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论新课程背景下高校学生音乐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论文

论新课程背景下高校学生音乐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3-01

论新课程背景下高校学生音乐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一、目前高校音乐教学存在现状

  传统音乐教学法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教学目的单向,教学活动单边,教学过程单一”。学生对于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过于循规蹈矩的教育遏制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优化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追求灵活协调多样的沟通方式,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变成高校音乐教育者面前的首要课题。传统音乐教学法在教学目的的制定与追求上比较简单,过于强调音乐教学内容的传授偏重认知的目的,有时候会产生一些“填鸭”的效果,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由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技能训练构成的授课方式,学生会觉得枯燥因而失去兴趣。兴趣是最好老师,当学生对所学的课程失去兴趣之后,再加上教师仅仅将教学活动作为一个单边的活动,过于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缺乏互动,就会导致一部分学生的厌烦心理,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的以知识技能为中心,强化了教学内容但是不以学生活动作为教学结果的最终目标,从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新课标的要求是要关注新课程理念在各个环节上的导向、渗透与应用,根据新的理念的要求实行可行的方法与手段,从而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高校教师的任务是不仅把知识传给学生,而是教会学生通过更多的方法和途径获得学习知识的途径。只有全面理解新课标理念,才能正确制定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过程,灵活运用教学形式,以素质教育个性化的目标为导向,有效发挥音乐教育在人的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以集体合作学习为动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自主化音乐教学模式,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地参与到音乐的学习当中,获得音乐的亲身体验。

  二、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与方法

  (一)注重学生自主意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诚然,“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学质量;没有教师的精神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学生的自主意识与本体力量。由于以自主为核心的学习方式区别于传统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更多的体现出问题性,参与性,实践性,开放性。问题性是指在自主学习模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主动探究获得理智和情感上的体验,发现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和与其他同学的讨论中最终解决了问题,从而建构知识以至于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参与性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所有的同学必须全都要参与到问题的学习和讨论中,通过实践最终获得解决的办法。由此可见,在自主学习中,学生是基础,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参与性才能很好地完成这一教学的过程。教师的导向和引领这这一过程中起到辅助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点拨、示范等方式,辅以教学手段,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主动地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正真体验到参与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在自主学习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不仅是 “传道、受业、解惑”的教者,同时也是学生可以与之轻松交流的“友人”,自始至终,应该做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要有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强调学习者的音乐潜质和成长能力。

  (二)激发自主学习兴趣,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

  构建理论学习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建构主义自主学习方式有别于传统的完全以个体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而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学习单位组织下的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和自主互助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综合音乐能力。从前期的自我学习、自我探究到之后的小组讨论的互助层面,在自主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交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枢纽。当学生在明确了学习任务的前提下,自主交流式以小组活动为主体,以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为基础的学习方式,相互之间为彼此提供了动力,互勉、互助和互爱。学生可以在在一种轻松、愉快、能充分发表自己见解和分享彼此经验的的氛围中去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由此可见,自主学习的优点不仅培养了学生创新的能力,同时也养成了学生个体与他人合作共事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合作交流前先独立发挥每个个体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对提高合作交流的效率也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对于任何一门学科,只有当学生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才愿意主动地去学习和了解,进而去深入探究它,才会产生学习的动机。例如:在音乐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每首歌曲的风格不同,有的优美、亲切、自豪、风趣,有的则是具备热情奔放或天真活泼等情感基调,欣赏中要抓住歌曲的特点,然后形成联想构成画面,运用这种心理图式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音乐课堂中可以通过培养学生不断地聆听、欣赏和熏陶,形成正确的心理情感和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创造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课堂情感气氛,给学生以全新的感受,将每个学生的对音乐的理解和创造都能充分的表现出来。在播放《空山鸟语》和《百鸟朝凤》两段音乐给大家的时候,要求学生用心去体会,然后让学生谈听后的感想,不受制约的发表个人意见,其实就是一种用艺术的夸张和丰沛的想象力对音乐进行再创造的表现,从旋律等音乐语言要素上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聆听、体验,成为音乐情感的升华和课堂教学的延续,正如捷普洛夫所说:“人从声音里听到的声音越多,则音乐感越丰富。”   (三)积极评价,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

  “正视差异,承认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自主学习的基本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是自主学习模式的具体方法。课堂自主互助学习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树立良好的课堂教学交往观,课堂互动是对教学系统中宝贵的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努力培养实现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和学习主人的意识,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要对之进行鼓励,教师不能以“专家”自居,而是要进行循循善诱,做出积极的评价。在教学中,面对学生出现的种种错误,教师不能简单以严厉批评与训斥的方法来对待,而是要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以激励的评价表扬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有勇气和力量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因为,教师对于学生的期待和信任在自主学习的模式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在自主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和激励学习主体的自觉意识,从而培养个性品质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教师更加注重自我修养,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要勤于“修炼”自身,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丰富文化底蕴,不断完善知识结构。“音乐教师要拥有广泛艺术知识,将有利于丰富情感体验,积累更多的审美体验,对音乐产生更深的理解与更广阔的表现和创作空间。”

  (四)因势利导,促进多学科融合

  艺术之间都是相通的,而知识本身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在众多的艺术形式中仅仅抽取即使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作为艺术教育的内容是不够的,我们是否能够尝试将音乐和其他艺术加以高度融合而使其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领略其他艺术形式的精彩呢?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许多文学精品被谱写成音乐作品,琵琶曲《木兰词》、《春江花月夜》(民乐合奏)《人民英雄纪念碑》(琵琶曲)等,在欣赏这些作品时可充分开启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想象力以及求知欲,所以教师也要更新观念,在学习的过程中将被动接受的角色转换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识的主动构建者,将教师教学的外因转化为学生的内因,做到因势利导。

  如今,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高科技的发展日趋迅猛,面对教育的新形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已深入人心,作为高校音乐教师,更应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上创建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以培养有创造力、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代新人。自主性学习的基本理念是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学生通过自我指导,形成具有相对独立但组与组之间还有一定联系的学习模式,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经验、意向、需要、情感、兴趣,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协助学生建立学习目标,最终获得知识,随着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开展以及自主教的推广,教师成为了教学过程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建立在更加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这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教学的本质,减轻师生的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增进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基金项目: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科研规划课题《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研究》的子课题,课题名称:新课程背景下高校学生音乐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学生音乐能力培养的意义研究,项目编号:HNB201203035。

论新课程背景下高校学生音乐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论文搜索
关键字:学生 学习 教学 背景 模式 高校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试论大学物理教学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高校电子新闻档案管理模式构建探讨
体育教学与茶文化有效结合路径研究
浅析高校运动项群类体育课程思政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