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 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思考和分析论文

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思考和分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7-03

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思考和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2

  一、盈余管理的含义

  盈余管理是在不违反相关政策法规及会计准则的情况下,企业管理当局利用会计或非会计手段,凭借一定的职业判断,对财务报告中有关盈余信息的披露或与其相关的辅助信息进行管理,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活动。通常可以把盈余管理分为应计活动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应计活动盈余管理行为是通过选择不同的会计准则,以隐瞒或歪曲企业的实际经济状况的表现;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则是管理者通过对企业正常业务活动的操控来实现既定盈利目标的行为。

  二、盈余管理的方式及其影响

  1.灵活运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

  会计准则虽然对企业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较为细致全面的规定,但准则在制定时为了避免“一刀切”带来的不公平,也赋予了企业在一定范围内根据本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如八大准备的计提、折旧方法的选择、会计估计的确认和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摊销等都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管理层可以利用这种灵活性进行利润的平滑或聚集,常见的方式就是通过计提各种准备为企业进行“洗大澡”以为来年盈利打下基础。由于这种灵活性的存在,企业对外披露的财务报表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信息使用者基于报表信息所做出的的经济决策往往带有偏差,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2.销售操控

  企业管理层可以通过改变销售的方式、条件来影响企业的销售量、销售额,进而改变企业当期的盈余。如果企业面临既定预算销售量的压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预算有一定的难度时则会通过打折、低价促销、扩大销售信用额度等手段来完成预算。这些措施的采取虽然在短期内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不利于企业的长期持续经营。一方面,企业通过折扣等方式低价出售商品,会使购买方形成一种预期,不愿以高于折扣价的较高价格购买企业产品;另外,由于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产品的市场需要量是基本稳定的,低价出售使当期的销售量增加,会影响未来期间的销售量,长此以往,必然带来企业利润的降低。另一方面,放宽信用政策,企业的应收账款增加,随着销售收入的增加,流入企业的现金流却并没有同步增加,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则会增加企业的现金流缺口甚至带来财务危机;同时应收账款的增加也会带来坏账损失的增加,会抵减掉部分或者更多的利润增长额,长期来看,企业利润有可能不增反减。

  3.生产操控

  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根据财务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对外披露的财务报表中对于产品成本的计算采用的是完全成本法,这为企业进行生产操控创造了机会。一定时期内,产品负担的固定费用是一定的,企业往往可以在生产能力范围内通过扩大生产来减少单位产品负担的固定费用,降低产品的单位成本,在利润表上则表现为同等销售量水平下销售成本的降低,利润的提高。企业进行生产操控造成管理层为了存货而生产,短期利润的增长是以库存商品的不断积压为代价的。库存产品的增加,保管人员需求增加,仓库的空间、条件等也需进一步完善,带来产品保管成本的增加。此外,随着时间推移,大量积压的产品,可能面临陈旧过时被市场淘汰的风险,其可变形净值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为了存货而生产的行为是一种极大的短视行为,于企业的长期经营是极为不利的。

  4.酌量性费用操控

  管理层通过控制酌量性费用控制企业的支出同样可以达到盈余操纵的目的。酌量性费用是管理者可以通过主观决策决定其支出时间、数额大小的费用支出。属于酌量性费用的有企业的研发支出、广告费、职工的培训费等。通常的操纵手法是减少此类费用的支出。此类费用的减少短期来看对企业并没有很大影响,但长期来看,广告费的削减影响企业的知名度、企业品牌形象的树立和企业产品的销售市场;人员培训费的减少影响企业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影响企业整体的长足发展;而研发费用的减少,降低了企业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不能跟上市场需求的变换,无法抢占市场先机,对新市场的开发缺少敏感度,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极易受到排挤。

  5.非经常性损益操控

  企业中非经常损益所占比重一般较小,但通过对非经常性损益的操控可以使企业实现扭亏为盈甚至微利,这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尤为重要,上市公司的命运很可能就在一盈一亏之间被彻底改变。企业的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包括税收补贴,税收返还,利用资产重组获得的收益以及处置企业内部资产的资本利得等。有的企业为了扭亏,甚至和当地政府协商请求税收补贴,非经常性损益对于企业盈余管理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对非经常性损益的调整虽然可以缓解企业短期的燃眉之急,但不可经常使用。如果经常使用此类操纵手法,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会对企业的形象、信用、持续经营等大打折扣,缺少了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企业将很难在市场中长期立足。

  6.关联方交易

  很多公司和公司之间存在复杂的联系,正是由于关系的复杂,很难理清其中的头绪,这就为企业进行关联方交易提供了便利。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盈余管理在上市公司中较为普遍。可以通过高价收购上市公司商品,低价转让母公司的材料;母公司将收益性较高的资产委托给上市公司经营,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委托给母公司经营等方式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和盈利能力以提高上市公司的资本市场融资能力。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盈余管理可以很好的进行企业之间的利益输送和转移,但这种交易的存在打破了以公平为基础的市场交易原则,使企业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带来一系列的市场负效应,使有限的经济资源流向低能低效的行业、企业和部门,影响整个市场的稳定有序发展   三、减少不正当盈余管理的对策分析

  盈余管理对企业来说是客观存在的,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只能采取措施控制企业盈余管理在合理范围内。

  1.优化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减少不正当盈余管理的前提。为此应该做到一是董事会规模要适当,董事会规模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过大会增加监管成本,影响监管效率;过小则会影响监督作用的发挥。二是公司股权配置要合理,避免股权过于集中带来的“一股独大”。同时要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防止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良好的内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从根本上减少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

  2.完善有关准则制度

  财务会计准则虽然对企业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但规定的还不够完善和具体,使企业有了钻准则的空子和打擦边球的机会。另外,随着市场的发展,新的问题不断涌现,旧的准则有可能已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发展需求,所以相关制度规定也应与时俱进,在发展中不断完善,针对具体的经济问题规定更加严格的限制,逐渐缩小企业进行不正当盈余管理的空间。

  3.加强监管力度

  监管部门的监管对企业的盈余管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监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不能只流于形式而应加强细节的监管,对于查出的企业不合理盈余操纵行为严惩不贷,加大处罚力度,真正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维持整个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

  4.发挥审计的作用

  被称为“经济警察”的注册会计师有着较强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经验,对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盈余操纵有着较高的敏感度和识别能力,尤其对于企业的应计活动盈余管理能够很好的识别,通过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审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企业的应计活动盈余管理,减少企业管理层对公司利润进行的人为不合理操纵。但同时也要防止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的独立性缺失行为,使经审计的财务信息的质量真正得以提高和被会计信息使用者所信赖。

  5.普及财会知识,发挥投资者对披露信息的监督作用

  投资者作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在对公司对外披露的财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对披露的财务信息进行简要的分析,能够起到公众监督的作用。但作为投资者的普通大众往往缺乏必要的财务专业知识,不能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有效地分析,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的识别能力极为有限,无法充分发挥对会计信息的外部监督作用。为此,有关部门可以通过组织财会知识公开讲堂、建立财会知识普及网等方式逐步提高公众的财务专业水平,提高对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进而对企业的不合理盈余管理活动起到监督抑制作用。

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思考和分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盈余 思考 管理的 管理 企业
最新企业研究论文
新形势下将柔性管理融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
浅谈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民营企业财务会计转型探讨
创业型中小企业发展瓶颈及战略管理探讨
新时代央企内控制度体系建设研究
数字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浅析互联网企业并购与企业价值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以中国
企业员工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探讨
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热门企业研究论文
民营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研究
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
浅析企业内部货币资金的控制与监管
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成因及对策
浅谈企业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