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互联网+教育”对微学习资源建设的启示论文

“互联网+教育”对微学习资源建设的启示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12-23

“互联网+教育”对微学习资源建设的启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19-0075-03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段论述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他提出“为切实把教育事业办好,我们要保证投入,花好每一分钱,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要明确的是,将“互联网+”计划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意味着“互联网+”开始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而教育则被普遍认为是未来互联网行业最受关注的领域。与此同时,便携式个人学习工作和无线移动通讯技术也在逐渐走近教育领域,并推动学习者学习方式的悄然改变,其中,微学习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受到广泛关注,成为一种现代学习的新常态。因此,把握“互联网+教育”这个我国传统教育变革的新契机,进行微学习的资源建设势在必行。

  一、“互联网+教育”

  (一)什么是“互联网+”

  早在2013年,腾讯CEO马化腾便最早提出“互联网+”这个理念,他提到“互联网加一个传统行业,意味着什么呢?其实是代表了一种能力,或者是一种外在资源和环境,对这个行业的一种提升。”之后,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在两会上再次提出了“互联网+”的建议,他解释说,“互联网+”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将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联结起来,从而在新的领域创造出一种新的生态。

  随后,关于“互联网+”的讨论愈演愈烈。中国互联网的筹建者、前国务院信息办常务副主任陆首群总结道,“互联网+”不仅意味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演进的新形态、也意味着面向知识社会创新2.0逐步形成演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机遇,推动开放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中国经济走上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1]。

  通俗来说,“互联网+”即“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互联网+”后面“+”代表的是互相连接,是把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各行各业连接起来。这里的“+”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叠加融合,而是两者相加大于原本的两个个体,是一种创新,这个创新起到催化剂作用,这个创新使“+”更具意义与价值。

  (二)什么是“互联网+教育”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互联网+”是联系我国当下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的教育问题进行展开的,这意味着“互联网+”计划中最受关注的领域便是教育领域。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再加上“免费使用”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犹如一场海啸,席卷整个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改革的浪潮。“互联网+教育”模式下的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等技术不仅革新了教育,并且对原有的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人才培养也是一次深层次的影响[2]。

  “互联网+教育”的本质是师生借助网络技术的支持,在分离状态下实行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使能够有效实施教学与学习活动。它的形式多种多样,像MOOC、智慧教育和翻转课堂等模式都是其中的一部分。

  在“互联网+”的盛行之势下,教育凭借信息化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力量节节攀升,实现了教育的“四化”,即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互联网+教育”使我国教育事业推陈出新、大放异彩。

  二、微学习资源

  (一)微学习内涵及特点

  微学习的概念由学习研究专家Lindner首次提出,他认为微学习是新媒介生态系统中基于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主要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理解:第一,微学习是在数字化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的基础上对学习的重新规划;第二,微学习提出松散和分布式知识、即时知识、关联知识等概念,对现有教学理念提出严峻挑战;第三,要用实验方法来看待、分析、设计和开发具体的微学习应用程序和学习内容[3]。国内关于微学习的概念尚未统一,祝智庭教授结合微学习自身的特点,强调微学习内容组块中包含了学习的内涵和品格,微学习在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交互界面的简洁性和低技术门槛,充分考虑到学习者微学习时的非连续注意状态,遵循微学习的流程,激发学习者随即参与的性质等原则[4]。百度百科中认为微学习是碎片化的学习,不受时空和内容的限制,随时随地,想学就学。

  通过总结国内学者李艺、顾小清等人的观点,张振虹教授等人将微学习的特点概括为受众全民化、终身化、时空泛在化、内容片段化、过程个性化、体验轻松化和环境生态化。微学习的以上特点使得非正式学习及终身学习成为可能。

  (二)微学习资源内涵及分类

  微学习的主体是微内容和微媒体。微内容是在微媒体的载体之上构成的微学习资源,微媒体是可以传送微内容的一切载体,如微博、微信等。根据学习资源的内涵,微学习资源可以界定为在微型学习的过程中,能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支持学习的人、财、物、信息等,具有微、小、短时性等独特的特征[5]。

  微学习资源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这些都是传统的学习资源类型,不同的是它们是“微”型的。

  (1)文字:微学习资源中的文字字数上限为600个字符,与冗长的学术报告和140个字符的微博相比,它可以将一个微现象简单明了的表述出来,具有短小、精炼、易懂的特点,可以减轻学习者的学习压力。

  (2)图像:图像资源形象、直观,与其他资源相比更加有说服力。微学习资源图像素材的格式包含jpg、jpeg、bmp、png、jif 等,大小一般不超过2MB,体现了资源微型化的思想理念。   (3)音频: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具有较强的情境性,音频素材的格式包括mp3、wma、wav等,大小不超过5MB,长度不超过60s,它方便了学习者之间的实时互动交流。

