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公共管理论文 >> 图书馆管理论文 >> 高校图书馆开放资源生态化建设研究论文

高校图书馆开放资源生态化建设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1-19

高校图书馆开放资源生态化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 G25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16011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Open Access Source

  Abstract Ope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sharing is gradually becoming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ibrary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s. the article based on the ecology , the concept of open source, the classification was analyzed, and the ecology of the laws and principles and ec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University Library open access source were analyzed. On this basis, build a sharing open access source ecosystem, explained the role of open source sharing of the elements of the ecosystem and the gradual evolution of open source.

  Key words open access source; resource construction; sharing; ecological systems

  近年来,开放资源随着开放获取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已影响着图书馆馆藏结构的变化,逐渐成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要部分。在开放环境中研究图书馆如何构建生态化的开放资源体系,优化馆藏结构、提升用户服务成为资源建设的重要课题。资源建设的理想状态就是实现生态化的共建共享,因此本文的资源建设也指资源的共建共享。

  1 开放资源的概念及分类

  开放资源相较于开放存取期刊等概念来说是一个陌生名词,对其概念、分类、评价等研究是开放资源内涵研究的一大主要领域,在概念研究方面,尽管目前业界主要以澳大利亚中央昆士兰大学图书馆、PLOS 出版社等所普遍接受的布达佩斯开放获取先导计划[1]中对开放资源的定义为准,但也有部分学者[2-3]根据“开放资源”的英文称谓(如open access resources open resources等)对“开放资源”进行定义。如知名OA学者P.Suber[4]从开放资源本身并不免费、对内容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审查制度、对学位论文等内容无需限制等几方面进行定义。国内研究者中,黄金霞[5]对于开放资源的定义为:在线免费访问、不受很多版权和许可限定的学术文献和信息资源。该定义标准包括:(1)载体:数字化;(2)访问方式:通过公共网络访问,永久免费;(3)版权和许可限定:不受很多版权或许可限定,资源拥有者可通过一定的知识共享协议控制内容的完整性、署名权、非商业使用或演绎等;(4)使用方式:允许阅读、下载、复制、发布、打印、检索、超链接到文章全文,并为之建立索引,作为软件的输入数据,或者没有经济、法律或者技术方面的障碍的使用它们。

  学界对开放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开放存取期刊、开放存储仓储以及机构知识库等方面。开放资源类型丰富、涉及学科广泛,黄金霞从信息内容及来源划分了开放资源的分类(见表1)。

  2 开放资源生态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及内涵

  2.1 协同论理论

  1971年,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哈肯(HaKen)[6]提出了协同论。协同论以现代科学的最新成果――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等为基础,采用统计学和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描述了各种系统和现象中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共同规律。其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存在着相互影响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如不同单位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部门间关系的协调,企业间相互竞争的作用,以及系统中的相互干扰和制约等[7]。协同论为开放资源建设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协同论方法,可用来寻找影像系统变化的控制因素,发挥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例如,在开放资源建设系统内,不同组织(高校图书馆、企业、政府)拥有自己的资源,应用协同论方法,搭建开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将这些“分散式”资源集聚起来,通过配合协作和互动交流,改善这些组织原有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实现资源系统的整体优化。与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协同建设不同,开放资源的协同共建需要更加开放的理念、更高的技术手段和更高效的协同管理。其协同目的在于实现开放资源最大程度共享,这也是高校图书馆之间协同关系展开的出发点。

