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教育凸显“职业性”之探索论文

高职教育凸显“职业性”之探索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2-06

高职教育凸显“职业性”之探索

  王浒在《跨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一文中依国际惯例(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提出教育事业包括两大体系,普通教育体系和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据此,高等教育被划进普通教育体系,而高职教育则归入职业技术体系。而这一划分也明晰了高职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不同之处,即其强化“职业性”之特点。

  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是很规范,既定目标和实际定位间存在巨大差异,与普通高等教育边界模糊,甚至有部分高职院校的功能基本和普通高等教育院校相同,完全体现不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所长。

  社会的飞速发展急切需要我国高职跟上时代的步伐,突显“职业性”特色是中国高职教育走内涵式发展的必由路径。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该命题进行初步的探索。

  一、高职院校是高职教育突显 “职业性”的平台

  (一)工学结合,树立校企合作办学的理念

  “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培养的人才是否满足企业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参与程度”。高职院校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组建有企业人员参与的办学委员会,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企业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来确定学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二)大力开展高职教学改革

  国家教育部要求高职院校“建立以基本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专业课应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广泛搜集相关行业、职业和岗位的信息,以提升高职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以帮助学生就业为导向,学习、借鉴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促进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设置,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定期召开工作研讨会,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不断优化;进行IS9000,质量认证,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全面推行绩效管理,完善人才激励体系。

  (三)调动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

  高职院校应主动承担企业的员工培训、技术服务等任务;组织骨干教师帮助企业编写《岗位培训标准》《技能考核标准》等培训教材;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站”,为企业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根据企业实际需要,为企业提供“订单式”人才培养。

  二、高职师资是高职教育突显“职业性”的保障

  (一)鼓励高职教师走“双师”成长模式

  所谓“双师”型师资是指不仅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还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不仅能解决职业实践中出现的一般问题,还能以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专业技术指导学生的实际操作,并且还具有一定的专题研究能力的教师。

  1、鼓励高职教师到基层企业的一线班组挂职锻炼。

  从国外经验看,日本要求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在持有教师资格证书后必须先到企业工作,然后再转到教师岗位上来。美国职业教师一般应取得相应专业的学士学位,对于专业课教师必须具有3年的实践工作经验。”我国高职教师的特点就是:长于理论,弱在实践,鼓励高职教师下到企业、融入岗位,既能不断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又能显著提升高职的教学水平。高职教师的挂职锻炼应采取轮流方式,时间应在一年以上,这样既不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又让挂职不流于形式。

  2、鼓励高职教师获取相关职业资质。

  引导高职教师在丰富自己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提倡教师获取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质证书,如:技师、工程师、职业技能考评员、质量督导员、企业培训师等,让高职教师既能胜任在学院的教学,又具备在企业的实际岗位能力。

  3、培养具有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高职院校应组建由企业专家和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既能给专业带头人以施展才华的平台,更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有条件时还可建立大师工作室,促进高职教育取得新的突破;鼓励高职教师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申报各级教学名师、教学成果奖。

  (二)借力企业,让一线技能骨干参与高职教学

  1、抽调企业一线技术技能骨干轮流到高职院校任教。

  求得企业支持,抽调一线技术技能骨干直接参与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这些优秀员工所具有的专业技术能力、标准操作规范,敬业、耐劳作风,良好职业素养和向上精神风貌,既能迅速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又能为高职学生树立职业典范。

  2、争取企业专家参与高职的项目、课题与教学的研发

  高职院校应与各企业建立良好关系,及时了解企业需求,掌握行业发展动态,科学调整高职培养方向;充分利用企业人才资源,在项目、课题、教学研发的工作中,能争取到企业相关力量的直接参与。

  三、高职学生是高职教育突显“职业性”的关键

  (一)在思想上强化高职学生的职业性

  1、将职业、企业元素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以“责任”、“诚信”、“创新”、“感恩”等为主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行业、企业的相关活动;在学生中广泛宣传行业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让学生在感动之际深刻领悟优秀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

  2、聘请企业优秀员工到校兼职思政教育。

  来自企业一线工作岗位的优秀职工身教重于言传,以自身吃苦耐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不断影响高职学生,让学生对企业文化和行业精神有更直接的感悟,让学生逐步形成企业所必需的优秀职业品质。

  (二)在管理上强化高职学生的职业性   1、高职学生的企业班组建制管理;

  高职教学班可身着统一的工作装,借鉴企业的班组建制,采取学生自愿、教师指导的方式将全班分成若干个班组,民主选举班组长、制定班组制度和共同愿景,学院和班级事务全部下放到班组并划拨到每个成员;利用看板定时呈现各班组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根据目标实现程度及任务推进情况定期评选优秀班组和班组之星;为每位成员建立个人成长记录,为学生树立勤学守纪的典型,引导正确的发展方向。企业班组建制的引进既能强化班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又加强了班组间的良性竞争意识。

  2、教室、寝室、实训场地的5S企业现场管理;

  借助于5S企业现场管理的方法,要求学生对教室、寝室、实训场地进行整理,区分要与不要的物品,把不需要的杂物清除掉;教室里的桌椅、清洁工具;?室里的洗漱用品、生活用具;实训场地里的设备、工具、图纸、资料等全部按规定合理、规范放置;各种标示一目了然、物品放置易于取用、区域划线清晰分明,定期进行清扫,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通过不间断的检查来确保改善的持续深入推进。企业优秀管理方法的实施,不仅能够使校园保持清洁,更能使高职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提高个人素养,从而更好适应现代企业精益化、标准化的管理要求。

  (三)建构具有职业性的校园文化

  1、充分利用“视觉识别”来强化学生的高职身份认知

  视觉识别分为基础视觉识别和应用视觉识别,独具直观性和形象性,对人有最直接的冲击力和感染力,最容易被感知、记忆和认同,高职院校应特别注意强化学生对自己高职身份的识别。不仅在标志、徽记、标准字、标准色等基础视觉方面呈现与行业相同的风格,体现与行业的和谐共进;还应将基础视觉要素应用到旗帜、宣传标语、环境指引、网站标识等各种载体上,让学生不断深化自身的高职身份识别,认真学习、勤于动手、忠诚企业、服务社会。

  2、在校园文化中加入企业文化元素

  开展攀岩、跨越、求生等训练,强化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创设企业的仿真环境,对学生进行岗位适应性训练;举办各类技能训练和技能比赛,促使学生把所学理论转化为实际的动手能力。■

高职教育凸显“职业性”之探索

论文搜索
关键字:教育 探索 职业 高职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浅析后疫情时代高职来华留学生教育
试论我国特色职业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职体质健康档案系统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传统建筑文化课程建设
基于制度规则下的现代学徒制发展路径
1+X证书背景下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