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会计审计论文 >> 审计论文 >> 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论文

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7-12

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国家审计在以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为审计内容的传统经济责任审计基础上,结合绩效审计内容发展而来的一种经济责任审计。近年来,县级审计机关将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紧密结合,对开展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同时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诸多困难。

  一、当前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问题

  (一)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规范化问题

  在经济责任绩效审计过程中,绩效标准是是审计人员分析、评价并出具审计意见的依据。在实践工作中,一方面,绩效标准难以规范统一。绩效评价会涉及各类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有的指标本身就比较难以量化。期望所有审计事项都可以用量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指标定量地进行评价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社会经济现象的多样化特征。这样,审计人员实践经验和判断能力上的差别,就为评价上的随意性留下了过大的空间,审计质量和审计风险有时难以有效控制。另一方面,绩效审计质量的评价缺乏统一标准。开展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审计人员应取得充分、有说服力的证据。然而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审计质量的优劣,这就形成一种无标准的审计状况。

  (二)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孤立化问题

  在当前实践中有二种不正确做法,造成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孤立化。一种做法是在实践工作中披着绩效审计的外衣,实际做的还是传统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审计重点不突出,缺乏特色,审计结果报告内容千篇一律,所承载信息太少或质量不高,“千人一面”的现象普遍存在。第二种做法脱离传统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实务中,刻意地分开财务责任和绩效责任,只关注绩效责任。究其原因,主要是认为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能从根子上或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真实性、合法性问题,传统经济责任审计已没有开展的必要。上述两种做法只关注财务责任或只关注绩效责任,导致经济责任审计不能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作出完整、客观的评价。

  (三)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泛滥化问题

  审计署在《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提出,“到2012年,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但由于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离任审计,项目数量多,时间集中,审计机关疲于应付,往往只能“蜻蜓点水”,流于形式。在开展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时,对离任者任期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重大经营决策情况、管理效能、资源节约、政策效用等方面的绩效查证很难审深、审透,缺乏充分的审计证据。容易出现把被审计单位工作总结和个人述职报告中的内容引用作为审计评价内容,或盲目肯定责任人的成绩,或回避风险不做评价,严重影响了审计质量。

  (四)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广度和深度问题

  绩效并不完全是资金的效益,还包括体制机制、政策制度、管理决策、公共资源使用等方面的经济、效率、效果。但目前经济责任审计中对于绩效问题的关注尚处于探索阶段。对于国有企业一类营利性组织的绩效评价仍侧重于财务业绩评价和一般意义上的管理绩效,而缺少包括企业顾客、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满意程度和企业产品、学习与成长能力等诸多方面在内的综合绩效评价。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这类非营利性组织的绩效评价范围则更加狭窄,停留在反映资金闲置、挤占挪用等表面问题上,在重点揭示和查处决策失误、资源节约等问题方面缺乏力度,对单位行政效能的履行情况、体制效率、公共福利、或公平正义等方面缺乏更深层次的关注,绩效审计工作的着眼点和层次有待提高。

  (五)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方法问题

  绩效审计的技术方法,虽然沿用了一部分传统财务审计的方法,但更主要地运用了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技术,来评价审计事项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在审计实务中,审计方法落后,缺乏灵活性、多样性。缺少对信息分析评价技术如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统计抽样、量本利分析法、净现值等技术分析方法的应用

  二、促进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的解决途径

  (一)做好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合理、灵活运用绩效评价标准

  制定一套体现绩效审计理念的经济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既是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规范,也是深化和拓宽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的保证。指标体系的建设,应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方法,设置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和标准,本着相关性、重要性、客观性、准确性、谨慎性原则,合理、灵活地选取如领导干部任期内的业绩指标、应为指标、客观指标、增量指标等多门类绩效评价指标,正确反映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从而对其经济责任和绩效水平进行完正、客观地绩效评价。

  (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与传统经济责任审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只有坚持“两条腿”走路,传统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经济责任审计并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传统经济责任审计,维护财经法纪,一手抓绩效经济责任审计,从源头促进制度完善、管理改善、效益提高,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归根到底,就是要以传统经济责任审计为基础,以被审计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为主线,以政府性资金为抓手,以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目标,科学确定绩效审计内容,设置相应指标,采用简明有效的方法,大胆实践,不断完善,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质量的共同提高。

  (三)坚持“全面统筹、统分结合”

  要使审计人员从疲于应付中解放出来。可以建立一种统分结合、科学高效的经济责任审计新模式和工作方法。一是要统筹安排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局审计计划管理部门应参照所委托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制定相对应的其他专业审计任务,统筹安排,减少重复审计。二是在组织形式上要加大结合力度。凡是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有条件与其他专业审计结合同时开展的,可由同一审计组实施,统一的调查了解,分别制定相应审计实施方案,分别制发相应审计通知书。三是在项目实施流程中,要坚持统分结合。首先,两类审计结合起来的项目,同时进点,同步实施,相互衔接。其次,审计现场终结,分别出具关于被审计单位其他专业审计的审计报告和关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结果报告。最后,结合实施审计的项目,统一进行审计回访,所有文书、底稿、证明材料等归入一个审计档案,统一整理装订。这样既减少了审计成本,避免了重复审计,又保证了审计的质量。

  (四)坚持“积极推进、全面普及、稳步提高”

  在审计实务中,要坚持“积极推进、全面普及、稳步提高”的原则,全面普及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建立项目ABC分类管理机制,通过精选一批项目,以揭示体制、机制、政策和管理方面影响绩效的突出问题为审计目标,关注单位行政效能的履行情况、体制效率、公共福利、或公平正义等深层次方面的内容。做精一批项目,以点带面,实现对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突破,有效解决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广度和深度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提升绩效审计影响力。

  (五)创新运用审计技术方法

  绩效审计方法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既有财务收支审计方法,也 有宏观分析方面的要求。绩效审计的方法不在于多先进而在于管用,审计人员要善于做到“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突出重点完成审计任务。在审计实施过程中,不仅要采用查阅帐簿等传统审计方法,还应采用如因素分析、回归分析和项目评估和最优实例复合之类的分析法和评估方法。加强对传统的审计方法、技术和手段的变革和突破,使审计方式更加科学化。

绩效型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论文搜索
关键字:经济 审计 责任 途径 面临 问题
最新审计论文
浅谈构建经济责任审计长效机制的应对策略
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探析
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审计责任界定——以斯
大数据时代企业经济管理中内部审计的作用
浅析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审计失败的原因
浅谈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途径
疫情影响下对推进远程审计的探讨
浅谈大数据发展背景下的企业财务内部审计创
房地产去库存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研究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农村财务审计监督
热门审计论文
浅析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审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国家审计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建立健全企业内控制度首先应强化内部审计工
公司治理下的内部控制与审计
论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与重构
论上市公司的粉饰行为及其审计风险
审计理论研究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