  2.2 生态学理论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学的思想、原理和方法被广泛应用到人类生态学、社会生态学、文化生态学等领域[8]。生态图书馆是基于生态理念、研究图书馆生态现象以及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生态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其强调如何运用生态学原理对现有图书馆学理论进行改造而建立生态图书馆[9]。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是对各个生态系统主要规律的认识和科学概括,是我们研究开放资源共建共享系统的一个重要方法论工具。图书馆开放资源共建共享系统遵循以下生态学的基本原理:(1)限制因子定律。当生态因子(一个或相关的几个)接近或者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扩散或分布时,这些因子就成为限制因子[10]。在开放资源建设生态系统中,限制因子同样存在,不仅包括环境、社会、规范等因子,还有资金投入、资源建设能力、建设意愿等生态因子。如经济条件、相关政策等直接影响开放资源建设的生态化发展,管理者的观念、态度直接影响到资源建设和共享的结果。因此,在开放资源建设中,要善于发现限制因子,分析和解决限制因子,变限制因子为非限制因子,使资源共建共享能持续发展下去;(2)耐受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和质量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都会影响该种生物的生存和分布[11]。在开放资源建设中,资源建设目标能否实现、资源内容遴选的难易程度、资源的质量和数量等因素都会影响其建设的成效;(3)花盆效应。花盆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态环境,空间上有局限性,一旦失去人为控制,在花盆内的个体或群体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开放资源建设系统应该是开放和社会需求互动的系统,其建设符合用户、社会甚至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与外界系统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流,不断删除、增加、演化、生产出社会所需的开放资源;(4)生态位效应。它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功能。每个物种在整个生物群落中都处于不同地位,形成群落中各种不同物种之间的互补与竞争关系,并带来了资源分享问题[12]。一方面,开放资源建设系统与社会其他生态共存;另一方面,开放资源建设系统内部不同部分之间也会彼此排斥,如技术开发商之间在资源建设中的竞争与合作。   2.3 开放资源生态化建设内涵

  生态化是具体描述系统由非平衡态向平衡态方向运动的演化进程及其特点[13]。简单来说,就是事物或现象通过内部要素的调适与外部环境的变迁,其系统之间、系统与要素之间、要素之间、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方式发生改变,即实现其生态调适的过程,从而具备动态平衡、协调共振以及互动关联的特性,实现系统的有机整合与生态协调。图书馆生态化是一种新的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观、一种新的文化价值观、一种开放的运行体制[14]。对开放资源建设系统来说,不同高校图书馆之间相互配合,协调行动,并运用规范、协调手段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以相互利用资源为图书馆自身服务。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开放资源共建共享实质上是物质、能量和信息三要素的共同占有和分配,是三者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共同作用体。

  3 开放资源建设生态系统构建

  运用生态学方法对开放资源建设系统进行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开放资源建设生态系统与其生态环境之间复杂的动态关系,解释开放资源建设发展的规律和生态机制,开放资源建设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的行为为主导,以社会经济条件、思想观念、政策环境为依托,以开放资源的流动为命脉的复合生态系统。开放资源生态建设强调图书馆与用户共同参与协调组织建设,达到垂直共建的目的。各高校图书馆都拥有自己的特色资源和核心资源,通过共建共享实现资源的水平交流和共享(见图1)。根据生态系统要素入手,开放资源建设生态系统主要由生态环境和资源主体(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两部分组成,强调资源主体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系统性。

  3.1 生态环境

  开放资源建设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是指该系统中的资源主体进行资源设计、组织揭示、共享利用等活动所依赖的种种环境,主要表现在社会因素与物理因素。开放资源与生态环境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环境的变化也将会对资源建设产生影响,并制约着系统内部结构的变化。生态环境主要包括:(1)宏观环境。主要指社会制度、政策层面,包括资源建设与管理、资源建设力量的培养、资源建设标准等规章制度;(2)微观环境。主要指信息基础设施和物质空间载体;如相关的网络设备和阅览室等的空间场所;(3)内部环境。主要指用户利用资源所要提供的服务支持环境,包括资源共享平台、特色开放资源库等,另外还有用户利用资源时相互交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包括对资源的应用态度、观念以及分享等具有特定功能的文化。

  3.2 资源主体

  资源主体是开放资源建设生态系统中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主要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个成分。(1)生产者是指开放资源提供方。来自个人用户提供的资源分享或高校、科研院所、政府企业等产生的开放资源。一些生产者还提供资源的技术条件、功能和服务。生产者根据分解者提供的资源规划通过独立开发或联合开发等形式开发资源;(2)消费者是指开放资源的使用方,包括高校师生、企业研发及政府科研人员、其他用户群体等。他们基于对开放资源的需求及自身提高的需要,不仅可以应用开放资源促进个人发展,同时也是蕴含更强生命力的创作者。消费者在使用资源的过程中,通过学习、评论、编辑资源,促使了生产性资源的产生和进化;(3)分解者是指开放资源的组织管理方,包括政府、教育部门、图书馆(本文主要指高校图书馆)等,起到调节功能。通过分析资源消费者的资源需求,统筹开放资源建设规划,将消费者的需求信号传递给生产者,有计划、有目的地协调资源生产者提供高质量的开放资源。分解者提供资金支持,在消费者需求的刺激下,有活力地进行资源建设。搭建开放资源运行平台,进一步充实开放资源库,促进资源均衡发展。分解者还通过一些激励手段或措施,激励消费者使用资源。可以说,分解者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桥梁”。

