的一种重要途径,搜狐、网易取得巨大成功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其中我国香港创业板、新加坡交易所和美国纳斯达克是比较理想的候选场所。

  二、建立和完善产权市场,使之成为撤资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的产权交易市场不发达,产权交易成本过高,同时在交权交易形式上以非证券化的实物型产权交易为主,再加上产权交易监管滞后,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难以形成,使跨行业跨地区的产权交易难以实现。这些都严重限制了高科技企业自由地转移产权。并且我国的高新企业多脱胎于高校、研究机构或传统企业,与原单位的产权关系模糊,更进一步地阻碍了产权交易。

  政府应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按有关规定明确科技发明成果的产权归属,避免因产权虚有导致无法合理转让知识产权。同时应该加快产权交易市场的建设,使风险权益能够在产权市场上顺利流通,风险投资家也能够有效地出售自己的股份。许多地方政府已经为完善产权市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例如浙江省重视技术市场的建设,很早就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技术专利、鼓励技术要素参与分配。浙江网上技术交易也搞得红红火火。浙江网上技术市场从2002年10月16日投入正式运行。通过互联网连接全省11个市级市场、90个县级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分市场,连接数万家高校、科研院所、风险投资、技术中介机构等众多交易网点,具备信息平台、交流平台、交易平台、服务平台和管理平台的各项功能,形成覆盖全省、联系全国的市场组织网络系统和信息技术网络系统。省内外的一大批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科技人员纷纷加入这个市场,产学研联系空前活跃,通过市场机制配置科技资源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它已经成为浙江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推动全省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强大平台。

  三、制定和落实配套的优惠政策,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各国的发展历程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开展风险投资,更加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我国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出台、完善或者落实相应政策以支持风险投资的发展:一是政府用适当的政策扶持和鼓励证券市场的建设。二是政府通过优惠的税收政策,调整税率,提高风险投资的获利水平,也有利于风险投资的撤资。三是政府通过技术创新政策和中小企业政策,克服市场失灵,培育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技术创新基础。四是鼓励培养和引进风险投资专门人才。五是我国可以考虑在境外设立科技产业投资基金鼓励风险企业实现境外上市。

  法律法规也对风险投资撤资起着重要的作用。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已经有一些与风险投资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法律,如《公司法》、《证券法》等。但某些条款已经不能适应风险投资的发展。

  1999年12月29日,《公司法》作出修改,即“高新技术企业,可以按照国务院颁布的标准在国内股票市场上市”;2002年6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其中规定,“国家采取措施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通道,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创造条件,通过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各种方式直接融资。”这些法律条款的实施为科技型创新企业上市扫除了法律上的障碍。为了建立规范的风险投资撤资通道,我国有必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 [2] 下一页

论文搜索
关键字:风险资本 撤资机制 对策
最新金融研究论文
试论国际金融研究的新方向
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的农村普惠金融思考
浅析互联网金融模式存在的安全隐患
新冠肺炎疫情下绿色债券发展
浅析影子银行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应用模式及价值研究
数字货币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问题研究
民间金融公司风险传导机制研究
AMCs金融科技研发模式探索
热门金融研究论文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汇率对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若干启示
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几点看法
金融危机是中国的心腹大患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战略研究
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利弊分析
我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发展中间业务 提升综合实力
金融发展理论与我国金融体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