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试论养成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试论养成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6-08

试论养成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4-0150-03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只有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为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密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创新能力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之一,是人类在自然界中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使学生具备主动学习的精神和独立获取知识进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使学生成长为一个能够主动思考问题,敢于探索新领域的创造性人才。换而言之,就是使创新成为人的一种习惯,一种思维方式。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所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2]这正是养成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题中之意。

  一、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影响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是多方面,既有个人素质,领悟能力等内在因素的影响;也有社会文化,教育机制,教学方法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笔者看来,当前我国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思维模型化:固定的思维模式,统一的研究思路

  思维模型化主要表现在思考问题时恪守常规的思维模式,用统一固定的思路解决问题。它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障碍。各种调查显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慢慢被经验性和规律性的知识所束缚,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正如教育家布克梅尼斯特?富勒所言:“所有的孩子生来都是天才,但我们在他们生命最初的6年磨掉了他们的天资。”西方“非学校化理论”的代表人物伊里奇(Illich)、赖默(Reimer)等人也曾批评美国的学校教育是工厂的“化身”,是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再现,是“学校资本家”把已经包装好的东西兜售给学生,学生成了消费者,而教师则主要承担广告商的角色。这样教育出的学生都是标准化的“产品”,毫无个性可言[3]。

  我国“重知识传承、轻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使得思维模型化的情况更加严重。相关数据显示,一名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平均要参加千余次测验与考试。可想而知,经过这样标准化培养出来的学生,各种想象力几乎丧失殆尽。进入高校后,由于学校更看重四六级通过率、考研率、就业率等硬指标,缺乏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引导,使得学生的创新热情日益消退;加之课堂教学照本宣科,知识更新滞后等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又进一步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于是就出现了受教育程度越高,思维方式越单一,视角越窄的怪相。

  思维模型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破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思考问题程序化。思考问题程序化是指当面对特定的问题和现象,会产生一套程序化的处理方式;突出表现为思维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2)权威神圣化。权威神圣化是指学生迷信标准答案,对各类专家学者的见解深信不疑,从而导致思想僵化和禁锢。(3)学习功利化。学习功利化是指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不愿对知识作太多的深入思考,考试考的内容就学,不考的内容就不学。长此以往,必然形成思维惰性,创新也就无从谈起。

  (二)知识吸收僵化:知识不能在实践中应用,知识效用价值降低

  知识吸收僵化,泛指那些在学习过程中“仅仅被吸收而不被运用、检验或重新组合的概念”。由此,学生在智力上不是越来越发展,而是越来越压抑,终而使学非所用,学用脱离,最后变得越学越蠢[4]。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知识的效用价值来源于实践,只有能够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但大学教育中的实践教学大多流于形式,高校学生普遍抱怨:“没有参加实践活动的条件,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缺乏专门供学生进行创造实践活动的环节和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知识吸收僵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形而上的思维方式使得学生不能全面、辩证的分析和认识问题。由于知识远离实践,不能全面反映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得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知识之间难以融会贯通。(2)知识吸收僵化必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非理性思维的发展,即灵感的产生。知识远离实践必然无活力,无活力的知识会形成僵化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的关键――灵感,也就无从谈起。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离不开实践锻炼,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理论焕发生机;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实践才有方向。

  (三)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教学一成不变,课程设置有待完善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教学手段较为单一,这成为制约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当前我国高校课堂教学多为灌输式教学,师生间缺乏互动,难以调动学生的学生积极性,限制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老师多处在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我国高校专业划分过细,缺乏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课程设置对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辩证思维培养不够重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随着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入,上述情况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总体上看仍不利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毕业之后适应不了现代社会急剧发展变化的需要,更谈不上站在学科的前沿从事创新和科学研究工作。

