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 “新闻立台”的现实意义及路径分析论文

“新闻立台”的现实意义及路径分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1-10

“新闻立台”的现实意义及路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1-0116-02

  

  

  一、新闻立台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一)新闻立台的含义

  1983年春,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广播电视节目要“以新闻节目为主体、骨干,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推动广播、电视各类节目的改革”,“新闻立台”的理念就在全国各级电视台的建台过程中逐渐建立,新闻就此成为各级电视台的立台之本。

  新闻立台是一个传统命题,同时也是电视媒体的生存之本。它的定义主要有两点:一是媒介功能,二是节目构成。在我国电视媒体发展中,喉舌功能和产业功能无疑是电视媒体的两大社会功能。在电视市场化的竞争环境下,既要坚持新闻理念又要扩大市场份额及提高影响力。从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来看,新闻是根本,是办台的立足点。可见,公共利益至上也是“新闻立台”之本,更是新闻立台的价值所在。放眼全球新闻竞争规律,BBC及CNN无疑是新闻奉行的最大受益者,新闻这个法宝使得他们名利双收。

  (二)新闻立台的构成要素

  “新闻立台”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需要形成新闻节目链;2.需要打造品牌新闻栏目;3.需要培养新闻节目名主持人;4.新闻直播应该成为常态;5.需要创新机制和体制。

  同时,每个要素都有其内在的要求。新闻节目链主要体现在:新闻节目的时间链,新闻节目的形态链,新闻节目的内容链。打造品牌新闻栏目有三个要求:要经营品牌栏目,要凸现个性特点,要突出文化品质。培养新闻节目名主持人也有三个注意事项:新闻节目主持人的选拔应该在新闻记者中进行,为培养新闻节目主持人创造条件和环境,新闻节目主持人要真正融入到新闻节目中。新闻直播应该成为常态提出三个要求:充分利用电视新闻直播的优势,实现电视新闻直播应该解决的若干问题,电视新闻直播应该成为常态。机制和体制的创新更是要从四大方面入手:要建立与“新闻立台”相适应的组织结构,要建立和实行严格的“末位淘汰”制度,要建立科学的节目、栏目质量评价体系,要建立新闻“投入―产出”的运行机制。

  以上五个构成要素中,突出新闻立台最重要的要素就是“新闻直播应该成为常态”及“需要创新机制和体制”,其中每个要素的内在要求更是为新闻立台的建立提供了明确的步骤。更重要的是,按照“新闻立台”理念的要求,创新体制和机制不仅是全新的理论问题,更是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力去实践、探索。

  二、新闻立台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竞争力

  电视新闻节目专业化的基本动力是电视市场的激烈竞争与频道利益再分配。同理,专业化也能起反作用,提高竞争力,抢占市场份额。频道专业化有利于规模经营,提高运作效率。频道专业化根据定位理论,即“找空子”,必须做出牺牲和选择,才可能在竞争激烈的营销战场上取得胜利。

  专业频道具有不可替代性,易于培养忠诚度较高的核心受众群体。比如央视作为中国核心电视媒体,有其自身经营实力和运营能力,央视各个频道专业化便于打造高端专业频道,具有不可比拟的权威性。从这个方面能保证其强有力的竞争力。

  (二)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力

  从媒介的社会功能概括来说,就是喉舌功能、社会雷达功能、社会阀门功能、娱乐工具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媒体通过报道事件时的导向态度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大众的思考方式、判断标准,媒介正是通过这几种社会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改变着大众。在电视新闻节目的所有类型中,电视新闻节目是新闻媒介社会功能的集中体现,电视新闻消息和报道向受众提供最新的时事新闻,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则向受众提供对热点事件的多角度解读以引导受众思考,电视新闻监督类节目有效地发挥了媒介的舆论监督功能,坚持“新闻立台”,努力办好各档电视新闻栏目,提升新闻节目在电视节

  目中的重要性,才能更有效地提升电视的影响力。

  三、新闻立台的路径分析

  (一)构建“大新闻”框架的理念

  打通各频道之间的屏蔽与隔阂,加强各新闻节目间的沟通,在各档新闻栏目间、各频道中的新闻节目间,基本实现信息交互的无缝对接,从物质资源共享、人力资源整合等多方面整合全频道乃至全台的新闻资源。

