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层次性研究论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层次性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6-0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层次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4-0192-02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指引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使命。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设置上部分不合理,层次性不清,课程之间重复现象比较严重,导致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缺乏新意、兴趣,削弱求知欲望和热情;其次,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上也多有重复,不能体现层次性;最后,在教学方法上,存在形式单调,互动不够等问题,实践活动偏少难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层次性问题就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中的重要课题。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亟待解决的层次性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但是,从近些年来教学效果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层次性建设方面还不够完善,出现学生对课程缺乏兴趣,产生逆反以及抵触情绪,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缺乏层次性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重要方面。

  1.内容重复导致知识缺乏层次。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层次性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教材重复。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重复大致可以分为“纵向重复”和“横向重复”。纵向重复主要表现在高校各个年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重复。例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理论与研究生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二讲、第三讲、第四讲中有所重复。横向重复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复现象。例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部分重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频繁出现重叠,无疑会给学生造成“吃回锅饭”的感觉,无疑会降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新鲜感和主动性。

  2.深度不够导致层次不深。合理、和谐的教学体系应该是让学生思维深度得到逐步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顺序不变的层次:一是要启迪学生思想,让其思想得以升华;二是引导学生实践,让其认识深化;三是培育学生情感,即情操陶冶的提升。然而现行教材体系以及教学体系还不能充分体现深度层次性。例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二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里对和谐社会进行了阐述,博士研究生教材第三讲当代社会建设中也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两者不可避免存在交叉,并没有体现上述所说的深度加深,更加体现不出层次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层次模糊原因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层次模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原因,也有高校教师教学素质、敬业精神方面的影响,学生自身也存在不容忽视的因素。所以应从学生主体因素,教材内容设置以及教师教学方法这几方面进行阐述。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这种主观性使得他们对理论较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兴趣;其二,缺乏对社会科学、客观的认识,部分学生思维局限于个人和现实认识,缺乏学习动力;其三,较强的逆反心理,他们身上体现出互相矛盾的心理现象势必会对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存有心理抵触,对教学内容更加厌烦,更别说发现其内在的层次性联系。

  2.教师在教学手法上的运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层次实现具有密切关系。教师如能避免教学过程中重复讲授将会提高教学体系层次的实现效果。首先部分青年教师,由于知识结构和教学实践有限,可能在讲授过程中出现基本概念、理论,认识模糊等现象。再者,教师一般单独负责某门课程的教学,教师之间交流和沟通不足,可能会造成部分内容反复讲授。最后,在教学方法手段上,存在形式单调、互动实践不够、“大课堂”模式等等,影响教学内容的吸收。

  3.教学内容陈旧、重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层次模糊的另一重要原因。一方面,在教材编写过程中,部分内容的重复是在所难免,可以将论述视角加以调整来避免“撞车”并体现层次性,然而现行教材并没有处理好“撞车”矛盾;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教材中也的确存在着部分不必要的内容重复现象,这方面的内容应该加以调整和删减。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层次性体系的实现

  深入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层次性教学目标、当前存在的层次性问题及原因,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层次性更好实现,我们必须从受教育者、教育者和教学方法这三方面积极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层次性的实现方法。

  1.高校学生认知心理对教学体系层次性的影响。众所周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分析其认知心理特点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层次性实施。在认知方式特征方面,第一,高校学生具有目的性和精确性,他们能够周密而深入地观察事物细节并较准确地把握事物之间关系;第二,高校学生在有意记忆、意义记忆、抽象思维等方面发展迅速;第三,高校学生有意识地注意发展和品质提高,同时注意的分配和转移也日渐成熟;第四,高校学生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其认知特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层次性实现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层次性的实现需要学生提高学习动机层次,重组和构建自身知识体系,将教学中重复内容加以辨别和概况,构建自身的教学内容层次体系。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层次性编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课程体系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他们构成系统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教育的重要平台。各门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

  从横向思维看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侧重于理论教育,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侧重于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素质教育。由此可见,各门课程之间侧重点差别明显,所以应根据不同侧重点区分出不同层次。

  从纵向思维来看,层次性原则在教材编写中应得到充分应用,研究生教材内容无论是从知识学习上还是实践能力提升上,都应更好地与本科生相衔接,博士生教材内容也应如此。从实践能力来看,本科生对社会认知还比较片面,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本科生教学内容分上应该注重其对社会的认知,和实践能力。硕士生阶段,学生们的实践相应地增加了,对社会有了初步的认识,积累了一些实践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应该提高他们的思维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到了博士生阶段,他们对社会的认知能力有了提升,能够辩证看待问题,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层次性应用。为了更好地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层次性,教学方法上应积极探索和创新,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重复与交叉现象逐步减少,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对部分重复加以避免。

  运用“此详彼略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恰当地处理好重复与交叉内容的讲授问题。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复内容为例,有些内容应该放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就不要再出现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同样,应该放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内容也不要再出现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或者在不可避免重复时,教师运用不同教学方法转换侧重点,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也就不会给人以重复的感觉。以上方式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教学过程中重复与交叉内容,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与接受曾经讲授过的内容与知识。

  教师作为教育者,在教学中起重要作用。从教师自身建设方面来看,可以从教学过程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出发,把握各个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培养目标,以全局性的视角安排教学的全过程。鉴于以上的情况,本、硕、博三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尝试建立跨年级集体备课制度,定期进行集体商讨和集体备课。这样可以帮助教师突破自身所处教学阶段课程内容的局限,逐步形成完善的结构化教育模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层次教学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当前,本、硕、博三个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层次衔接就是要尝试建立面向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多层次学习体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通过目标要求、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探讨方法,将以教材体系为主转为以教学体系的层次结构体系为主,在现有的学位体系内构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三个阶段有重点、分层次、逐级推进教育教学模式,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够在更加规范和完善的制度下扎实而高效地进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层次性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思想 体系 政治 理论 教学 研究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