  二、养成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   所谓“养成”,是指某种思维或行为方式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内化为自觉的意识和自身的习惯,成为主体本身的自主要求。养成教育是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良好习惯的训练,又包括行为习惯培养如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的培养[5]。养成教育体现了教育的阶段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十分重要。我们应该把大学生养成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思维认识水平,设计相应的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项目,通过一系列针对性的行为训练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使创新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和行为习惯。这既是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在要求。

  第一,养成教育的阶段性特征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在要求。大学阶段的养成教育是根据大学生的身心成长和发展规律,通过适当的途径和手段,对大学生成长产生系统影响,使其逐渐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可见,阶段性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基本要求。相应地,创新能力培养也应当按照学生成长的“序”来安排内容、制定计划,使创新能力培养成为有序的、系统的教育,整个培养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创新能力在学生身上生根。

  第二,养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是克服知识吸收僵化的必由之路。社会实践是进行养成教育的生动课堂,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深化,是由“知”到“行”的必经之路。事实证明,学生只有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接受实践的锻炼,才能真正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作为社会存在的个体只有在广泛的社会交往中,才能认识社会,了解自我,掌握理论知识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作为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实践能力的教育活动,必然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实效。

  同样地,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才能使学生真正吸收和运用知识,使各种知识焕发生机和活力;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迸发创造的灵感,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创造价值。

  第三,养成教育的针对性要求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思维定式的重要途径。只有将教育内容具体化,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才能切实提高养成教育的实效。正如一位诺贝尔奖学者在回答何时的教育受益终生时,他说:“是幼儿园……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东西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道欲,午饭后休息,要观察周围的大自然……”可见,内容具体些、要求详细些、着眼点小些、标准明确些,执行起来就会收到明显的效果。养成教育作为贯穿人一生的教育,教育内容更应该具体,而不是进行空洞的道德说教,否则会因空洞而使得相应的要求失去了执行的意义。

  创新能力培养也是如此。不能将创新能力培养简单理解为开设几门课程,增加几种教学手段;而应将其理解为:为不同学习阶段,不同专业,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设置个性化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既要照顾到面,也要照顾到点;学习内容要具体,标准应明确清晰,只有这样才能将创新能力培养落到实处。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具体化、针对性并不意味着琐碎化,并不是说事无巨细都要在教育内容中体现。在提高针对性的同时,要注意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将创新能力培养的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处理好抽象和具体的关系。既要突出重点阶段的关键问题,又要统筹考虑学生发展的整体性问题。

  三、养成教育视角中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面对高校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养成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之间的内在一致性,本文将从养成教育视角探索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具体说来,包括一个成长规律,两个课堂教学,三个基本原则,四个阶段培养方案。

  (一)一个成长规律:大学生身心成长的客观规律

  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立足点是对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尊重,养成教育是遵循学生成长规律,针对不同成长阶段采取的针对性教育。为此,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也应遵循相同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

  首先,从纵向看,大学四年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特点、理论水平等存在差异,应当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创新能力培养方案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还包括课外活动、实践教学等方面。并且,四年的培养方案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使其在照顾到学生阶段性发展需求的同时,也能满足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人生成长目标。

  其次,从横向看,应当转变教学方式和考核手段,将过去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因为信息时代的大学课堂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方法的启迪。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不仅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也是时代对大学教学提出的崭新课题。同时课程考核要以考核学生知识和能力为宗旨,采取书面答卷与科研论文、产品设计、实验论证、社会调查报告等相结合的方式,做到既考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又考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7]。另外,还应克服专业化教学弊病,以学生兴趣爱好为中心建立课程体系,打通“文、理、工”学科间的藩篱,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两个课堂相互补充: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互补充

  高校教学第一课堂主要是指以专业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第一课堂教学内容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但仅依靠第一课堂教学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显然是不够的。养成教育注重文化熏陶,实践锻炼,活动参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当然也需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只有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文化活动,营造浓郁的创新氛围,才能点燃学生的创新激情,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并且,无论是第一课堂的理论教学还是第二课堂的文化活动,都应当营造民主、开放,进取的文化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自由思考,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有勇气去践行自己的梦想。

