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浅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论文

浅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1-22

浅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平民化,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重逐步上升,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因家境贫困,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需承担更多的负担与压力,物质上的匮乏衍生出对精神人格的不利影响。尽管近些年,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也建立了“奖、贷、助、补、减、免”多元化的资助体系,但我们不可忽视,精神关怀同样至关重要,它的落实与否关乎这一类群体学生是否能顺利完成学业、心理能否健康发育成长,能否形塑健全的人格,甚至,它关乎到整个社会未来的发展。

  一般来说,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文关怀主要包括生存、学业、精神、能力四方面的内容。目前高校对这类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基本囊括了这些内容,人文关怀的地位与作用也得到了不断认可与重视,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缺陷。本文旨在探讨人文关怀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初步对策。

  1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现状

  近年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他们大多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和生活境遇,因家贫在求学中而背负比同龄学生更多的学业与家庭重担,然而他们也能自强不息的为“知识改变命运”的前途奋斗。作为一名高校的教育工作者,除了在物质上力所能及为他们解难,在精神上,也希望为他们排忧,发挥人文关怀的作用,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成长与学习环境,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依然问题频现,主要表现在“三重三轻”,重共性、物质、理性,轻个性、精神、情感,不能兼顾平衡。

  社会各界要倍加关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状态,对这一特殊学生群体的思想、行为、生活等各方面有待更进一步的整体了解。这些学生因为家境贫困,生活压力大,长期精神困顿,造成有些学生孤僻、自卑的性格,但同时,他们又对生活有很高的期待与向往,他们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学习上一丝不苟,勤奋刻苦,为改变自我的人生而奋斗,他们对友情、爱情十分渴望,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认可。这种物质匮乏与精神期待的矛盾导致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文关怀工作的复杂性。

  在庞大的群体面前,过分关注共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需求,缺乏对学生个体的深入了解,没能坚持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国家大力扶持的政策背景下,过分关注物质脱贫,而忽视学生的“精神脱贫”,人文关怀的落实也大打折扣;通常教师一般借助规章制度开展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传统的“我讲你听”灌输模式依然是主流,导致缺乏与学生在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这种刚性手段强,柔性方式弱化的态势势必危及到人文关怀效力的辐射面。

  2 增强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对策

  “经济贫困”与“精神贫困”是相辅相成,同为一体的,经济贫困能够直接导致精神贫困,而精神贫困也能反作用于经济贫困。在实际生活中,常常由于人文关怀的缺失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多重心理障碍,一旦疏导不及时,时常发生恶性心理事件。对此,可以从提高认知、加强疏导、构建机制等几方面来完善。

  2.1 提高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认知

  提高对人文关怀的认知,首先要认识到精神关怀应与物质关怀处于同等的位置,两者不可偏废。具体来说,核心在于培养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关键要发挥经济困难学生的主动性。思政工作者在实施人文关怀时,以分析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特征、精神需求等方面特征为基础,以经济援助、心理健康、能力发展作为发展的路径,以激发他们的独立性、主体性为根据,以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全面发展的需求为支撑,以培养“健康的人、全面的人”为目标。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时,将这些作为教育、引导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源泉,不断提升对人文关怀的认知,实现人文关怀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

  2.2 加强日常心理疏导,搭建心理解困平台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政工作需要多管齐下,借助心理教育的职能,帮助人文关怀能够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地实现。一般来说,润物细无声的人文关怀既需要日常的坚持,从发挥心理教育职能来说,可以对学生通过开设培养人格、调节情绪的心理讲座、开展网络自理咨询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健康观念、学会自我解压。同时也需要长期的机制来保证,从构建心理解困机制的角度来说,通过组建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来搭建对经济困难学生人文关怀的平台,来开展日常的心理疏导。在此过程中,思政工作者也必须成为高素质、高涵养的影响者,成为与时俱进、知识广博的传导者,成为为学生排忧解困的服务者。

  2.3 培育良好人文环境,构建系统育人机制

  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实施人文关怀、培育人才的重要条件,而良好人文环境的创设还需要和谐的育人机制。因此,从根本上实现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还需要关注学生素质上的“软贫困”,从平时的实践活动中来实现成才帮扶,落实自我救助与自我教育机制。具体来说,通过经济帮扶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外,可以通过开展帮扶活动、各项专业培训来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的困境,通过创设实践机会,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长见识、增才干,通过建立帮扶小组,实现经济困难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共同成长,以帮助他们树立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和自我救助与自我发展的能力。

  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予以经济帮扶能够解决一时之需、缓解燃眉之急,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却不可一蹴而就。人文关怀的落实需要润物细无声的点滴温暖与有效机制的长期保障的双向结合,如此,才能为高校贫困生的真正全面成长、成才服务。

浅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论文搜索
关键字:家庭 困难 人文 关怀 学生 思想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