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如何上好小学语文阅读课论文

如何上好小学语文阅读课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4-12-23

如何上好小学语文阅读课

  小学语文的课堂上要做到"书生琅琅",要让学生充分而有效地读书,要读出意、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要研究读的目的、读的方法、读的时机、读的检测、以提高读的质量。

  1.阅读课上为什么要这样强调读的训练

  1.1 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新修订的《大纲》中指出: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可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也是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而"读"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那么,课文的内容、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靠老师来讲解、分析懂,还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读懂,通过读来感悟?答案当然是后者。新修订的《大纲》说:"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的确,儿童只有读出声、自己听到,才能把书面文字和他的含义联系起来。学生对一篇课文,多读一遍,多得一点好处;多读几遍,则体会得更深,感悟得更彻底。对于小学生来说,离开了朗读这个中介,往往难以理解课文内容,更难以体会思想感情。

  1.2 读有助于学生掌握规范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

  学生的口头语言先于书面的发展,各地都有些方言土语,儿童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些方言土语的影响,口语不规范、不精练,罗罗嗦嗦,不够准确。而课文中的书面语言是规范的白话文,所选择的课文大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朗读课文则要求用标准的普通话。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中的书面语言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他们的口语表达之中。使儿童掌握规范的口头语言口语规范了,他们写文章是的语言就自然而然的规范了。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由语言文字引起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复杂过程,是人们自觉的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读书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语感。通过多读,让儿童接触语言、品位语言、吸收语言,提高他们对语言的感受力。

  1.3 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课上的思想教育应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像以前那种穿鞋戴帽的做法千万不能死灰复然,卷土重来。试问,教学《金色的鱼钩》一课,学生能把课文,特别是重点章节读得很有感情,就说明他们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还有必要再问一句你要向老班长学习什么吗?读那些音节铿锵、琅琅 上口的诗文,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的音韵美,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热爱之情,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可爱的草塘》中写小河的第18自然段。音韵美、形象美、意境美。

  1.4 读是识记的需要,可以为写作积累语言材料提供"范例"

  在教学中要"丰富语言的积累"、"重视语言的积累"、"重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掌握学过的语言,积累语言,不断丰富学生的词汇是阅读教学任务之一。没有一定数量的词语的积累,语文能力的形成就会变成一句空话。学生通过熟读背诵,课文里的精词炼句、谋篇布局的方法、修辞手段等,就会在脑子里储存起来,形成各种"范例",写文章时即可做到意到笔随。

  1.5 读有助于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的培养

  古人说的好:"文贵自得,书忌耳传。""耳传"只能使学生懂,只是把知识或结论"装"进脑子里,"自得"却包含着阅读能力的训练。如,"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要靠老师讲懂,那便当得很,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却没这样做,他引导学生反复地读,学生通过读书、思考,读懂了课文内容。然后,他出示了一段短文,让学生看看哪个地方可以用上"狐假虎威"这个词,并说说为什么这个地方可以用。这段短文是这样的:王二小被日本鬼子抓住了,一个日本军官问:"小孩,你的,什么的干活?"一个汉奸狗腿子说:"皇军问你是干什么的,快说!"王二小瞪了狗腿子一眼,不紧不慢的说:"放牛的!"这个教学过程,有一个由具体到抽象,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过程,阅读能力的训练,也就包含在这个过程中了。

  再说阅读习惯。吕叔湘先生说:"凡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实践养成的。"认真阅读的习惯也不例外。专家认为,认真阅读的习惯包括三个方面:⒈爱读书,读好书;⒉眼到、口到、心到、手到;⒊既能精读,又能略读。这些习惯的养成,自然也靠读。另外,"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等,都离不开读。

  2.读的训练存在的问题

  2.1 读书的时间太少

  我发现,课堂教学中,老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烦琐提问多,感知感悟少;机械练习多,语言积累少。现在,特别是"问答式"的教学比较多。课堂上一问一答,颇为热闹,问题大都很简单,不需读书思考,学生就能答出来。着不是启发式,而且挤掉了读书的时间。读书只是做个样子,为讲课文做个引线。如,该讲第2段了,就先布置"下边请同学们读读第2段",可不到1分钟,第2段一半还没读完,就让学生停下来了。这样读书有什么作用?别的不说,学生连正确、流利地读课文也做不到。

  2.2 读书的目的不够明确

  读书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比如,初读课文的目的是了解文章的大意,画出生字词,自学生字词;精读课文的目的是找出重点词句,理解其含义等。可我在听课中发现不少老师只是布置学生读书,没有明确目的。一遍又一遍地读,到底想干什么,学生不明白,只好像小和尚念经那样,有口无心地读。这真可以说是"人生读书糊涂始"了。

  2.3 读书的面太窄

  素质教育的三要素之一就是面向全体学生。读书训练当然也应该有面向全体学生,让大家都有练习的机会。可我在听课时发现,不少老师上课,专喜欢喊优等生朗读,喊来喊去就是那两三个学生。他们站起来练习的机会多,受到的表扬多,对读书越来越有兴趣,越读越好,而大部分学生没有练习的机会,偶尔站起来读,读得结结巴巴,老师很生气,批评一顿,再换优等生读。这样,他们练习的机会少,读得不好,也就越来越不想读了。老师为什么专喜欢喊少数的优等生来读呢?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公开课,让优等生读可以壮面子;二是平时上课,让优等生读可以使课顺利进行,不会耽误时间。有人总结得好:老师和优等生是有来有往,热热闹闹;和中等生时是有时来往,偶尔热闹;而和后进生则是没有来往,瞧热闹。

  2.4 读书缺乏指导

  读书的训练,当然也应该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老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读的指导。

  现代阅读教学应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每个人都必须经过自己创造、理解、构建、体验,才能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能够参与对话,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探究过程的体验。

如何上好小学语文阅读课

论文搜索
关键字:小学 语文 阅读课 阅读 上好
最新基础教育论文
试论辅导员加强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策
探究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财政投入新模式
浅析人工智能背景下幼儿园国学教育
基于家校共育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策略
浅析信息时代家校共育新模式
小学高年段学生家校共育的思考与建议
家校共育在小学德育中的新思路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的基本形式
热门基础教育论文
论学校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功能
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语文与生活双赢
新课程背景下的农村中小学教育
小学数学课改论文
班主任工作点滴谈
关于小学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
论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及其基础
培养学生情商,树立健全人格
生活中的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