  1.新闻栏目在相互合作、优化资源基础上实行错位竞争

  频道是电视新闻立台的载体,具体实现则体现为各档新闻栏目上,新闻立台要从新闻栏目的制作、播出为抓手,注重新闻栏目的品牌效应和多个新闻栏目的聚合效应,不同的新闻栏目形式虽然不同、内容也各有侧重,但是要通过相互间差异化的竞争,形成一个完善的新闻报道集合体,不同时段上不同栏目以“点”的分布形态对新闻的报道是各有专攻,形成一种错位竞争,在这个错位竞争的过程中,又共同构成了一条“线”,各新闻栏目之间相互通连,最后形成新闻报道“网”,向受众提供全面的、多角度的新闻信息“面”,最终形成各栏目间相互协调配合的整体态势。

  2.加强各新闻采编队伍间的合作和信息源的共享

  首先,建立大编辑部机制,对新闻资源进行统一策划调度、全局安排部署,以最佳的投入产出比达到资源共享。在日常报道中,各栏目人员是分组完成各自工作,而遇到重大突发性事件时,能迅速打散原来的人员分配模式,针对新的工作形成新的报道团队,迅速打通各个栏目进行立体式、多层次、多落点的集合式报道和现场直播,如央视在“汶川地震”、“奥运会报道”等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就是在大编辑部机制中,以最快的速度集合人力、物力资源,产生了良好的报道规模效应。

  其次,为实现资源优化,频道不但要从人力、物力的优化组合上入手,还应建立统一的热线信息平台,整合资源,通过热线统筹处理(分配给各栏目使用)、协作拍摄,在实现各栏目组信息源共享的同时,有效地避免频道内各档节目之间的交叉和冲突,以保证频道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用民生视角做好主流新闻

  民生视角,顾名思义就是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报道发生在普通人身边的人和事。与传统的主流新闻相比,以民生视角做出的新闻报道,从选题定位的思想过程到前期的采访报道过程,都侧重于展现新闻与普通民众的关系以及对他们的影响,通过与观众平等的交流、沟通,达到新闻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反馈的效果,从而改变了传统新闻报道中严肃的说教面孔,取而代之的是平民化口吻、平民化的姿态,平民化视角和“市民为本”的精神。

  (三)提升电视评论的舆论引导能力

  舆论引领:受众本位,是进行有效舆论引导的不二法门。舆论引导的前提,是对被引领者的心理、诉求得到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近年来,随着以微博为代表的诸多“自媒体”的不断涌现,信息发布渠道多元化,信息不再为新闻媒体所垄断,中国电视逐渐进入了评论时代,而“众声喧哗则更需要有意见领袖”,在信息选择开放、多元的今天,网络舆论异常活跃的环境下,要引导舆论面临重重困难。作为高端媒体的电视新闻节目必须克服其中困难,责无旁贷地引领正确的舆论,把握主动权。同样,舆论引领更在于舆论监督的能力。

  伴随着节目的调整,电视新闻节目重点将完善特约评论员机制,按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制等领域划分,邀请各个领域的权威专家担任特约评论员,增加舆论监督和批评内容等,更好地发挥电视媒介的舆论引导和监督的能力,努力办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守望者”角色,调节、疏导和整合社会心态,监视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

  (四)用现场直播突显电视传播优势

  电视新闻的现场直播与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保持同步,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生动、形象地反映事件或活动的全过程,在如今媒介竞争白热化的时代,谁拥有了最早对新闻事件的报道权,谁就拥有主动权,因而围绕重大新闻和突发事件的现场直播,作为最有“发言权”的电视媒体,是媒体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

  目前,诸多电视新闻节目在媒介技术上的优势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用电视语言来表现新闻,才能体现电视的优势。现场性是电视新闻品质的核心要素。过去在面对海湾战争及9•11事件的反应上,我国的电视新闻媒体都蒙受了许多不堪的屈辱。而对于奥运、汶川大地震等大事件则做了很多积极的表现,在汶川地震报道时强化直播,并在今后将其常态化,才算是真正把电视品质表现出来了。

  

“新闻立台”的现实意义及路径分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路径 意义 现实 分析 新闻
最新新闻传播学论文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新闻传播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案例教学研
试论红色文化融入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实践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与路径研
浅析混合式教学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常态化应用
试论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
基于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融合发展的思考
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创新应用研究
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创新应用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的工人报道分析
热门新闻传播学论文
娱乐新闻和新闻的娱乐化
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思考
论电视新闻编辑学
广告与欲望修辞学
大众传播·民主政治·公共空间
新闻传播学论文写作的规范化问题
传媒业发展回顾及展望
中国社会变革与新媒体使用
中美传媒网站比较
网络广播的今天与明天——对中国国际广播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