  (三)三个基本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课程教学与个性培养相结合   第一,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这句话很好地揭示了教育的终极目标。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知识的传播者,更重要的是培养知识的创造者。知识创造者的重要能力就是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实现自我成长。养成教育本身就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各种能力和德行修养成为人自身的“习惯”。所以,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当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予以适当的指导,引导他们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克服标准化教育模式,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道路。

  第二,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同样需要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并重。理论教育方面,高校可考虑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打破以学院为单位的传统授课模式,设置系列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相关课程,如“创新思维训练”“科学研究方法论”等;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条件为学生开展创新实验提供便利。实践教学方面,应着重做好三个“面向”。一是面向全体。社会实践活动要成为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的实践课程,而不仅仅是个别年级,个别专业,个别同学的活动。社会实践要面向全体在校生,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分层次,分类别安排社会实践项目。使每一名学生在活动中都能有感悟,有收获,有成长。二是面向社会。实践项目不能局限在校园内的专业实践、实验教学,而要走出校园,面向社会。把专业学习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在实践中领悟知识,找到知识盲点和创新点。三是面向未来。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不是一项临时性的封闭的教学活动,而是长期的、制度化的,面向未来的,开放性的课程。除了包括在教学大纲中的课程外,还可以通过公益劳动、军训、暑期社会实践,勤工俭学等形式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

  第三,课程教学与个性培养相结合的原则。个性与创新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创新的内容是与众不同的。要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课程教学是面向大众的,个性培养是面向个人的,实现二者结合的关键是设计课堂教学之外的个性培养方案。个人对自身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个性培养方案不可能在入学时就制定完成。因此,应当根据大学生成长特点设计阶段性的个性培养方案,这就是以下要谈到的创新能力阶段性培养方案。

  (四)四个阶段培养方案:针对大学四年不同心理特点的学习安排

  基于养成教育的基本规律和高校学生实际情况,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应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地逐步开展。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大学一年级:以暑期社会实践为平台,引导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找到社会发展和自身能力的契合点,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在校大学生利用暑假开展的各类实践活动的总称。活动内容涉及大学生创业、志愿服务等各方面;以立项的形式开展活动,配备指导老师和经费支持,旨在通过参与实践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由于暑期社会实践对理论水平要求不高,并且覆盖面广,所以安排全体大一新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报告遴选优秀项目和优秀人才,为下一阶段的人才培养做准备。

  大学二年级: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为抓手开展科学研究,构建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与毕业设计之间的“承上启下”机制,对学生开展科研创新能力的专门训练。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一般面向低年级本科生,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就具备申请资格,项目执行期是批复后的一年。为提高培养的针对性,可对大一阶段暑期社会实践的优秀成员和项目进行重点指导,通过个别谈话,了解相关学生和团队的兴趣和特长,在相关老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科研项目。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科研项目的成功率和可操作性,避免学生因理论知识薄弱而造成的盲目选题。参与科研训练计划的学生,在科研计划完成后可顺利地“承上启下”过渡到毕业设计,项目完成的过程就是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有效地使毕业生摆脱了因为时间短而难以完成高质量论文的困境,又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自主参与立项、实施、结题汇报整个过程,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创新灵感。

  大三年级: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为目标深化项目研究,以赛促学,对科研训练项目的优秀成果进行深入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对于科研训练计划表现出色的学生,在这一阶段可以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数据整理,进一步凝练观点,进行更高水平和更为细致的研究。这样既能提高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又能提高学校的整体科研水平和美誉度。

  大四年级:顺利完成毕业设计。经过前三个阶段训练,毕业设计自然水到渠成,顺理成章。这样,在大学四年里,学生学到的就不仅仅是课堂知识,还有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本。

试论养成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论文搜索
关键字:大学生 大学 创新 培养 视角 能力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新型教育理论思考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