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研究论文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3-04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7-0228-02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校园文化社会文化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大学校园文化作为社会先进文化产生、发展、传播的源头,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为社会先进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基础。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通常都具有极强的向心力以及召唤力,能够让学校内部的师生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国家和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优秀的校园文化还具有引导作用。它不仅可以为学生提高思想道德品质提供土壤,还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领学生的成长。因此,发展校园文化,丰富校园文化内容与形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

  (二)校园文化在高校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校的生存与发展不仅要看硬件的建设,更重要的是软件的更新。在传统的硬件建设中,所有高校都在提高办学水平、教学质量、科研设备的投入等方面下工夫,但是恰恰忽略了校园文化建设这个软件。现在的青年学生,在选择大学时已不单纯地把目光投向学校的硬实力,更多的是关注大学生活是否有意义、有滋味、有感觉,这些是硬件提升解决不了的。可以说,校园文化这种在特定场所中具有的特定精神和特定的文化,是高校校园建设的一笔无形资产,是一笔重要财富。大力发展校园文化,能够对已经形成的固有文化进行广泛的传播,对学校的综合实力的提升和整体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校园文化在形成高校文化氛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优良的校园文化能够将学校的育人目标、规章制度、奖惩措施很好地融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学校的“规矩”,顺其自然地将自己与学校融为一体。它能够使学生在观念上发生转变,增强个人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个人荣辱与集体荣誉紧紧绑在一起。校园文化对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具有推动作用,树立榜样的力量,以典型的形象影响学生,能够更好地展示青年学生的风采。所以说,建设品牌校园文化,发挥榜样的作用,对形成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具有特别深远的意义。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一)校园文化内涵建设还比较薄弱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许多活动只注重外在的宣传与包装,忽略了活动本身的内在意义和价值。学术报告内容单一,专业指向性强,大师级的讲座少,这就大大控制了参与的学生数量,没有达到预期的作用和效果。大部分校园文化活动目标不明确,主体不突出,成效不显著,学生参加活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比较大,个人的态度不是十分的端正。从根本上说,是对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理解得不透彻,挖掘得不深入,没有把每一次活动经常深入地剖析与分解。只在乎校园文化活动的数量,没有注重质量,只在乎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没有进行相应的跟踪与回访。

  (二)青年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不够明显

  目前,提到校园文化建设,大部分的行使权都集中在学校的行政单位,绝大多数都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下工夫,往往忽略了其他相关的行政部门。[1]从本质出发,学校学生会、分团委、社团联合会应该是承建校园文化的主体,但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它们只是纯粹的执行者,并不是指挥者和领导者。青年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与人交流协调的能力,增长知识,储备能量。然而,这些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是学生体会不到的。久而久之,学生渐渐地产生了排斥想法,慢慢地不再参与其中,学生在校园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就这样被淹没了。

  (三)多种多样的文化冲击着校园文化建设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制度的不断完善,网络等新媒体的普及,世界上各式各样的文化一时间涌入校园。面对这些文化,青年学生应接不暇。现在校园的主体是90后的学生,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别强,面对不够新鲜的校园文化活动,他们更乐于接受网络文化。网络文化不受任何人控制,学生可以随意地接收各种信息。但是网络文化并不是一块净土,各种消极的言论严重误导了校园中的学生,高校并没有针对这些加以引导,忽略了网络文化的影响力与破坏力。因此,这些文化与我们的校园文化是拉锯抢人的状态,这些文化对于校园文化的发展将会起到深远的影响。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的初步研究

  大学生养成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极其关键的一个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时候,一定要和养成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并无限放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养成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挖掘品牌校园文化活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基础,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大学生管理,是约束与培养高校学生一个关键性手段。所以将这一管理模式应用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以科学完备的规章制度建设为前提,通过规章制度的实施和监督来保障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开展好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一所高校是否能够实现有效的发展,主要是由这所高校管理层之间的关系及办事所遵循的原则决定的。因此,要想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就应该理顺校内各系、部管理者间的关系,并且留意校内学生、老师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的动态,确保问题的及时发现与解决。除此之外,还应该强化校务公开,防止学术腐败的发生。同时,还应该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并确保学校的师生对制度产生认同感,最终促进合理管理体系的形成。   (二)以养成教育为载体,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建设可以结合大学养成教育来进行,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高校学生在入学之后通常都要接受校史教育、思政教育、法纪教育、安全教育、诚信教育、专业教育等。[2]除此之外,学校还能够以“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等节日为契机来开展相关的活动。把教室、餐厅、宿舍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地,高雅文明的教室文化,对于大学生而言,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创设一种和谐、文明的学习氛围。各大高校要重视教室文化建设,这些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师生,陶冶他们的心灵,净化他们的灵魂,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提高。因此,可以大大促进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三)以学生社团为主体,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内容

  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其重要载体是大学生社团。院(系)内部组织展开的活动时,绝大多数都是由社团策划与组织的。社团活动具有趣味性、艺术性、实践性、思想性、知识性,给青年学生带来一定影响。大学生要积极参与高校内部的社团活动,加强与他人之间的沟通,注重团队协作与人际交往,提高社会交往能力。与此同时,还要重视社团文化建设,这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对高校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促使大学生全面发展,对社会进步与发展有积极影响。因此,高等院校要时常组织展开校园文化活动,借助校内社团的力量,鼓励大学生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引导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业余时间,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四)以正确引导为根本,合理利用校园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丰富及时,对大学生来说更加容易接受。但是,缺乏约束的网络文化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给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高校要注重文化建设,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充分利用网络文化,还要建设独立的网络平台,利用该平台传播校园文化。高校目前的主要工作是建设一支数字校园建设队伍,引导大学生参与高校组织展开的网络活动,使学生之间进行频繁互动,掌握各位学生的思想动态。学校要组织丰富多彩的网络活动,例如征集网络相册,表达同学情谊。时常组织展开校园文化活动,在这期间重点强调网络文明,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其营造和谐、文明的学习氛围。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校园 文化 建设 模式 研究 高校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试论大学物理教学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高校电子新闻档案管理模式构建探讨
体育教学与茶文化有效结合路径研究
浅析高校运动项群类体育课程思政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