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浅探论文

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浅探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7-19

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浅探

  一、网络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挑战和契机

  (一)网民在对信息选择时更具有随机性。网络的信息数量之大、内容之广泛、层次之复杂都是前所未有的。在这些网络信息中,不乏一些真实而有价值的信息,但一些虚假、低级、庸俗甚至色情、暴力、封建迷信的信息也在网络上得以流传,极大地扰乱了人们的视线。人们在浏览信息时大抵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别人的推荐或者是一种从众心理来选择所需要的信息的。同时,他们在选择信息时很少也很难对网络上信息的质量及真伪进行甄别。

  (二)网络打破了传统的地域性合群。互联网络使得人们的生活舞台在时间和空间上均被急剧压缩,人们有机会突破任何地理的限制进行交往。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里,人们的合群机制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心理上的趋同性,即人们在网络中按照性格、爱好、心理素质等因素划分为一系列的生活群体。这种心理趋向的群体没有地域性的群体表现得那么稳定,具有极强的流动性。这种流动性使网络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短期的、暂时的。

  (三)网络使信息的屏蔽消失。在网络信息出现之后,网络信息已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突破这种权威的限制。时间上的快捷性和空间上的广泛性可以使得屏蔽作用无法迅速地在第一时间里作出反应,对信息进行过滤和控制。因此,信息的这种屏蔽作用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二、网络的社会本质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人仍是网络社会的主宰。人用自己的睿智缔造出来网络的神话,使并没有血肉的电子元件所组成的世界空前活跃起来。由电子元件构成的网络的物质结构是网络社会的骨骼,它是网络存在的物质基础;在网络中不断传递着的信息流则好像流淌在网络社会中的血液,它的不断产生、传递和消亡为网络社会运作提供了动力和活力;而通过网络中的各节点和终端来使用网络的人犹如网络社会中的神经中枢,是网络社会的真正的支配力量,网络运行的每一个环节无不是依照人的意志而运行的。

  (二)网络社会依然展现出人的社会本质。网络社会仍旧是人与人构筑起来的集合,同现实社会一样,人在网络社会中的交往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当一个人在虚拟空间里生存的时候可以虚拟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但作为人同社会中其他人区别开来的个性却是在网络空间中无法虚拟的。无论是在现实社会还是在虚拟社会,每个人的个性化特征总会在与社会其他成员的交往中体现出来,这种人的社会属性,即使是在虚拟出来的网络社会中,也是无法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因此,在虚幻化的网络社会背后,却隐藏着每个人真实的自我。人的这种社会属性的存在使人在虚拟与现实之间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一致。

  (三)网络社会没有超出政治性。由于网络的建立没有物质空间上的限制,于是有人会误解网络社会是一种超国家的、超民族的概念,号召不论何种意识形态、何种民族、何种阶级都在网络上享有平等的权利,冀望于建立一种以网络为物质载体的全球共同的网络社会价值理念,并提出“网络无国家”、“网络无阶级”的口号。但是,由于人们在现实社会中形成的,与自己的经济基础相关的社会性在网络上得到了延续,人的政治性并没有在网络社会中被抹杀,而是进一步的加强。而且在网络空间里的意识形态的斗争也日趋明显,如我国同“法轮功”网站的斗争便是其中一例。

  三、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系

  (一)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特色,依此建立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体系,用以在新的环境中继续宣扬共产主义的价值观念。将网络技术用诸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相结合的潜力是巨大的。建立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灵活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体系形式多样化,不拘泥于陈规,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影响和教育广大教育对象。二是针对性。能够迅速地反映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分析受教育者的思想变化,针对受教育者的实际症结,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开放性。各个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体系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间不断地进行着信息的交流和互动,并在不断地交流中总结经验。

  (二)培养和造就一批既具有扎实的网络技术知识功底,又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我国现在一方面大批的网络技术人才虽然具有建立、维护、调节巨大的复杂的网络系统的技术能力.但是在政治素质上却不足以在网络上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进行有力的引导;另一方面,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又极度缺乏计算机网络知识,使之无法在纷纭复杂的技术网络面前展现自己的才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要求抓紧培养这样一批既具有良好的网络知识,又有能力对人们思想进行引导的高新人才,他们将会是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管理中一方面维护着网络的正常秩序和系统的常规运作,另一方面又肩负着引导和教育广大网络用户的使命。

  (三)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建设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经验和成果相结合。由于虚拟与现实在本质上存在某种一致,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实际经验和成果在网络上完全可以得到应用。这些经验和成果有助于尽快建立起一个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体系,同时也使得这些经验与成果在理论与实践上得到新的充实和发展。如现实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疏导”原则,它要求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并在此基础上,将人们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如在网络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上论坛这一形式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疏导”原则,在论坛中针对一些社会焦点问题展开讨论,在众多网民畅所欲言之后,由思想政治教育者以版主的身份加以总结和引导.从而起到“疏导”的效果。

  网络化,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网络技术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代的脉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思想政治教育借助于网络化使其在方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势必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展现出勃勃生机。

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浅探

论文搜索
关键字:网络时代 思想政治 思想 政治 时代 建设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