  (4)视频:视频是最直观的微学习资源。常规的微视频格式有rmvb、avi、mp4、wmv等,大小控制在20MB以内,短小的微视频在讲解一个小知识点时可能会产生比常规的大视频更大的冲击力。

  三、从“互联网+教育”看微学习资源建设

  (一)“互联网+教育”对微学习的影响

  结合传统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互联网+教育”从教学方法、教学对象、教学时间和教育资源四个方面提出改革与创新。

  1.“互联网+教育”使微学习方法更加灵活

  “互联网+教育”可以使用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来设计和呈现微学习教学内容,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另外,学生可以通过QQ、论坛、微博和E-mail等多种形式来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

  2.“互联网+教育”的微学习对象范围广泛

  “互联网+教育”中的一些课程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选择范围和自主权力,他们可以依照个人不同的兴趣、学习基础和学习方法来学习,从而避免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两极分化,使学生的微学习更具有灵活性和高效性。

  3.“互联网+教育”使微学习时间得以延续

  在“互联网+”网络环境的支持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微学习,不必像在传统的课堂里,需要受到固定的时间、教室和课程安排的限制。

  4.“互联网+教育”实现微学习资源共享

  互联网上有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不同地区的微信息资源,学生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地自由学习、使用这些微学习资源。尤其是一些经济不发达和较偏远地区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接触到他们平时接触不到的教育资源,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二)完善微学习资源建设机制,保障资源管理有效性

  历经发展,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拥有庞大的资源库、种类繁多的资源,对这些数字化教育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建设与整理是提高资源应用效益,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结合“互联网+教育”对微学习资源建设的实施即是基于这种需要而提出的,它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知识传递”过程渗透在微学习资源之中,学生可以借助于自己获取或者教师设计制作的开放课程资源自主完成知识的建构。

  微学习资源建设的具体流程为:首先确定学习主题和学习者特征分析,然后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素材,在具体的微学习资源的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为学习者提供内容完整且方便使用的微学习资源(如图1)。

  

  图1 微学习资源建设流程

  在此过程中,结合“互联网+教育”的启示,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的地方,以期能够完善微学习资源建设,保障微学习资源管理的有效性。

  1.微学习资源建设要注重分层细化

  结合“互联网+教育”提出的微学习资源的建设应该将微学习资源细化为相对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知识点。这样做一方面能够促使学习者充分利用业余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还能有效提高学习者进行微学习的学习效率。

  2.微学习资源建设要考虑交互需求

  结合“互联网+教育”提出的微学习资源的建设应该设置容易操作的交互模块。学习互动是微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微学习资源建设中加入交互的模块,可以使学习者本人更快速及时地获取资源。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面对资源的单向交流,大多是靠学习者自己经验的积累来理解和获取新知识,无法对新产生的疑惑和问题进行解决,而能够与资源或提供者实现直接有效互动,就可以彻底或全面地使问题得到解决[6]。当然,建设过程中交互安排是否合理,能否起到预期的效果仍然有待考量。

  3.微学习资源建设要注重实用可行

  结合“互联网+教育”提出的微学习资源的建设应该符合互联网规则,做到切实可行可利用。微学习资源建设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实现微学习资源的可以在不同移动设备之间无缝兼容,同时,对学习者的需求能给予迅速而准确的反馈,最大化减少资源消耗,能有效提高微学习资源的利用率,最终实现资源管理的有效性。

  4.微学习资源建设要强调系统整合

  结合“互联网+教育”提出的微学习资源的建设应该具备一套完整系统的知识理论体系,不能够东西胡乱一把抓,这也是我们在微学习资源建设中需要把握的关键。微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虽然所占比重较小,但是它对知识的累积却起到至关重要的基石作用,我们决不能因为其短小、互为独立而忽略了其对学科整体知识体系的考量。以某一具体学科为例,微学习资源的建设是依据该学科的教学目标将庞大的知识脉络体系划分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个体,但这些个体之间是相互连接的,它们又共同组成和支持着整个学科教学体系。

  四、结束语

  “互联网+教育”是时下热门的研究热点之一,并且,伴随新媒体的层出不穷,致使微学习也逐渐登上了技术教育的大舞台。但这种资源建设以及优质的微学习资源之间的匹配很难把握,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微学习资源建设仍然还处于模式探索和尝试的阶段。我们需要利用新型媒体开发优质微资源,让互联网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使得微学习资源建设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为实现优质学习资源管理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互联网+教育”对微学习资源建设的启示

论文搜索
关键字:学习资源 启示 互联网 互联 建设 学习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