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研究论文

高校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4-14

高校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研究

  一、对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1903年,美国的帕金斯在波士顿宣传职业指导,并最早提出了就业指导的概念。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起源于二十世纪60年代。在我国尽管很早就引入了西方职业指导的理论,但直到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学者和教育工作者才开始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重要意义,并在高校教育中加以运用。如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已成为各高校进行职业指导、就业教育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但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及当前社会处于转型发展期,导致当前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存在诸多误区和盲点。

  在广大高校学生中,艺术类大学生是高校大学生中特殊的群体。随着近年来艺术类专业招生报考的持续升温和高校的扩招,全国每年的艺术类学生都有所增长。可是,每年的社会需求却没有增长的那么快,有些地区出现了负增长,这就势必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此外,随着市场体制的改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逐步提高,导致了竞争愈发的激烈。从某种程度上讲,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可以有效的维护社会和校园的稳定,让大学生们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对于艺术类学生实行系统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显得更加的重要。

  二、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一)高校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定位不准确且课程设置时间较短

  职业生涯规划不等于就业辅导,职业生涯规划成功与否的考核标准也不应该是是否最早找到工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具有连续性的发展过程,而不应该是急功近利的选择。现在很多高校都是迫于就业压力的无奈下才安排职业规划课,有些甚至只在毕业前零星的安排几堂课和几次招聘会,即算作职业规划课,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更是毫无授课的计划。

  (二)大学生自身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普遍认知度不够

  由于国外已经具备完善的职业规划体系,并且融合在中小学教育中,于是国外的大学生很明确自己需要什么。但是国内的中小学教育尽管是素质教育,但是几乎没有职业生涯规划的元素,所以国内的中学和大学间,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上存在严重的脱节。大学生么对于自己想要学的专业和将来想要从事的职业带有强烈的盲从性。

  在这一点上,艺术类的大学生尤其严重。很多艺术类的考生是在文化课成绩上较弱的情况下,突击几个月学习艺术课程,然后考取大学。很多艺术类大学生本身其实并不是非常适合学习艺术,有些甚至在进入大学后,对于所学的艺术专业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在这么一个背景下很容易导致学习的盲目性,更不用说让他对于自己所学专业进行有意识的思考。内在没有需求,外在还没有条件,认知度自然不够。

  (三)师资配备不够,教育手段单一且没有针对性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一门复杂的课程,需要很多综合方面的人才,如心理学、教育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但是几乎大部门高校都不可能专门成立一支专业强大的队伍来对学生进行指导,这使得师资严重匮乏。很多高校让辅导员担任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其中不无道理:辅导员了解往届就业情况,掌握最新就业动态,拥有更多的职业生涯规划素材;辅导员更加的了解学生,并且有大量的时间和学生接触,相比一般教师更具有亲和力。但是辅导员长期处在学生工作的一线,工作琐碎而且繁杂,如班团建设、勤工俭学、帮困助学、就业、心理健康等,很大程度上会分散辅导员在职业生涯规划上的时间和心思。

  高校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手段方式比较单一,停留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照本宣科,毫无互动,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于艺术类的大学生来讲,枯燥的理论课只会让艺术类学生厌烦,从而不能达到语气的效果,也许还起到反面作用。

  三、对于高校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一)加强课程建设,结合高校自身实际进行课程设置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该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不能仅仅在某个年级才开设。最理想的状态甚至是始业教育为第一课,毕业典礼则为最后一课。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我们需要符合现状。针对不同的年级,我们开设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课,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是要贯穿始终:对于新生应详细的向其介绍本专业的情况、近几年的发展趋势、就业去向等,让他们初步有所倾向和选择,确定自己发展的侧重点,让学习的压力转换为职业的动力,指导他们有目的的去学习;对于大二学生应该让他们更进一步的了解自己,更深层次的探索自己的专业、职业和事业,完成一个自我认知、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同时帮助他们初步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理想职业;对于大三的学生应该尽可能的让他们接触社会,把课堂与社会的相关企事业部门、学校联合起来,缩小学校与社会的差距,让理论应用于实践,帮助他们完善和修正之前的职业选择;对于大四的学生应该根据他们的职业选择提供对个人有针对性的就业信息,拓宽其就业渠道,同时教授求职方面的基本常识(如简历制作,穿着打扮,面试技巧等)和相关法律法规。

