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探析论文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探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1-01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探析

  [作者简介]于建华(19- ),男,甘肃张掖人,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任心甫(19- ),男,四川南充人,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王雪燕(19- ),女,河南信阳人,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思想政治教育。(四川 成都 611230)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2012年立项项目“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sz1206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9-0037-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把提高办学质量作为重要任务,而学风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问题。因为优良的学风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是办学理念和教学传统的核心内容,最能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因此,学风建设至关重要。文章对当前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搞好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改善高职院校学风教风,进一步完善学风建设有所裨益。

  一、高职院校在学风及学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

  1.学风上存在的问题。一是学习兴趣不浓,动力不足。很多学生虽选择进入高职院校,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将要学习什么,要怎么学习。部分学生在入校前,受父母、教师、亲友的影响,或是为了容易录取,或是为了将来好找工作,盲目地填报志愿,选择所谓的热门专业;部分学生是专业调剂进来的,他们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将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认为是走错了门,从而产生消极心理;部分学生是为了混个文凭,毕业后好找工作,缺乏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经常是“天天打游戏,考试搞突击”。

  二是自我控制力差,目标不明确。一些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坚强的意志力,自学能力较差。进入大学之后,由于学习环境改变,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一些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了解,对自身的定位不清楚,不能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此外,由于上大学后远离了家人的督促,部分缺乏自控能力的学生甚至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消耗在玩网络游戏上,导致学习成绩每况愈下。

  三是学风不严谨,组织纪律差。一些学生在高中时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入大学后更加难以把控自己。在学习上,往往学不求深,识不求广,学风不严谨,组织纪律性差,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屡禁不止。课堂上不认真听讲,看小说、玩手机的现象比比皆是;课后作业敷衍应对,甚至抄袭剽窃;考试时想方设法作弊,尽管学校反复强调严肃考试纪律,加大处罚力度,但考试作弊现象却层出不穷,而且作弊手段也不断翻新。

  2.学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一是学风建设的理念陈旧。要营造良好的学风,管理者更新学风建设的理念是关键。没有先进的理念做指导,学风建设是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的。然而,当前的学风建设理念却相对陈旧,不能紧紧抓住学生这个主体给予其相应的引导和人性关怀,仍然是注重追求理论层面的建设,而忽略实证性的研究与探索。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也做了不少学风建设方面的研究,但研究视角偏重于学风制度的建设,对于如何转变观念、提高主体能动性的研究则比较少见。

  二是学风建设的机制僵化。学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生管理、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及后勤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而且需要学生群体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共同合作。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主要围绕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和学生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两个方面展开。这就忽视了其他系统要素在学风建设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广大教师在学风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教师而言可能育人更甚于教书。但是,长久以来,在高校中却只注重教师的教学功能而忽视了教师的育人功能。这种僵化的机制显然不利于学风建设的不断提升和优化。

  三是学风建设的管理落后。第一,对学生的管理不到位。忽视了对学生学业上的监督和管理,偏重于评先评优、奖助学金的评定、安全和卫生等常规事务的管理;片面强调学生的就业率,却很少把职业规划类知识与课程贯穿到日常的教学中。第二,对教学的管理不严格。很多教师课堂上只专注于传授知识,对于学生迟到、早退、旷课、聊天、玩游戏、看小说等现象不予制止,批评也仅仅停留在口头层面,上完课就万事大吉,很少和学生交流。这就把教书与育人割裂开了,变成单纯的授业、解惑,而忽视了最为重要的传道。

  二、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出现问题的原因

  1.社会方面的原因。一是高职院校“宽泛”的入学门槛。高职院校主要通过对口单招、自主招生和普通高考三种方式招生。1999年以后,由于我国高校大幅度扩招,高职生源素质严重下滑,为了能满足学校对学生人数的要求,各高职院校一再放低要求,增加了对口单招和自主招生的比例,导致高职院校生源素质一再降低,即使是通过普通高考录取的学生与本科院校相比,也存在着较大差距。

  二是社会认知的偏差。虽然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目前仍存在对高职教育的认知偏差,仍有唯学历之嫌,部分人将高职教育看成是不入流的教育,甚至与社会中的职业技能培训相提并论。另外,由于用人单位对高学历的片面追求,高职学生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考验。这些不利因素均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当今社会功利思想和拜金主义等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已经弥散到校园,直接表现为学生诚信意识缺失、社会责任感降低、“学习无用论”风行校园等。这表明不良的社会风气对高职院校学生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   2.学校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学制度不健全。第一,高职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能全面掌握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第二,专业设置不合理。专业设置与市场人才需求脱轨,某些专业在不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情况下依然招生,造成学生毕业后无法顺利就业;部分专业发展前景和就业环境不好,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三,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课程设置呈现交叉性和重复性,缺乏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第四,教学管理存在漏洞,忽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二是教风建设存在问题。目前,很多教师受到来自于职称评定、科研成果等方面的压力,在经济待遇等利益问题面前容易心态失衡,放在课堂教学和教育服务学生方面的精力减少。一些教师心不在岗,人未到位,上课多采取“填鸭式”教学,教学内容实践性不强,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缺乏对学生创新、创造思维的培养,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气氛沉闷,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有一些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管理不严,甚至把教书和育人严重割裂、区别对待,为不良学风的形成埋下了隐患。

