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Web2.0环境下高校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和改革探讨论文

Web2.0环境下高校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和改革探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2-10

Web2.0环境下高校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和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b)-0193-02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高等教育阶段应重点扩大对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模。这要求学生掌握熟练的技术实践技能,同时为了适应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状,在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创新网络实践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并自主学习成为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和方向。

  1 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广西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地方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教学的改革是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和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适时改革。

  1.1 原有问题分析

  (1)实验教学环节不受重视。

  在学校的教学安排中,实验课大多依附于理论课而开设,实验课时所占比例小,课程的授课教师同时也担任实验指导任务,在学校的各项政策和激励制度向理论教学倾斜的背景下,教师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远没有理论课高,间接影响学生形成重理论、轻实验的学习态度,导致实验教学流于形式,学生缺乏有效的实践应用能力的锻炼。同时,从实验课的开设、实验指导书的编写、实验项目的审核、实验过程的管理到实验课程质量的控制都没有形成一个严谨规范的体系,实验教学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2)管理体制有待改进。

  在学校的组织结构上,实验室属于各二级学院的下属部门,分散式的管理使得各学院实验室的横向联系受到制约,资源不能共享,容易形成重复建设,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体现在实验教学上,既不利于跨学科、边缘学科专业综合性实验的开设,也不利于各实验室教学任务的均衡分配。再者,目前教务处只负责理论课时的安排,实验课需由教师在开课前自行与各实验室联系实验时间及地点,在资源有限、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教师从个人角度出发抢占有利的实验时间,导致其它实验课安排不下或不合理的现象时有发生,每个学期初协调学生、教师、实验室三方来排课的任务都很繁重。

  1.2 Web2.0环境下产生的新问题

  (1)缺乏有效的知识交流共享平台。

  大学的主要责任是分享并传播知识,随着Web2.0全新网络交互方式的广泛应用,它强大的知识共享与管理能力对高校的知识传播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学校的实验教学不论是基础课的教师演示、学生验证方式,或是专业课的命题式综合设计方式,都是以个体或小组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或体会只能在本班级、本课程和参与实验的师生间小范围的讨论和交流,实验结束后积累的经验和领悟的知识缺乏有效的交流和共享平台,不利于后继实验课程的跟进和个人知识体系的构建,学生出现学过即忘现象的概率大,低年级学生也无从参考高年级生的实验心得和笔记,个体的内在化知识无法在大范围的师生间传播和共享,不利于师生协同创新思维的培养。

  (2)学生对实验实践类课程的期望增加。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学校毛入学率的提高带来了严峻的就业问题,面对就业压力,学生比以往更希望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增强和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在Web2.0内容更丰富、参与更广泛、强调交流互动的去中心化环境下,学生的视野不断拓宽并乐于表达个人看法,他们不再满足于刻板脱节的实验教学内容,期望能够接受到符合企业岗位能力的系统实训,因而对实验实践类课程的期望不断增加。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实验内容更新缓慢,实验指导教师极少有机会深入高新企业的现场去交流技术的最新应用和变革,缺乏对新理论和新成果的快速应用机制,学生、教师及企业间缺少及时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导致开设的实验项目无法体现当前各专业的实际应用,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期望。

  2 实验教学改革的建议

  为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向桂中区域提供人才支持与智力支撑,学校紧密结合广西及柳州产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针对前述的问题并结合当前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学校今后开展实验教学改革的建议。

  2.1 确立实验教学的独立地位

  建立一个高效完备的实验教学体系首先需要确立实验教学的独立地位,即把操作性强的课程实验独立设课,或把几门具有较强知识关联的课程实验从理论课中分离出来,重新整合为一门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如工业工程专业在同一学期内开设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与运作管理、质量工程、物流工程各有6个实验学时,每门课只能开设2~3个简单的实验项目,得不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若把这些有关联的零散实验学时整合为一门独立开设的24个学时的实验课程,具有独立的学分并单独考核,在师生的双重重视下,学生才能认真地在完整、连续、系统的实验教学中接受全面的专业技能训练。其次,对于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的开设需要由授课教师提出开课申请并提交实验大纲和指导书;课程管理单位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批;最后由教务处认证归档并考察实验教学的效果,以严格的把关来保证所开设出的每个综合或设计类实验项目的质量。

  2.2 完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

  校内实验室的管理应打破学院间的界限,建立公共基础实验中心,由学校统一管理,用于安排各学院的公共基础实验课程,如计算机文化基础、C语言、大学物理实验等。专业实验室则由各学院的专职实验教师管理。目前,千兆校园网已覆盖校区内所有教学楼和学生宿舍,学校有基础建立一个校级的公共实验管理平台来实现实验信息的公开、实验排课的自动化、实验项目的网络选修等多种优化管理功能。同时,通过整合各学院专业实验室的服务器、存储空间和实验资源,借助云计算技术可以建设校内人文社科类及理工类专业的两大实验云教育平台,最大限度的优化配置和共享全校的实验资源,给师生提供全面的个性化和信息化的实验教学服务。   2.3 建立一体化的知识协同创新平台

  将Web2.0的协同创新理念引入实验的辅助教学中,改革缺乏实验持续学习环境和知识共享平台的现状。通过采用基于Web2.0的技术建立一体化的知识协同创新平台,打破课程和年级的限制,以实验项目为单位,当前学期正在进行实验教学的师生为创作的主体,在平台上完成实验项目的知识要点、实验步骤、经验心得等内容的师生协同共建,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院系的师生通过平台自由地对实验项目内容进行评论、更新和优化,或分享个人实验过程的得失和领悟。网络交互式的广泛讨论可以活跃师生的思维,推进学生科研团队的形成,并促进实验新理念和新方法的产生;而参与实验内容编辑和讨论的过程同时也是构建和完善个人知识体系的过程。经过多个学期历届学生的协同建设,协同平台将会推动学校实验教学体系的整体创新与发展。

  2.4 强化“校企合作”的实验教学模式

  强化“校企合作”的实验教学模式需要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校企双方共建长效稳定的校外专业教学实验室和实习基地,让学生尽早地参与到企业项目中。在Web2.0环境下,校企互动合作的形式还可以延伸到跨时空的互联网交流上:通过校企双方共建共用的互动学习平台,校方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和最新技术的应用状况,以此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教师能够在平台上与企业一线技术员工分享技术应用心得和学术观点,并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制订实验项目;学生可以获取企业的经典案例来印证所学知识,通过熟悉或参加企业技能大赛来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在学校、企业和网络三方各有侧重并互有联系的复合环境下能够全面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3 结语

  实验教学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Web2.0技术和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为实验教学的改革开辟了新的思路。大学生是善用网络的群体,如何利用Web2.0平台保持学生对实验教学的持续关注和主动学习的兴趣是今后学校实施实验教改的重要方向。

Web2.0环境下高校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和改革探讨

论文搜索
关键字:高校 环境 实验 现状 改革 探讨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试论大学物理教学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高校电子新闻档案管理模式构建探讨
体育教学与茶文化有效结合路径研究
浅析高校运动项群类体育课程思政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