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探析论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探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11-1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9-2528(2011)08-0076-003

  

  提高教学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动因、重点和难点所在。近一个时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问题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广大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教学工作者不断地在内容、方法以及教学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有益的探讨、改革和实践,取得了许多骄人成绩,但对于终极目标的实现而言,尚未尽如人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一个涉及理论到实践诸多因素的复杂问题,其中“教学理念”具有前提性、基础性的意义和价值。

  说到教学理念,人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教育理念,因为相对于教学理念,人们更熟悉的是教育理念。但是,教学理念和教育理念并不是一回事。教育理念包含了教学理念。教育理念是人们关于教育精神和价值取向的观点、看法和信念,是人们在思考和回答“教育活动究竟是什么?应当怎样?它有什么价值?如何更好地实现它的价值”等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判断与看法。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学理念是更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教育理念。实践上,我们有时很难将教育理念和教学理念严格区分开来,它们在很多情境下就是一回事,因为我们很难将教育活动和教学活动区别开来。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教学理念是低层次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高层次的教学理念。教育理念对于教学理念具有指导性和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而对于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即使是处在低层次的教学理念,其指导性也是很强的,甚至可以说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受教学理念支配。

  本文试从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为什么教,教学内容――教什么,教学实践过程――怎么教等层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作出分析探讨。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什么教”

  

  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教育学生“学做人”和“学做事”是一个很难截然分开的过程,对于具体的学科乃至课程也是如此。当然,相对地说大学的专业课是教学生“学做事”的课程,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则是教学生“学做人”的课程。通过专业课学习,学生获得了未来职业劳动和为社会作贡献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抑或说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或者德育的功能和价值,在于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增强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在于“学做人”。这应该是没有什么异议的共识。但是,实践上远非如此。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也视为知识或学科。课程的价值在于给学生提供知识。目前在我国,学校教育中的课程形态主要以教学科目的形式呈现,课程就是这些教学科目的统称。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取向的定位和课程评价模式的确定,关键在于知识的选择、组织和它的传授逻辑。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基本教学科目为4门,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它们虽然属于同一类课程,但相互间是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这个独立的体系是什么呢?显然不在于隶属于同一类课程的功能价值方面,而在于各自内容的知识逻辑方面。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课程是知识或学科”的课程观仍然在我们的思维意识中占据着一定的地位。

  德育,关键是培养人的德性。而“德性”是人之为人最显著的标志之一,也是人类和谐、个体幸福的根本。正如培根所说,如果没有德行,人类就是一种忙碌、有害和可怜的生物,不会比任何一种渺小的害虫更优越。生活实践也反复证明,“道德常常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意大利谚语)”。忽视价值理性的培养,漠视德育的大学教育,其教育对象很可能成为如同韦伯所说的“有专家模样但无专家灵魂”的单向度发展之人。美国著名教育家托马斯•理克纳指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为教育树立了两个伟大的目标:使受教育者聪慧,使受教育者高尚。”[1](P4)无疑,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使广大的大学生高尚的使命和职责。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什么”

  

  “教什么”?这是一个涉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层面的教学理念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是现实的明确的,但对其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人们却有不同的判断和看法,实质是教学理念的区别。从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角度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样态大体包括三类:知识、规范和价值观念。

  一般地说,“知识”是事实认识的结果,包括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认识的结果。事实认识的对象是事实,反映事物的自然属性、关系以及它们的变化过程,或者反映人的需要、利益和目的,是关于客观现实的某些状况的描述。“价值观念”是价值认识的结果。价值认识的对象是价值,反映的是事物的自然属性、关系以及它们的变化过程与人的需要、利益和目的之间的关系,揭示事物对于人和人类生活的意义。“规范”意指规则、标准或尺度。哲学社会科学所讲的规范,即社会规范、行为规范,也即价值规范。它指人们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根据自己的观念制订的、供一个社会群体诸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和标准,它限定人们在一定情境中应当怎样行动。