  (二)强化课程教师队伍,采用合作授课方式取长补短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应该拓宽思路,打破传统的授课模式,采用合作授课的方式取长补短。对于专业方面,我们需要和学生有同专业背景、基本懂得和支持职业生涯规划并且对于学生有一定的亲和力,相比专业教师,和学生有同专业背景的辅导员更为合适;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则有心理咨询背景的老师较为合适;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则专业素质拓展训练人员较为合适;接触社会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则相关企事业部门、学校的专职人员较为合适。我们提倡课程贯穿始终,但是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相关调整。   (三)全面使用职业测评,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参考依据

  职业测评起源于二十世纪初,最早在美国的军事业和工业领域中得到应用。现在,职业测评在国内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招聘过程中。职业测评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参与者进行

  智力、职业兴趣、性格特征等方面的测试,最后形成一份系统详细的检测报告。职业测评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更加客观的了解自己,通过检测结果,可以明确自身的优缺点,既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扬长避短,又能有意识的强化自己的“短板”,让大学生找准目标,获得努力的方向。当然,职业测评的结果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但不能照本宣科。

  (四)新生入学教育中,安排职业生涯规划第一课

  俗话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对于扩招后的大学生来讲,大学充满新鲜和刺激,但是激情过后往往剩下是迷茫,所以新生入学教育中安排职业生涯规划课至关重要。在新生入学教育中,我们需要强调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然后我们可以邀请成功的校友、真实的案例、情景的模仿等灵活的方式逐步让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与自身密切相关,让他们能初步辨析学业、职业和事业的联系,尽快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五)强化机构建设,提供一对一辅导

  每个大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成长历程和性格特征,所以我们在做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不能“一刀切”。很多大学生在接受职业生涯规划的后,有了初步的规划,但是还是很不成熟,需要有针对性的一对一特别辅导:成立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室,帮助每一位前来咨询的学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档案档案中可存放该生职业测评报告),并且做好跟踪记录,帮助其逐步完善和实施自己的规划,为将来做好充分的准备。目前,很多高校人手不够,我们建议此类机构中的咨询师可以由优秀的高年级学生担任,要求是该生有很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且有效的实施,并且配备两名以上指导教师。当然,此类机构也提倡由学生自发形成,如社团和研究会等。

  (六)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艺术类大学生有独特且张扬的个性,从专业角度而言也许是好事,但是从目前社会形势和对人才的需求来看,团队合作精神非常重要。在专业道路上若想有所建树,不仅需要个人的实力,更需要团队合作精神,因为很多时候,一项专业任务往往都是一个团队或着几个团队共同完成的,如音乐会,美术展,设计展等。缺少了团队合作精神,会阻碍专业发展,所以一定要注重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素质拓展训练,是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的非常好的途径。

  (七)鼓励和支持艺术类大学生参加专业活动

  为艺术类大学生提供场地和一定额度的经费,鼓励其参加和开展与其专业相关的艺术类活动,如音乐会、文艺演出、美术作品展、设计作品展和各类专业比赛等。通过鼓励和支持艺术类大学生参加专业活动,激发其专业热情,帮助其寻找职业方向。

  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现在还处于探索期,所以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更是鲜有问津。然而,艺术类大学生却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艺术类大学生有系统和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方能实现人生理想。

高校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艺术 大学生 大学 职业 现状 研究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试论大学物理教学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高校电子新闻档案管理模式构建探讨
体育教学与茶文化有效结合路径研究
浅析高校运动项群类体育课程思政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