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协同创新背景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策研究论文

协同创新背景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5-31

协同创新背景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保定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强化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通过多种方式,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种类型创新人才,不断强化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支撑作用。建设创新型保定,创新人才是根本。立足我市经济发展,针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探索协同创新背景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策,以期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保定市经济发展的理论探讨

  从政策背景上看,保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不断提出加强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保定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认真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加快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保定。中共保定市委十届三次会议指出:科技创新作为我市发展全局的核心,创新人才是根本。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我市加快科技发展的保障,是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工程的基础。中共保定市委十届六次会议指出:要充分发挥好驻保高校优势,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造创新驱动的科技环境。《保定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以培养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为重点,强化通识教育,增强人文和科学素养,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院系选修课程,加强实验、实习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为。并鼓励市属高校与驻保高校、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联合与合作。

  从区域发展态势看,政府、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协同培养创新人才是保定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加快,为保定市融入京津借势发展提供了机遇,在一定程度上使保定市区位优势进一步放大。但是科技创新优势在都市圈内产业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北京与天津和河北的合作则只占极少的比例,其55%左右的技术合同是面向全国的。加之北京市提出的京津冀高层次人才户籍自由流动的人才政策,对津冀的发展非常不利。“一主三次、工业西进、对接京津”三大战略的实施更加需要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切实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加强协同创新,政府、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协同培养创新人才,打造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共建共享平台。可见,协同创新已成为保定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政府、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协同,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我市科技、经济发展,为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工程和建设创新型保定智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高校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作为保定市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创新型保定的征程上,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当前,协同创新已经成为我市提高科技竞争力和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市高校协同创新受诸多因素影响制约着创新人才培养。

  从高校内部看,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有着清晰的边界,难以做到资源共享,不能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专业的教育培养。对于个人而言,学科在专业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如伯顿?克拉克所言:“如果让学术工作者在学科和单位两者之间进行选择,他或她一般都选择离开单位而不是学科……因为一个人的高等教育层次越高,其专业在决定任务时的重要性越明显。”对于学校而言,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是高校协同创新的根本要义。哈工大校长王树国认为:“开展协同创新是当代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使然。”当代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发展,打破学科之间的藩篱、实现跨学科协同创新已成为新时期科技创新的基本要求。而目前,驻保各高校内部学科专业之间的分割程度严重,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及跨学科合作研究很难推动。每个教师只关心自己的研究领域,分工日益细化;每个学院只关心自己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教学成果建设。这种内部割据状态成为了学科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的最大障碍。

  从高校外部来看,政产学研用各机构之间缺乏协同创新、共享共赢的理念和系统的协同创新机制,不利于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提高创新能力。一方面,高校和科研机构协同,虽研发的大量科技成果,但转化率不高;虽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但实践能力不强。导致的结果就是信息、人才、资金的巨大浪费,校所之间的科研立项与地方经济发展严重脱节。另一方面,高校与企业协同,虽然校企之间开展了一定的产学研合作,并形成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但是由于利益关系不明晰,缺乏以提升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系统设计,致使产学研协同创新缺乏动力和规范,校企所开展的产学研合作呈现偶发性、暂时性和不稳定性,难以发挥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作用。

  三、协同创新背景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策

  从保定市经济发展视角,提出协同创新背景下驻保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策如下:

  其一,校内协同的创新人才培养。高校应以保定市经济发展需求和创新发展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校内协同创新。跨学科协同创新是高校内部协同创新的主要形式。跨学科研究协同创新的具体实现形式主要有三:一,构建大学科群。根据我市经济发展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要打通学科专业壁垒,构建文理交叉、理工交叉的大学科群,实现跨学科的融合,为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搭建理论平台。二,组建跨学科团队。将来自不同院系的学科优秀教师及学术带头人组织在一起,进行不同学科的思想和方法上的相互融合,组建跨学科团队,进行核心课程教学改革,打破学科之间的藩篱,促进大学思想交流,为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师资保障。三,设立跨学科研究新项目。面向我市经济发展需求和重大科学前沿领域,以高校的优势学科为试点,寻找交叉点,设立跨学科研究新项目,实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与我市经济发展需求的紧密结合。   第二,校地(政府)协同的创新人才培养。围绕我市经济发展需求,高校与地方政府之间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一方面,高校应立足我市经济发展,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和特色,科学处理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的关系,合理定位并确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规格,与自身所在区域内的政府机构合力打造产学研用平台,培养我市经济发展所需的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另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加强应用型创新人才统计与需求预测,定期发布应用型创新人才需求预测报告,为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信息保障和咨询服务。如2013年11月保定市人民政府与河北农业大学共建的“河北保定生态文明研究院”就充分体现了校地协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河北保定生态文明研究院”的建立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标志校地协同合作进入新的阶段。该院以推进保定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以推动善美保定为目标,研发新技术、新成果,培养大批创新人才和技术骨干,创立引导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示范样板,为市政府提供拉动生态建设全局的稳固平台,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校所协同的创新人才培养。高校要瞄准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工程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围绕我市经济发展,与科研所开展协同创新。校所双方依托联合项目,通过导师队伍、科技资源的整合,构建资源共享平台,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师资保障。在此基础上,校所双方导师共同带领学生开展合作项目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如河北大学牵头组建的“河北省光伏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由河北大学牵头,联合保定市政府、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7家单位共同组建。该中心开展包括高效率晶体硅电池、高效率薄膜电池、柔性有机电池、光伏系统和并网接入以及光伏产品检测技术创新研究,努力实现从硅材料、电池、组件、检测到光伏系统的全产业链覆盖,以解决我国光伏行业共性关键问题,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第四,校企协同的创新人才培养。立足我市经济发展,提出“以学校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双向互动的校企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的新对策。一方面,借用企业的经验和思维参与院系专业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尽量符合地方区域发展实际需要,吸收企业发展的经验与相关知识,帮助创新人才建立符合实际需要的合理的、优化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改革人才培养方案。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如2008年河北农业大学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河北农业大学长城汽车学院”。该学院依据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人员技能需求制订课程体系,长城汽车公司则根据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实习场所,并择优录用长城汽车学院毕业生。学院实施“双师制”,即理论与实验教学以河北农业大学教师为主,实习、实训以长城汽车公司教师为主,就专项科研课题开展合作,重点培养汽车制造及相关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较高的实用型人才,为推动我市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当前,开展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建设创新型保定的重要动力和手段。只有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实现经济、智力等资源上的优势互补,才能在合作中取得地方经济发展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双赢。

协同创新背景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创新 人才 背景 培养 对策 研究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试论大学物理教学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高校电子新闻档案管理模式构建探讨
体育教学与茶文化有效结合路径研究
浅析高校运动项群类体育课程思政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