  那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的教学过程应“教什么”呢?从教学目的角度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使受教育者“学到什么”呢?或者说,无论是“教”还是“学”,应当怎样处理“知识”、“规范”、“价值观念”三者的关系呢?首先,无论从教的过程、学的目的还是从思想品德内在结构哪方面看,“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总是具有基础性和前提性。在社会生活乃至“做人”方面,也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也必然“无能”。实际上,在一些情况下人们往往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知识性质的课来对待。无论是从实践方面总结,还是理论方面探讨,我们应该对这种所谓“知性德育”作出反思和检讨。其次,虽然在实践的层面上,“知识”是“能力”的构成要素,但是,“知识”和“能力”在人们“做人”、“做事”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必须通过“价值观念”这个因素或环节的作用。这是因为:“知识”或事实认识的内容是对客观对象的观念把握,而“价值观念”或价值认识的内容却是对价值的理解。事实认识是否正确主要看其内容是否与客观对象相符合,它所遵循的只是客体方面的尺度,力图从认识的内容中排除人的主观因素。而价值认识一时一刻都不能脱离人和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知识”为人们提供“做事”的工具和方法,但知识本身并不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价值观念”不能为人们提供知识和方法,但却能为人们提供行动的方向和动力。由此可见,“价值观念”的教与学之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根本的目的性。但是我们必须强调,第三,价值观念并不直接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应当做什么的问题是由人们的规范意识解决的。价值观念只是说明某种客体的意义,表示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评价、一种意向、一种态度,并不直接回答主体应当如何。只有人们的规范意识才明确指示主体应当怎样或不应当怎样。我们说,人的社会化主要是社会价值观念的内化,但价值观念主要是存在和表现在社会价值规范之中的。“全部文化教育都在传递规范,按照社会理想和科学知识塑造新人,因此一切文化都潜在着规范的功能,特别是精神文化,直接就是规范的科学。”[2](P83)由此可以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与学就应该是“规范”的传授和接受。

  事实和问题是,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德育一直十分努力地向我们的受教育者传授着知识和规范,经过从小到大十几年刻苦学习,我们的大学生对知识和规范的掌握哪一个不是丰富而全面呢?那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甚理想的问题又是怎样发生的呢?问题至此,我们是否可以作出这样的事实判断:价值观教育不利是问题的症结。我们的学校德育传授给学生那么多知识,可是有多少转化成了学生的价值观念了呢?我们的学生接收了比较全面的社会规范,但在他们的头脑中有多少获得了价值观念的支撑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怎样处理“知识”、“规范”、“价值观念”三者关系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始终清醒地认识到:知识是价值观念的基础,价值观念是规范意识的前提;规范距人的行为最切近,但规范若要被遵守,必须以相关的价值观念为基础。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什么”的问题上,我们应将工夫下在价值观念的“传授”上。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怎么教”

  

  在此,所谓思想政治理论课“怎么教”,实质就是“价值观念怎么教”的问题。那么,价值观念怎么教呢?能像一般知识那样讲解和传授吗?

  “价值观念是人们对于某类事物是否具有价值以及具有何种价值的根本看法,是人所特有的应该希望什么和应该避免什么的规范性见解,表示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态度。”[3](P379)简而言之,价值观念就是人们对价值的理解和追求。对价值的理解意味着对行动方向的把握,理解价值并不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是为了把握行动的目标。“价值观念对行为的引导作用不是通过强制命令实现的,而是通过解释事物和行为的价值,为人的行动指出应该追求的方向”。[4](P87)本质上,价值观念是一种主体的主观选择,但这种主观选择是以一定的知识即事实认识的结果为基础和前提的,甚至可以说价值观念是以事实认识为准备和初始阶段的。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乃至价值观教育还是要进行必要的知识讲解的。这里有三个问题需要明确:其一,知识传授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乃至价值观教育的根本目的;其二,价值不是确定不变的存在;其三,知识及其讲解,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最终实现来说只具有基础性、前提性和中介性的意义和作用。还需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主要不是也不应是关于事实认识的知识体系,而主要是并且应该是一个价值规范体系和价值观念体系。“认知之于道德既非唯一的亦非最终的因素。认知、推理并非道德的全部甚至不是道德的本质成分,道德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行为的改善而非推理的改善。”[5]

  虽然说现实的社会生活是价值观念的真正源泉,但对于现实的个人特别是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教育也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当然也是价值观念的根据所在。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价值观教育,最重要的是教育者(实际上包括教师和学生家长在内的一切成人社会)用自己的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去影响学生,是教育者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证实言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青少年学生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态度与价值认知,形成个人的态度与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回答思想政治理论课“怎么教”、“价值观念怎么教”的问题也不难,要点有三个:一是教师应有明确的价值教育意识,其实践标准就是比较完整地把握教学内容的价值规范体系和价值观念体系,并以知识体系为中介进行教学;二是教师对教学内容深信不疑并能身体力行;三是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教师所言所行中的道理,最理想的方式是社会实践,最可行的方式是案例教学和讨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探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理论课 思想政治 理念 理论 思想 政治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