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基于高校后勤车队的管理与服务质量评价论文

基于高校后勤车队的管理与服务质量评价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8-16

基于高校后勤车队的管理与服务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2-0212-02

  高校后勤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自2000年初《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的通知》发布以来,高校后勤社会化全面推行。但在后勤中不管是哪所高校都设有车队,以服务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 但不同的高等院校由于其管理体制上的不同,车队所属部门也各不相同,有些隶属学校办公室、有些隶属接待部门、有些隶属综合部门,但绝大多数隶属后勤部门。尽管车队所属不同部门,但其管理工作和服务性质都是一样的。而高等院校车队的服务包含了承运服务、生活服务、安全服务、文化服务和延伸服务等内容。因此,对高校车队的管理与服务要因地、因校、因时制宜,探索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模式,这样才能最终提高高校车队的管理与服务质量。

  一、高等院校车辆管理的主要内容

  管理是手段,是为完成某一任务,实现某种目标或达到某一目的服务的。根据高等院校车辆管理的主要内容按照职能、作用等方面,可以分为车辆驾驶人员管理、车辆派遣管理、专用车号牌管理、车辆保养与维修和车辆事故处理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1.驾驶员管理。高校车辆驾驶员的管理是管理者在指导与沟通的基础上,使车辆驾驶员明确各自的发展目标,并对车辆驾驶员的能力进行辅导,帮助车辆驾驶员找出工作的不足,进而制订相应的改进计划。同时,通过调动车辆驾驶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车辆驾驶员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从而实现车辆驾驶员和管理组织的同步发展。

  2.车辆派遣管理。车辆派遣统一由车管干部负责派遣,车管干部受理派车申请后,根据任务的性质和受理的先后顺序、轻重缓急进行派车,合理安排,严格手续,科学调度,车管干部有权调整派车时间,接受申请后,开出派车单,并负责交给驾驶员。装备车辆的派遣实行用车申请制度。申请单由用车单位或个人填写,上级领导签字批准。驾驶员凭车管干部开出的汽车派遣行驶卡片出车,做到准时准点,不得有误。误车视为事故,要从严追究责任。没有行驶卡片,任何人不得动用车辆。未经车管干部或院部领导批准,擅自动用车辆,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不但要追求当事人责任,还要追究驾驶员责任。

  3.专用车号牌管理。专用车号牌实行责任制,即谁使用谁负责。专用车号牌管理要求车辆驾驶员按规定正确安装和固定,并经常检查专用车号牌是否牢固,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加固。同时,车辆执勤时要将车辆停放在确保号牌安全区域内,并要随时顾及专用车号牌安全。

  4.车辆保养与维修。车辆保养是定期对车辆进行的维护性修理,一般按行程间隔分为三个级别:一级5 000公里,二级17 500公里,三级35 000公里。一级保养、口常保养、换季保养由驾驶员独立完成;二级以上保养进修理厂完成。车辆修理类别分为大修、中修、小修和总成大修。大修是指分解全车、修理或更换全部总成,使车辆技术状况达到完好的修理;总成大修是指发动机、变速器、前桥、驱动桥、车架、车身、驾驶室七大总成的修理;车辆小修是指更换或修理个别零部件,使车辆恢复工作能力的运行性修理。

  5.车辆事故处理。车辆在运行中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车辆损坏或其他损失者,称为车辆事故。车辆因自然灾害及维修保养种造成的人员伤亡、车辆损坏或其他损失不属于车辆事故。发生车辆事故,按车管部门渠道逐级报告,一般责任事故不得超过24小时,重大死亡事故必须及时报告,待相关部门裁决后进一步报告责任与经济损坏等情况。

  二、高校车辆管理的主要职能

  高校车辆管理的目标就是车辆管理主体所必须要实现的管理职能,而管理的客体则是车辆管理效果的主要承载者。因此,分析高校车辆管理的职能是理清和实现管理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高校车辆管理一般按照校、院、系三级管理模式,按照谁用车,谁管理的原则。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校领导专用车由校直接管理,学生、教师的车辆则由后勤部门管理,设有行政办公室,主要职能是:

  1.管理计划。计划职能就是贯彻落实车辆装备管理的法制制度和上级指示,制定各种方案、政策、目标和具体步骤,简单地说,就是制定车辆管理组织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它是一切车辆管理活动的前提,有效的计划不仅为组织指明了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同时也统一了组织的思想,它是名副其实的管理第一职能。

