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运用课文插图资源 点亮小学语文课堂论文

运用课文插图资源 点亮小学语文课堂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11-17

运用课文插图资源 点亮小学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369-01

  《语文课程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笔者通过观察,学生对课文中插图的关注绝不会少于对文本的关注。而且,更多的学生会主动的注意到课文对应的插图,甚至会在插图中按照自己的方法和理解进行涂鸦。相对于文本的学习,学生就显得比较被动,更多的学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的。因此,充分利用好课文的插图,能够投学生所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为语文教学平添一道美丽的风景。

  一、展示插图,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能够主动的进行语文学习,让学生对语文感兴趣是最好的道路。一堂语文课只有短短的45分钟,让学生兴趣盎然的紧跟老师进行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更多的老师在课堂导入阶段煞费苦心,故事、儿歌、游戏等各种激趣的手段层出不穷,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有些课文我们却很难找到有效的切入点,其他的导入方法可能不合适或者重复的使用极易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这时,插图就是可以充分利用的导入资源。插图可能学生事先就比较熟悉,无形中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插图与学习的课文内容紧密结合,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有学习的兴趣而不感觉到生疏和困难。

  例如,在《少年闰土》这篇可课文的教学中,文章中有一副闰土在西瓜地里的插图。教师让学生看插图,并提问:“想想这个图中的少年是谁?仔细观察这个少年,你能够从他的动作和表情看出这个少年有什么特色?能不能借助这幅图简单的解释一下,鲁迅为什么要写这位小人物?文章中哪些段落是写有关这幅图上的事情,文章中除了这件事情之外还写了闰土的几件事情?读读课文,把他们找出来。”这样,通过课文的插图,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产生好奇心,同时将整个文本的内容有效的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以此为导引,积极的进行其他内容的探索,从而将整个课堂完全调动起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欣赏插图,使情境更形象化

  在课堂中创设有效的情境,让学生能够融入其中,身临其境感受课文中所展现的美妙境界,深化了解文本的中心。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课文的体裁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需要加以区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时制宜,因文章的不同创设不同的情境。而课文的插图是与课文完全匹配的,利用起来势必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例如,在《唯一的听众》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给同学展示课文中那个老人的插图:清晨,一位老人在树林的椅子上安详的坐着,她正静静的享受这清晨带给她的美好,清新的空气,鸟儿的歌唱,舒适的阳光,多美啊!真是美好的一天。但是恰恰这时,一阵似锯床腿一样难听的小提琴声打破这一切的美好,破坏了这难得的美。并提问:“同学们,你们想想,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你猜猜这位老人会怎么做?看看这幅图,通过这位老人的表情你能猜出什么?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找答案吧。”通过对插图的讨论,同时和学生一起感受这幅图背后所体现出来的美好和宁静,让学生在这美好的情境中体验,享受。又问:“当这种美好的情境被打扰,同学们体验到了失落,但是却不知道图中的那位老人究竟会做出什么反应呢,会不会和我们一样呢?”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迫切的想知道那位老人的反应,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从课文的学习中化解自己的疑问,加深课文的理解。

  三、品读插图,让课文更加丰满

  课文中的插图都是根据课文内容而配上去的,不仅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反应,同时由于图片相对于文字而言,更具想象力,还是课文内容极好的延伸。因此,细细的品味课文内容,感觉意在言内,却用意犹未尽,以此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细细的进行咀嚼,加深课文的理解。

  例如,《最后的战象》这篇课文的插图:一头全副武装的大象在村民的簇拥下,缓缓的离开村庄。这幅图极其感人。在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积极的认真的进行品读:大象满身戎装,脖子上系着白色的布条,腿缠黑布是什么原因?大象要离开喂养他的村民,离开生活的村庄是为了什么?大象眼角为什么含着泪珠,村民为何要如此盛情的让大象离开?既然大家舍不得大象走却为什么村民还要送它走?……从大象的眼神中读出大象的心理世界,同时通过村民的动作和行为感受村民复杂难舍的心理状态。这样一幅看似简单的插图,其实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丝毫不比文字逊色,使课文显得更加的充实。再如,一首古诗――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自有其艺术魅力,短短的十几个字就能勾勒出一幅极具美感的画面,这相对加大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在这篇古诗的插图中,阴雨蒙蒙,花团锦簇,一幅美丽的三月美景,而李白却孤独的站在江边,根本无心欣赏这些美景,两眼只是痴痴的望着逐渐远去的白帆。在教这首古诗时,可以让学生看看插图,并提问:“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什么样的景色?你感觉怎么样?看完美景之后,我们再来看李白,你觉得他怎么样?他的表情向你透露出了什么?”美景只是短暂的让作者感到欢愉,对孟浩然的不舍却充斥着整个心灵,再也没有心情欣赏这迷人的景色了。与之相对应的插图,是对这个内容的一种扩展,让学生更加的接近作者的心灵,进行灵魂的对话,与作者产生共鸣。所以,插图虽然没有文字的直接,但是却能“无声胜有声”,适当的加以利用,让课文更加丰满,能够激活课堂。

  总之,插图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是对课文内容的有效延伸,让文本更加的“丰满”,也能有效的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插图在教学中的运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运用课文插图资源 点亮小学语文课堂

论文搜索
关键字:课文 插图 课堂 语文 小学 资源
最新基础教育论文
试论辅导员加强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策
探究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财政投入新模式
浅析人工智能背景下幼儿园国学教育
基于家校共育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策略
浅析信息时代家校共育新模式
小学高年段学生家校共育的思考与建议
家校共育在小学德育中的新思路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的基本形式
热门基础教育论文
论学校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功能
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语文与生活双赢
新课程背景下的农村中小学教育
小学数学课改论文
班主任工作点滴谈
关于小学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
论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及其基础
培养学生情商,树立健全人格
生活中的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