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社会公益组织需要的优秀人才论文

社会公益组织需要的优秀人才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3-27

社会公益组织需要的优秀人才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要思想体现在社会建设方面,即是指“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而在创新社会治理方面,社会公益组织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公益组织是除了政府组织、企业组织之外的以社会公益为目标,具有独立性、公益性、多样性、草根性等特征的社会组织。2010年,全国44.6万个社会公益组织共有各类就业人员618.2万人,与2009年相比同比增长13.5%,社会公益组织取得了较大发展。然而,目前我国社会公益组织却普遍存在人力资源短缺、人才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低等问题。在创新和转型的大趋势下,如何培养一批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公益组织人才队伍,已然成为政府、社会和社会公益组织共同关注的焦点。

  那么,社会公益组织到底需要具有哪些素质的人才呢?

  一、有快乐的心态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实,和一般人相比,那些具有积极观念的人具有更佳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能更轻松地面对压力、逆境和损失。而快乐主义认为,无所不包的人类行为皆在一定的精神快乐需要支配下而产生,皆为实现自我的一定的快乐满足而展开的结果。

  将快乐作为从事公益的初衷与动力,自发自觉的从事社会公益组织活动的人,不但能够满足个人精神快乐的需要,还能使其自身全身心投入工作,促进组织高质且快速的发展。那么,快乐从哪里来呢?

  从给予中来。心理学前沿有一种公益心理疗法,该种方法主要治疗过度关注自我或有强迫症的患者,通过安排这些患者参加公益活动,给予他人力所能及的帮助来转移和减轻患者心理的痛苦。这种治疗方法,通过给予来治愈患者,足见给予给人带来快乐的作用。

  从学习中来。对一般人来说,学习新知识技能,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是令人愉悦的。而对于有心理问题的人来说,学习活动能够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外界,使得原来由于过得关注自己的症状得以改善,进而缓解患者的焦虑,产生愉快的感觉。

  从交流中来。通过真诚交流,与他人建立起联系,相互支持,一方面有利于各自发泄不良的情绪,另一方面则有利于双方觉得被理解接受,从而感受到快乐。

  二、有人性化的理念

  社会公益组织的主要任务是为了帮助他人、缓解社会矛盾。而要达到这些目标,就一定要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了解人的各种需求,进而在人与人的互动中完成。要了解人的各种需要,其实体现的就是人性化。拥有人性化的理念,社会公益组织的工作人员就会时刻关注人的需要,在服务态度、服务方式及服务质量等方面上,尽最大努力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

  在服务态度上,工作人员会持有平等的态度,会注意听取被服务者的意见,从而有机会真正的了解被服务者的需求,同时发现自身工作的缺点,自觉改进工作。在服务方式上,工作人员会根据被服务者的要求进行调整,如采用电话咨询或在机构接待或上门服务。这些方式都会根据被服务者的要求进行安排。在服务质量上,工作人员会做得细致入微,注意一言一行,关注服务的每一个细节,进而让被服务者感觉到温暖,感受到被尊重。

  这人性化的理念,不单指导着社会公益组织的工作人员向服务他人,同时还面向组织内部指导管理工作人员。组织自身的人性化管理,会指导其采用温暖而有效的方法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如进行岗位轮换和倡导内升制。同时,组织内部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起工作人员之间良好的沟通渠道,尊重每一个工作人员,确保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利益。

  只有组织内外都坚持人性化的理念,既满足被服务对象的需要也满足组织内工作人员的需要,只有这样组织才能可持续发展。台湾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古允文老师说,创新来自于深入内心。这句话很好的映证了人性化这一理念――当组织真正发现人内心所需要的,她才能依据这些需要创新设计,做到人性化服务和管理,进而更有效的解决社会问题。

  三、熟练掌握本土工作方法,同时借鉴吸纳国外经验

  熟练掌握工作方法,熟知各种工作情境下应对问题的方法策略,服务才有可能到位。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工作方法,除了要实战,反复操作,别无他路。这需要工作人员有强的耐心和长时间的踏实工作来不断磨练服务技能。

  在本土工作方法上,想要达到更高的水准,工作人员还需学会借鉴国外的经验,然后将其本土化,达到“他山之石以攻玉“的效果。但每个国家的国情都不一样,所以在学习国外经验时,工作人员要学会深入当地的实际情况,掌握各个因素间的关系。以德国为例,由于其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较长,有较完善的社会制度及相应的政策,所有社会组织人才职业培训可以通过网络渠道进行。同时,德国拥有由伞状组织支撑的自上而下、层次清晰的体系构架,所以德国能够为会员提供形式多样的再教育资源和培训。显而易见,德国的这些情况与中国当下的状况很不符合。

  而要想将国外的经验进行本土化,那就对工作人员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人员要懂得将国内外的条件进行深入比较,分析其中的异同,找出适合国内的经验。然后将适合的经验运用到实践中进行检验。最终经过多次的检验成功后,这些国外经验才算是真正做到了本土化。

  要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公益组织人才,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而要成为优秀的社会公益组织人才,他同时需要有快乐的心态使自己不断前进,需要有人性化的理念来指导工作,需要熟练掌握本土的工作方法的同时借鉴国外的经验,成为基础扎实且与国际接轨的真正人才。

社会公益组织需要的优秀人才

论文搜索
关键字:公益组织 公益 优秀 社会 人才
最新社会其它论文
大学生对余额宝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浅议幼儿教学引入游戏化课程对幼儿社会性交
回归与延展
校园网贷乱象治理的探索
过度劳动理论与实践
中国老年人临终生活质量研究
社交媒体用户人际互动与社会资本提升路径研
社会热点事件在“两微”平台的传播机制研究
试论《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社会背景
运用体育心理学提高女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热门社会其它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建立绿色化学
网络信任危机:电子商务的伦理陷阱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论自私(上)
“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