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浅谈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浅谈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6-03

浅谈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9-0243-01

  对于大学生们来说,从紧张、封闭的高中生活跳出来,进入相对自由、开发的大学校园;从父母、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中走出来,投入到相对独立、必须自己面对和解决问题的大学生活,在新的环境的适应和新角色的定位方面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偏差。所以,心理健康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基石,要从一入校就开始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养成自觉的心理保健意识,并且要长期坚持。

  一、首先宣传普及心理科学基础知识

  心理素质是高职院校学生全面素质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层面,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基本保证。在社会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实施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宣传普及心理科学基础知识使学生认识自身的心理活动与个性特点;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心理健康对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必需的一门课,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通过宣传普及心理科学基础知识,教给学生一些提高心理素质,塑造心理品质,维护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和体验,是很有必要的。

  二、要培养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是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人成才及建设良好班级的保证。自信是对自身的主观能力和客观条件的正确评价,自信心来源于自己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和评价。每一个人都会遇到挫折,但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受挫,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形成一种压力。当一个人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兴趣、个性、能力、价值观及潜能的发展方向,就会对未来充满信心,对于自己的发展也会充满信心。这种建立在正确评价自己基础上的自信心能够消除大学生的自卑和自负心理,挖掘自身的优势和潜能,扬长避短,在竞争中占据主动。

  三、要培养健全人格的自我塑造改进思维方式

  大学生在校期间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社会,社会是复杂多变的,适应方式也应当复杂多变。适应方式的贫乏与反应的单一性,“以不变应万变”,自作主张,行为完全自控而不接受他控,自我调节能力又差,这些表现正是人格偏差的一种特征。通过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并进行认真分析,是完全可以达到自知程度的,通过对自己人格的全面分析,可以知晓个体人格心理哪些方面是好的,要继续发扬;哪些方面是不好的,应该设法加以改进。通过改进思维方式来矫治人格障碍或人格偏差,收效很好。

  四、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

  进入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环境适应、生活环境、人际环境和人际关系的改变、使大学生由于难以适应而产生矛盾和困惑,还因大学学习的专业性、阶段性、自主性、探索性等特点而有别于中学的学习方法。大学生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寻求适合的学习方法,学习是一种个人的活动,不同的大学生因个性、学科专业方向等不同,采用的学习方法也应各有特点。要根据个性特点来选择学习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个性不同,则学习方法亦应不同。根据思维的状态来选择学习方法。人的思维状态在一天之中是有变化的,这些变化受时间、环境和情绪的影响,我们应根据变化特点,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

  五、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人际关系状况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相关,人际关系和暗与否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专家认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的心理疾病,很多是因为人际关系失调而造成的。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体现在;一是它能起到代偿作用,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代替与父母、兄弟姐妹的亲情,以消除失落与孤独感;二是它能稳定情绪,烦恼时有人倾诉,欢乐时有人分享,可以给人带来情感上的稳定;三是有助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深化,置身于良好的人际关系中能使大学生具有归属感、安全感,进而满足自尊心,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

  六、贫困大学生是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

  作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有着特殊心理状态的表现,贫困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以往的生活模式已经形成了心理定势,一旦进入新环境,遭遇挫折后,容易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因为贫困生家庭负担重,思想压力大,精神经常处于一种焦虑状态。还要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会干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作为贫困生,要认清生活上的贫困不是自己的过错,要把今天的困境看作磨练你的宝贵财富,要如何才能改变困境,思考如何充分挖掘和发挥自己的长处,从现实出发规划自己的人生,从而体现自己的人身价值。

  七、培训心理调适的技能

  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及时调节负性情绪;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自觉地开发智力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树立积极的交往态度,掌握人际沟通的方法,学会协调人际关系,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使学生自觉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承受和应付挫折的能力。

  八、认识与识别心理导常现象

  使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类型及其成因,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

  根据不同阶段以及各层次、各学科门类学生、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新生心理健康教育重点放在适应新环境等内容上,帮助他们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与适应;二、三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帮助他们了解心理科学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心理调适技能以及处理好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人格发展等方面的困惑为重点;对于毕业生,要配合就业指导工作,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职业特点,客观分析自我职业倾向,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针对大学生普通存在的、较为集中的心理问题安排专题教育。要重视经济困难学生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总之,重视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是迫在眉睫的工作,尽最大可能地优化学生们的成长环境,让学生们身心发展规律日益完善和健康起来。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栋梁之才。

浅谈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论文搜索
关键字:学生 健康 心理 教育 高职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浅析后疫情时代高职来华留学生教育
试论我国特色职业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职体质健康档案系统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传统建筑文化课程建设
基于制度规则下的现代学徒制发展路径
1+X证书背景下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