  3.3 开放资源生态化系统

  开放资源生态系统实质上就是开放资源应用服务生态层,该系统主要包括开放资源的挖掘、组织与揭示、发布与应用、共享等模块,在开放环境中,该系统随着开放资源的积累、挖掘、不断更新、动态流动,最终形成一个开放资源动态规模库。如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正在全面开展对各类型开放资源的建设,并在“综合科技资源集成登记系统”“重要会议开放资源采集与服务系统”“能源行业开放社会经济信息集成揭示与服务系统”“开放课件集成服务系统”“开放获取期刊集成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该中心资源建设部开放资源建设团队又进行了开放资源利用的理论和实践规范的研究,包括开放资源的评价方法、利用模式、技术规范等调研和分析,建立了项目成果发布网站,开通了开放获取资源博客,以期为用户提供从开放资源发现到资源再利用的有效服务,为图书馆同行在选择开放资源和利用开放资源以充实服务时提供参考。

  3.4 开放资源的渐进演化

  “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推动着开放资源建设生态系统的演进。开放资源在时间、空间和交互三个维度进行演化。(1)在时间维度上,从生态渐进演化理论来看,开放资源包含创建平台、挖掘资源、组织与揭示资源、发布与服务、资源再造更新等,所有资源都具有生命周期,经历自身演化过程,进行版本升级,即从1.0升级到n.0,体现资源的多样性和优胜劣汰过程,确保资源的高质量,以满足用户的需求;(2)在空间维度上,体现开放资源的结构分布情况,资源分布到相关节点,通过节点上资源的汇聚,生成资源库,供消费者查找、使用、反馈、修订;(3)在交互维度上,表现学习者与开放资源之间以及学习者之间的交互,促使开放资源的开放与变化,导致开放资源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在Web2.0环境下,开放资源得到“共享、重组、再造”。通过生命周期更替、在时空中不断的交互演化、版本不断升级更新等方式来体现开放资源的生态性和多样性(见图2)。

  3.5 开放资源建设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物质循环

  根据生态学原理,开放资源建设生态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制约、作用,任何要素的变化必然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动。开放资源建设生态系统与其内部、外部系统不断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在这不断的输入与输出过程中,形成一个结构合理、良性互动、开放多元的动态系统。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在这一活动中各自也发挥着特定的作用,彼此沟通、交流、协作。如生产者按照资源规划开发挖掘资源、通过一定的手段供给分解者,分解者通过一定的方式,满足消费者的资源需求,完成开放资源的遴选、组织与揭示、有效应用的过程。消费者对资源进一步评价并反馈给分解者,分解者再将其评价提供给生产者,以供生产者有针对性的完善资源。如此循环,促进开放资源的优化升级,保证开放资源建设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开放资源建设和共享已成为当前图书馆关注的热点问题,开放资源生态化系统也是生态图书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遵循生态学的基本规律和原理,生态观能够为开放资源共建共享提供有效指导。高校图书馆在开放资源生态化建设过程中,应具备一定的调控机制,以保障和促进资源的规范建设、高度共享和优化配置。

高校图书馆开放资源生态化建设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图书馆 生态 高校 开放 建设 研究
最新图书馆管理论文
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研讨
试论如何加强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
试论高校图书馆动态化管理建设
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探讨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影响因素探讨
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构想
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试论数字环境中图书馆管理创新策略
高校图书馆书库管理与读者借阅服务探讨
论乡村文化振兴视域下乡镇图书馆的建设
热门图书馆管理论文
浅谈数字图书馆建设
走向公共管理的治理理论
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演变
创新:迈进新世纪的图书馆管理
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探析
新公共管理: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的新趋势
高校图书馆如何为高等函授教育服务
信息资源:特点·价值·机制
浅析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