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五年制高职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论文

五年制高职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4-12-19

五年制高职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每年均有大量高校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据统计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99万,社会各界予以空前关注。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35号)、《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苏政发〔2011〕97号)等,在人们关注就业与否的同时,就业质量被提上议事日程,国办发〔2013〕35号文件中规定教育部直属高校应在2014年2月底前、其他部门所属高校和地方所属本科高校应在2014年底前、高职院校应在2015年底前完成本校首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江苏教育的创新,学生因专业理论知识相对扎实、实践操作技能强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从开办以来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左右,2013年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为98%。学校的高就业率为我们进行学生就业质量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的普及,新生代劳动就业观念改变较大,并对就业工作的好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率保持高水平的同时,如何使学生的就业让学生自身满意、用人单位满意、学校满意?本文主要从三方满意来构建五年制高职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

  一、就业质量及其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

  在1999年国际劳工组织首次提出体面劳动理念,主要指劳动者在自由、平等、保证安全和个人尊严的前提下,获得体面、高效工作的机会,随后建立了11类63个体面劳动的测量指标。体面劳动与就业质量二者之间存在诸多联系,一般认为体面劳动是就业质量的起点。欧盟专门提出就业质量标准,主要包括饱含就业安全与规范、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与工作生活平衡度、工作稳定性及社会保障、协调谈判机制、技能培训、员工关系与工作动机等指标。

  国内专家学者和一些高校就业职能部门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2013年12月18日,以“就业质量”为篇名对中国期刊网所发表的相关文章进行检索,201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共97篇;2011年113篇,2012年149篇,2013年221篇。其中刘景峰(2010)明确提出就业质量是衡量毕业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就业状况的综合性概念。从微观角度审视,就业质量可包括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职业稳定性、薪酬水平、享受福利待遇情况、职业发展情况等因素;从宏观层次上探析,就业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政府、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刘范一(2012)进一步将就业质量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理解。即宏观上讲就业质量包括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工作稳定、报酬丰廉等方面的满足程度;中观上讲就业质量包括劳动者、就业者职业发展前景和就业的职业安全性;微观上讲就业质量就是指就业率、收入水平、专业对口率、离职率、劳动合同签订率和社会保险参保率等系列指标。柯羽(2013)对从就业质量评价从就业率、毕业生供需比、薪金水平、就业结构、社会认可五个方面进行评价,并引入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权重进行量化。徐耀生(2013)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最大的前10个因素分别是:待遇、企业发展前景、个人发展、工作环境、素质、个人能力、经济发展水平等。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中。

  二、五年制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1.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则要求所构建的五年制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中应包括影响就业质量的各主要因素,不要发生遗漏以致考虑不均衡等现象,并抓住当前五年制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突出矛盾,使指标能够反映出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管理层决策和调控提供具有前瞻性的信息。同时内部的各指标之间应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系统地、相互联系地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做出全面的评估。

  2.可比性原则。设计的指标要与国内通用的名称、口径一致,评价是为了比较从而得出结论,为了使评价的结果对各学校都适用,并便于各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横向和纵向比较。

  3.可操作性原则。为了保证评价的有效实施,各项指标都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评价指标不宜多,易于采集。因此,在设计指标体系时考虑到指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容易掌握,方便应用

  4.动态性原则。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动态性要求主要是围绕着评价体系自身的评价指标设定及它们的内在关联而言的。毕业生就业评价体系不是固定、死板的,它随着现实需求和客观条件的转变有着一定的灵活性,各个指标的选定、交替也是正常的。

  5.综合性原则。由于就业质量评价比较复杂,所以在建立指标体系过程中,所选择指标的代表性、整体性,能系统客观地反映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内涵和本质。

  三、五年制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在任何一个评价体系构建时,应确定相应评价指标。在五年制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时,通过对国家、江苏省、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相关文件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目前政策层面关注的学生就业方面的部分指标。比如,在江苏省教育厅网站中“大学生初次就业状况调查”涉及到就业单位性质、对口程度、对就业单位满意度、起薪几个方面;在国家级重点中职校评估体系中涉及到就业率、稳定率和专业对口率;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评估体系中涉及到学生满意度、就业率、收入、用人单位对学生评价;在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就业统计表中从2011年、2012年关注就业率、就业去向,到2013年关注学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就业地区分布、签订就业合同人数、平均起薪及享有社会保险情况;在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情况通报中涉及到年终就业率、初次就业率、协议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度、稳定性。   结合目前国内外关于就业质量研究成果及有关就业方面文件,本文拟从毕业生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学校满意度三个维度来构建五年制高职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包括毕业生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学校满意度三个指标,二级指标包括薪酬、社会保障、工作环境、职业发展、工作时间、专业技能、职业道德、通用技能、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自主创业率、稳定率、就业结构、合作企业接收学生比例14个指标。

  在毕业生满意度一级指标下,毕业生薪酬主要从三个月平均收入水平和年收入水平两个方面进行考核;社会保障主要从学生参保率进行考核;工作环境主要从毕业生对劳动安全与健康(安全教育次数、年健康体检次数、劳保用品发放)、人际关系、企业文化及企业发展前景满意度方面进行考核;职业发展主要从岗位晋升和学习培训机会两个方面进行考核。

  在用人单位满意度一级指标下,专业技能主要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动手能力和专业理论知识两个方面满意度进行考核;职业道德主要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敬业精神、诚信意识和工作态度三个方面满意度进行考核;通用技能主要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团结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抗压能力及创新能力四个方面满意度进行考核。

  在学校满意度一级指标下,就业率主要从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年终就业率、灵活就业率及协议就业率四个方面进行考核;专业对口率主要从完全专业对口率、基本专业对口率及不对口率三个方面进行考核;自主创业率从毕业生创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比例进行考核;稳定率从毕业生更换工作比率和改派率两个方面进行考核;就业结构从就业单位分布、就业单位性质及就业岗位层次三个方面进行考核;合作企业接收学生比例从订单班对口就业率和校企合作单位接收学生比例两个方面进行考核。

  2.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上述五年制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标数目相对较多,且各指标在就业质量整体评价体系中的权重不同,因此需要建立相应模型,通过定量的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才能对五年制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评价。本文评价体系拟采用层次分析法中的两两判断矩阵方法确定就业质量各指标权重系数。在层次分析法中,因素或要素的相对重要性通常用1,2,3……9及其倒数来标度。因此,在毕业生就业质量层次结构图中,每一指标与对应的上一层次的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就构成了两两判断矩阵。为了科学地确定权数,本文认为可以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对象为就业指导方面专家、职业教育专家、企业人事部门负责人,先获得专家对各指标权重的评价值,然后根据实证调查结果,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具体的两两判断矩阵结果进行验证。两两判断矩阵构建如下:

  四、后续探索

  建立全面、科学、客观的五年制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有助于推动各学校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努力使培养的毕业生能更好地贴近社会需求、满足用人单位实际需要,提高社会人才资源的利用率。本文虽从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并初步构思各指标之间的权重利用APH法进行定量与定性结合确定,但各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权重、评价标准方面还需要进行细致的调研分析,以便各学校生成某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时易于统计与计算。

五年制高职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论文搜索
关键字:高职 学生 体系 就业 质量 评价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浅析后疫情时代高职来华留学生教育
试论我国特色职业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职体质健康档案系统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传统建筑文化课程建设
基于制度规则下的现代学徒制发展路径
1+X证书背景下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