  2.运行控制。高校车辆管理的运行控制职能是与车辆保障计划职能紧密相关的,它包括制定各种控制标准、分析并纠正工作中发生的偏差、确保实现车辆保障目标。高等院校车辆管理人员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常常使管理活动偏离原来的计划,为了保证计划和目标的实现,就需要进行运行控制。

  3.组织管理。组织管理职能就是指为实施车辆保障计划而建立的一种组织管理结构以及为实现计划而进行的组织过程。高校车辆保障计划与目标的实现需要由人来完成,完成计划的人要组成一个整体并有效运转,就必须根据工作要求设计工作岗位,通过授权与分工,把恰当的人安排到恰当的岗位,用制度规定每个成员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这是实现车辆保障计划、目标的根本保证。同时,对驾驶员的激励和领导也涉及车辆的组织管理问题,研究驾驶员的需要、动机和行为,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保证高校内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的政令和信息畅通。高校车辆管理贯穿于管理领域中的教学、政治、后勤等的各个方面,而作为管理的一切时间和空间,一切人员、装备和经费,一切组织、项目和活动都有一个科学管理的问题。因此,根据高校车辆管理的对象与现状研究,通过分析高校车辆管理的问题框架中的不同领域实体及其内在关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增长解决问题的经验。   三、高等院校车辆服务质量评价

  (一)高等院校车辆服务质量的内涵

  1.后勤集团车辆服务质量的设计。后勤服务的设计质量是指后勤集团向师生提供什么服务和如何提供这些服务。它包括设计后勤集团的经营方向、服务范围、服务程序、服务时间、服务价格及各种规章制度等。

  2.后勤集团车辆服务的技术质量。服务的技术质量包括后勤集团车辆部门的环境建筑、设备、管理能力、技术知识、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服务应达到的标准等。要提高后勤车辆服务质量,就应努力提高后勤服务的技术质量。

  3.服务人员的行为质量。服务的行为质量也称为操作质量。它包括服务人员的态度、仪表、衣着、语言、行为以及对本职工作的热情等。服务人员的行为质量直接影响师生评价后勤工作服务。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后勤集团对车辆服务质量,从提供服务一方看,是要求有较高的设计、技术、行为质量,使师生能够形成较好的感觉质量;从需求者的一方看,服务质量是使师生出行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即师生出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快速性、方便性、舒适性等方面达到的水平。

  (二)高等院校车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是为实现评价目的,进行评价研究工作的工具,通过它有目的地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同时,它又是评价判断的依据,依据它做出价值性的判断。评价指标是由一系列反映单位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按系统论方法构建而成的,评价指标是整个评价系统的核心部分,它既是评价内容的载体,也是其外在表现。高等院校车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站台服务(候车点服务),客票发售和预订服务,信息查询服务等。

  1.站台服务(候车点服务)。由于高校车辆主要是以教师和学生服务为主,在中国各高校的服务中,由于车辆受到客运的限制,各高校的站台服务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有些高校甚至没有配备。近十几年来,一些新建的高校校区配备了相对较为完善的客运向导服务。供外来访问者作向导,在有些高校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和醒目的标志等来指出车站各种服务设施的方向和位置,引导师生方便地使用车站的各种服务设施以及按规定的路径便捷地乘车和换车。

  2.客票发售和预订服务。由于是为高校的师生们服务,所以师生们乘坐的车辆都是自动投票服务。中国各高校的车辆服务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还需加快这一领域的工作。中国各高校车辆的服务是全国客运服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应建立预订服务,这样方便师生们出外旅游、出团访问的预订车辆服务。

  3.信息查询服务。高校车辆查询服务在中国的部分高校中己经有了应用,但功能还不够完善,使用不便。师生们习惯跑到站台去了解。高速网络信息的开通给师生们带来极大的方便,在各高校应装备先进的信息查询服务,师生们和外来人员应能够从服务中得到各次车辆到发时刻信息、最佳换乘车辆信息、到发车辆停靠站台信息、行包到达信息、市内交通旅游、住宿信息等。

  四、结论

  由于各高校车辆服务系统的复杂性,其质量管理多以经验管理为主,量化管理则有不足,根据高等院校管理的主要内容,分析了高等院校管理的职能;并对高等院校车辆服务质量的内涵与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作了分析,为能够迅速有效地督促、指导车辆部门改进不足,提高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高校后勤车队的管理与服务质量评价

论文搜索
关键字:后勤 评价 管理 服务 质量 高校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试论大学物理教学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高校电子新闻档案管理模式构建探讨
体育教学与茶文化有效结合路径研究
浅析高校运动项群类体育课程思政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