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浅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论文

浅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6-01

浅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

  高校辅导员目前具有教师和行政管理干部的两重身份,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却有许多因素让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弱化,相关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相应的工作满意度也低。有的辅导员将岗位看作是暂时的或者作为过渡职业与跳板职业,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已经受到很大的挑战。

  一、职业认同的涵义及其理论基础

  职业与职业认同的内涵。一般意义上的职业是一个人正常在社会中开展的工作,而且这项工作作为这个人的主要生活收入来源。职业分布的种类与分类标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丰富。不同的职业通常具有目的性、规范性、社会性、群体性和稳定性等五个特征。很明显,高校辅导员职业中的一种,相关的职业特征也非常明显。职业认同的涵义是多方面的,但一般应该包含既有个人方面的认同,又有社会方面的认同;职业认同的方式主要是角色认同。职业认同可以表述为个体对所从事职业进行的肯定性评价,主要包括过程与状态两个方面。还可表述为认同主体关于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一种主观上的感受与看法。

  职业认同主要的理论基础。一是人类需求理论。马斯洛把人类的五种层次需要在他的《动机与人格》著作中作了严谨的论述,人类的需要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方需要、归属和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后来的学者奥尔德弗将马斯洛的五个需要层次精炼地压缩成三个层级的需要,即生存需要、关系和联系需要、个人自我成长需要。与马斯诺的理论相比,后者的理论不太强调需要的层次性,而且非常科学地认为,如果个体的较高层次方面需要在追求满足的过程中遭受到挫折之后,则需要层次会产生倒退现象,相应的个体对较低层次需要非常看重。二是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关注的重点是待遇与报酬的合理性,以及人们在具体跟他人进行比较待遇或报酬时的公平感受,以及公平性能够对人们工作积极性产生的影响等。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现状与问题

  辅导员选择自身思政职业的心理问题。当今的很多辅导员看得相对最重的因素依次是薪酬因素、工作效果与价值因素、工作稳定性因素、工作满足感与成就感因素、晋升与发展因素等。辅导员看得较轻的是工作压力因素、培训与进修因素、工作量因素、教师对其认可度因素、工作职责的清晰度因素等。如果高校不了解辅导员内心的真实需求,不分析出辅导员深层次的心理原因,而单纯喊口号提要求,则势必导致现实的辅导员对职业的认同度低,相应地造成辅导员队伍稳定性差,多数辅导员自然就会希望调转到高校其他岗位。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不高的现状。辅导员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过渡工作而缺乏深厚的职业情感,相应地在工作中则表现为心不在蔫和应付了事,或者只是忙于对自己今后更好的出路积累能量,以便能够今后尽快能够跳出这支队伍。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劲头不足敬业精神欠缺,尽管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辅导员工作队伍,同时对高校辅导员从事的工作高度重视并寄予厚望,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很多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工作拖拉,有的辅导员甚至有得过且过的想法,不少的辅导员出现了职业倦怠现象。在工作时间投入与工作热情方面,辅导员开始很少或者不能深入到大学生的课堂,不愿主动走访学生寝室,不愿主动交流并掌握大学生们的思想动态,也不想占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推进各项学生工作。少数辅导员甚至无视大学生的心理与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细致服务与管理,或者采取应付了事。

  三、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主要途径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推进身份认同提升职业认同。一是教育部门设立专门辅导员专业积极培养优秀人才。团队与队伍的职业化需要专门的教育,可考虑在师范类高校开设辅导员专业,专业的设置起点可以为硕士研究生,教学内容紧扣辅导员面对的工作工作内容,包括大学生日常管理,思想引导,学习指导,生活提示,心理疏导,危机处理等。二是专门设立辅导员职称评审序列,逐步改变目前辅导员必须与专职教师一起参加职称的评审的做法,科学设立专门的辅导员职称评审序列,引导辅导员对自己的职业未来树立明确的目标与预期。三是建立专门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协会,职业化的表现特征为行业归属,合理有效地跨高校建立高校辅导员职业协会,以此作为辅导员共同的事业团体,同时制定较统一的辅导员职业行为规范,辅导员还可以通过职业协会很好地进行交流与沟通,在协会中获得认同感的同时不断提升职业能力与水平。

  建立良好的辅导员需求管理与工作运行机制提升职业认同。如果要更好地满足高校辅导员的多层次需要,自然需要好的体制和机制保障,藉此可以非常有效地激发辅导员自身的潜能与热情,充分地让每一个辅导员拥有向上与向前的目标感和方向感,为辅导员的自我实现需求创造必要的条件。不断健全辅导员激励机制,尽可能地满足辅导员各种合理的内在需要,制定薪酬制度激励提升物质激励水平与相应效果。营造好精神激励氛围,领导与同事的鼓励和认可当然可以可以提升其职业的光荣感与认同感;制定科学考核体系,在合适时机对辅导员开展评优与表彰。

  总之,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与指导者,长期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线,承担着非常实际而且非常重要的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弱化现状不能够持续下去,否则,不仅会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产生现实影响,还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浅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

论文搜索
关键字:辅导 职业 认同 高校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试论大学物理教学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高校电子新闻档案管理模式构建探讨
体育教学与茶文化有效结合路径研究
浅析高校运动项群类体育课程思政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