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内科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价值评价论文

内科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价值评价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9-12

内科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价值评价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间在内科护理中采用风险管理措施治疗的患者共计2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在内科护理中未采用风险管理措施治疗的患者共计2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率、护理质量以及就医满意度等指标的差异,借助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基础护理和风险管理护理后,其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率明显降低,就医满意度提高,其护理质量得到改善。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在四个指标上均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风险管理的应用提高了患者对内科护理中涉及到的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理论知识和文书的获取等多方面评分的满意度。

  结论:内科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同时对于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投诉率方面具有显著的价值外,在临床医学应用中应大力的推广,帮助内科护理构建风险管理的预防体系,提高患者的就医质量。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367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20-01

  内科疾病种类繁杂,就医病人较多且集中,不仅包括心脏病、呼吸道疾病、肾脏类疾病以及血液疾病和肿瘤疾病等,同时设计到内分泌疾病以及神经类疾病等。面临这种情况,内科护理的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通过构建和应用风险管理体系,能够帮助医护人员迅速的查明患者病发原因、制定治疗方案等,同时有助于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为此,本文探索分析了我院内科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间在内科护理中采用风险管理措施治疗的患者,共计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分析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应用的价值,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观察组的患者来自于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间内科收治的200例患者,并接受基础护理和风险管理护理,其中男性112例,女性88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为(55.2±11.21)岁,其中54例患有脑血管疾病,42例患有呼吸道疾病,36例患有内分泌系统疾病,48例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剩余患者均患有其他内科性疾病。对照组患者来自于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内科收治的200例患者,均接受基础护理,其中男性126例,女性74例,年龄24-80岁,平均年龄为(54.3±10.32)岁,其中共有72例患有心脑血管疾病,51例患有脑血管疾病,41例患有糖尿病,26例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其他具有患有内科性疾病。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病程等基本信息的差异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护理,也即一般性临床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实施风险管理。具体方法如下:①加强沟通。沟通是最为基础的风险管理措施,即医护人员同患者进行坦诚的沟通,前者将医院的护理服务规范、相关规章制度、患者的治疗方案、治疗时间安排等事宜告知患者,尽到告知义务,并就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和紧急事宜进行事前的沟通,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并签署病情告知书。②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所有内科护理人员必须接受风险管理教育,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开展教学培训班,讲授《护理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护理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其对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紧急事件和特殊情况发生下的风险管控与处理能力,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传授正确的医患护理纠纷 [3]。③制定实施完善的风险管理预案。由于内科科室涉及到的门类较多,因此根据不同科室护理的特点,通过对基层护理人员的调查,展开头脑风暴行动,总结汇总各科室常见风险以及其管控措施,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风险管理预案。汇总护理过程中的隐患和风险控制点,如给药错误、药方开具错误、取药失误、药物复查遗漏等等,尤其强化药剂科的风险管理预案的制定,强化药物配伍软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药物的主要功能以及禁忌事项等进行分门别类的细化,强化药物发放人员的风险意识,落实风险管理预案。④强化护理风险管理的落实与监督工作。构建完善的监督体制,对风险管理预案的落实、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等事项进行考核监督,监督护理人员对本职工作的执行情况,如完整的临床记录、积极的服务态度等,构建层层监督的机制,医生监督护士、护士监督护理人员,从而规避因监督环节不严或者信息沟通不对称造成风险的发生。⑤积极引入PDCA机制。借助PDCA机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强化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风险管理预案的执行以及事后的监督反馈工作,对内科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不断的继续改进,力争降低内科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就医安全性和满意度。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①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率。②对两组患者的就医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就医满意度按照我院制定的就医满意度调查表的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就医满意度调查表共设置三个指标: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其中就医满意度=非常满意度+满意度,赋予三个指标1-4分不等的分值,对所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总分不小于80分,视为非常满意,总分在60-79分之间,视为满意,低于60分视为不满意。将最终的调查结果统计分析,验证其效度的合理性、信度的可靠性。③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按照风险管理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考核标准,对每个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护理服务质量评价,具体考核内容包括:危重患者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文书质量、护理安全、患者的满意度、风险管理知识等,根据科室的不同,考核内容有所侧重,突出重点。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临床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并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并以比率表示。两组统计结果具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根据上述评价指标和判定标准,对我院内科实施风险管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率以及满意度三个方面的具体结果见下表。通过表1,不难发现观察组在实施风险管理之后其风险时间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投诉率同样下降明显,而就医满意度则有显著的提升。相比于对照组在三个指标的变化,观察组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与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护理服务质量的统计分析结果,我们发现,实施风险管理之后,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危重患者护理、护理安全、护理文书质量、患者满意度以及相关理论知识等指标上的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得分具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内科作为医院的重要部门,不可推卸的需要强化其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而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安全因素,这些因素不仅影响到护理质量,同时对患者的安全就医带来潜在的危险 [4]。针对内科护理风险的不确定性、高水平性以及后果极其严重性等特点,在内科开展风险管理工作非常具有意义。内科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就是将护理过程中的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基本工作和环节进行有机的整合,纳入风险管理的范畴,通过制定风险识别机制、风险评估和风险处理机制,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预案与风险监督机制,将内科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风险降至最低。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在内科护理过程中,将一般性常规护理与风险管理相结合,对于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降低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投诉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同时通过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患者的就医满意度,帮助护理人员更好的处理和应对内科护理中出现的疾病种类繁多、患者病情不稳定等特殊情况 [5]。而护理人员在风险管理机制下,其对护理安全、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护理理论知识等方面的知识更加扎实,对护理文书的书写和保管更加的科学,通过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患者的就医满意度得到显著的提高,医患纠纷明显下降。为此,在现代内科护理中,应积极推广应用风险管理,发挥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价值。

内科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价值评价

论文搜索
关键字:价值 护理 应用 风险 管理 评价
最新临床医学论文
大学附属医院组织使命内涵研究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疗效探析
浅谈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进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诊治
1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分析
浅论护士分层管理结合目标管理模式在耳鼻喉
小针刀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197例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不同药物治疗临
浅析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效果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
热门临床医学论文
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体会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表现及分析
全肺切除术后护理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的辨治体会
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及治疗
围麻醉期哮喘、支气管痉挛
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效果
当前乳腺癌诊治中的病理学新发展
如何作好新形势下临床医学教育工作
浅谈麻醉教学中重视麻醉安全教育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