  三是校园文化娱乐性过强。尽管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反复强调学风建设,并且也采取了一些具体的行动,但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总体上还是重娱乐、轻学术,重形式、轻内涵,重数量、轻质量。在具体建设中,不考虑学生的特点,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导致校园文化活动没能对学风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3.学生自身的原因。首先,由于扩招等原因,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下降,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足,不能较快适应大学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开放式教育形式,学习效果较差。其次,学生普遍缺乏目标和理想信念,从主观上就觉得低人一等,缺乏自信,学习懒散、被动、应付。最后,对专业过分重视,部分学生认为所学专业并非自己所好,专业不热门,而难以调动学习兴趣与动力,厌学情绪明显。

  三、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路径探索

  学风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重心在建设,科学的思路是前提,具体的方法和有效的保障机制是核心,同时需要全校师生员工全员参与,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笔者根据对当前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抓住良好契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今世界呈现多元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特点,大一新生经过三年的高中学习进入大学,生活的重心发生了改变,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如果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指导,很容易迷失自我。加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有益于学生在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因此,必须进行及时的思想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在大一新生刚入学时就安排合理的入学教育,开展各类讲座、校风知识问答、参观校史展览等多样的学风建设活动。

  2.加强制度建设,以科学、规范的制度促进学风建设。制度的科学、规范是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的前提和保障。对于学风建设的完善,学校要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制度建设。在学习制度以及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方面,建立奖惩分明的激励和督促机制。第一,深化学籍管理制度改革。分析学生的特点,建立符合学生实际又能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制度,改革和探索考试改革等方面的内容。第二,加强课堂管理制度建设。对学生无故旷课、迟到、上课聊天、睡觉、玩手机等现象,与课程考核结合起来,进行及时的批评和教育。第三,建立奖惩分明的机制。对于优秀的集体或个人公开表彰和奖励,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对于违规违纪的学生,要按规则严肃处理。第四,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当然,学风建设并不仅仅是专职教师或辅导员的事情,它关系到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位教职工。因此,需要建立完善覆盖不同主体的制度,将责任落到实处。

  3.加强教风建设,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通过良好教风的带动形成良好学风,这是教育的必然。首先,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承担起育人的责任。教书和育人是相辅相成的,教师不应只教不学,或以教代学,要以身立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以自己的道德行为影响学生,以自己的情操陶冶学生。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自觉性不够、纪律涣散、目标缺失等问题,要善于把学习的重要性、做人和做事的道理融入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批评和教育,从而使学生能“亲其师”,进而“信其道”。其次,教师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转变为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课内教育,还要关注学生的课外成长,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创建开放式、互动式、双向式的教学模式,共同担负起学风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最后,教师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心理需求和行为方式,学会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通过真诚的沟通和对话尽量消除与学生之间的代沟。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熏陶和育人是校园文化比较显著的功能。高职院校要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构建奋发向上的精神家园,必须进行校园文化的建设。首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要进一步丰富学习内涵。重视学术型、科技型和专业型活动的开展,相对减少娱乐型活动。学校可通过校园广播站、宣传橱窗和海报等多样的载体以及在生活园区、宣传栏张贴经典名言警句、读书格言等方式,发挥其教育的功能,提升其文化品位。其次,学校要重视学习的宣传力度,开展“学习标兵”先进事迹报告会、“先进人物”访谈等活动。再次,结合高职院校的特色,组织开展“技能大比拼”等活动,通过多样的比赛促进学风的建设。最后,发挥学校团体的力量。开展多样的社团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会、团委和班委会、团支部的桥梁纽带作用,借鉴“学习型”社团和学习型活动,将学生吸引到学习上来。同时,学校要对校园学术文化活动的开展和实施做出长远规划,定期举办大学生科研论坛,建立大学生科研活动基金等。总之,通过舆论宣传与引导,营造孜孜以求的学习环境,通过人文环境的改善,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5.开发与利用学生党员和干部以及优秀校友资源,充分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典型和榜样的激励与引导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及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要充分利用学生党员和干部以及优秀校友的模范带头作用,推进学风建设。首先,学生党员和干部要重视自身的发展和建设,提高自身的影响力,以优异的表现在同学中树立标杆。其次,学生党员和干部要敢于同违规违纪现象做斗争,对于其他同学的不良学习习惯要及时给予纠正和帮助,实现共同进步。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优秀校友资源,他们也是学风建设不容忽视的一支力量。法捷耶夫曾说过:“青年的思想愈被范例的力量所激励,就愈会发出强烈的光辉。”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与本专业相关的往届成功校友分享自身的成长成才经历,将打拼的辛苦过程和所取得的成绩真实且形象地展现给在校学生,感染和打动他们,并鼓励他们用实际行动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激发学生了解专业、热爱专业,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以此来推动学风建设。此外,还可以专业为单位开展访谈,在校报上开设校友专刊专访,通过校园网站以及微博网络媒体构筑与学生的交流平台,充分发挥成功优秀校友典型的示范作用。通过校友的言传身教,让本专业的学生受到激励,尽快转变观念,认识并认可本专业的发展潜力,促进学风建设。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优良学风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下,培养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具有进取创新精神的当代有为青年需要优良的学风,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学风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从社会、学校、学生自身等多角度考虑问题,通过多方面、全方位的建设打造自己学校的特色,进行良好学风的建设,进而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探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院校 建设 探析 高职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浅析后疫情时代高职来华留学生教育
试论我国特色职业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职体质健康档案系统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传统建筑文化课程建设
基于制度规则下的现代学徒制发展路径
1+X证书背景下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