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银行管理论文 >>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银行机构布局调整策略论文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银行机构布局调整策略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8-27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银行机构布局调整策略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7-0166-03

  一、新型城镇化及其新的经济特征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李克强在政府报告中指出:“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进程的必然趋势,是中国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主线之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传统的城镇化建设的内涵有很大的不同,它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节约集约、生态宜居与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有利于促进中国大中小城市与城镇、新农村社区等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将会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即不以牺牲农业、生态环境为代价来促进发展,是以“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可持续”的原则在广大的农村以农民为主体来实现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并均等化公共服务,从而全面促进城乡的经济发展,达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

  (二)新型城镇化的经济特征

  新型城镇化是“坚持区域统筹、城乡统筹、经济社会统筹和人与自然统筹”的城镇化,体现出城镇化的新特点。区域统筹就是要突破区域分割式的城镇化模式,打破一切阻碍要素特别是阻碍劳动力要素流动的壁垒,促使城乡融合,区域融合,建设宜居的城镇化,而不是简单的农民集聚、农民上楼。建设城乡统筹的城镇化,就是要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规划的一体化、产业布局的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的一体化、公共服务的一体化、管理体制的一体化和市场的一体化,让农民公平享受公共资源,而不是割裂身份,分割利益的城镇化。建设经济社会统筹和人与自然统筹的城镇化,就是要打破传统城镇化建设的思维模式,即土地城镇化或人口城镇化的城镇化模式,新型城镇化要使人口的聚集与就业结合起来,城镇空间的扩展与土地的节约使用、产业的优化布局、人居环境的改善结合起来,城镇的空间布局要与城镇功能区规划结合起来,建设“宜居宜业”的城镇化,而不是简单的人口集聚,单一的城镇化模式。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商业银行发展

  据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透露,未来十年或将带动40万亿投资需求。相关研究也表明,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全方位拉动中国各个领域的投资、消费以及就业等经济,从而缩小城乡贫富差距,起到全面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中国经济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深入,城市的基础设施、医疗、文化教育方面的建设将全方位地不断完善,从而增大投资需求;另一方面,城镇人口会随之而进一步增加,从而带动消费需求。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城镇化将会进一步提高对各项服务业的需求,消费结构会进一步提高,从而带动在质与量上的突破,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样也为中国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将推动中国银行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城镇化的必要条件,而这些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才能完成,而这部分资金的主要来源一个是财政拨款,另一个就是金融机构的支持。就金融需求而言,随着中国对新兴产业与工业园区以及技术创新等领域的重视程度的增加,其金融需求也会随之增加,这不但为银行创造了更多的商业机会,也同时要求银行不断地加强改革,进行金融创新,创造出更多更适合中国新型城镇化工业状况的产品与服务,从而有效满足“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协调发展的融资需求。同时,城镇化是将分散在各个地区农村与农民集中一个地区,以减少公共资源的过多耗费,实现更加低碳、环保、节约型的居住结构,大量村民集中于城镇,会使得城镇人口增加,为城市带来消费的同时,也将为金融业带来新的个人业务方面的需求。新型城镇化建设也会对金融行业提出新的挑战,新型城镇的大量涌现一方面使得社会消费的升级、崛起,另一方面,银行不但要开发更多的消费金融业务供给渠道,针对不同经济层次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消费金融产品,而且各个金融机构还应加强机构布局、支付渠道、产品创新与功能多样化等方面的改革与完善。适应新型城镇化需要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在中国还未达到成熟阶段,因此为给商业银行增加新的风险;除此之外,大规模的以地方政府为融资平台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需求大量的资金,而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问题与房地产行业的风险问题将会持续存在,这也为相关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增加了更大压力。

  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布局的情况

  (一)中国商业银行机构的分布特点

  中国金融机构的分布特点是经济发达的地区金融机构多、聚集程度大,而欠发达地区的分布相对稀少,尤其是在经济比较落后广大的农村地区。从地域分布来看,银行类金融机构由东向西的分布呈现递减,通常银行机构的网点在一个省内的分布,由省会中心城市向外围地级城市、乡镇逐渐减少。对于银行来说,依其职能的不同其机构布局也有所区分,一般在同一省内各个商业银行的分行机构聚集在它的各个地级城市的中心、主要街道、商圈以及企业集中地区等。

  (二)传统商业银行机构布局的观念受到挑战

  传统商业银行机构物理网点布局的观念正在受到挑战,尤其是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正在对银行传统金融中介理论基础形成挑战。结合新型城镇化的特点,传统商业银行机构布局主要面临以下新挑战:首先是人口集聚以及知识经济的兴起与发展。城镇化中集聚的人口,知识水平已今非昔比,他们手中拿的是智能手机,是可以轻轻一点就可以上网玩游戏、买东西的手机;他们口袋里装的是银行卡而不是存折,他们可以透支未来的消费,他们属于有知识的一代。知识经济的形成,使知识技术在生产要素中成为最活跃而且是主导的要素,成为与资金同等重要的生产力推动要素,因此会给金融业发展尤其是金融布局带来新的要求。其次是产业升级及集聚:新型城镇化必须以产业升级与集聚为支撑,否则无法解决人口城镇化之后的就业问题。新型城镇化下,农村产业经济不再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而是农业专业化、农民专业化的新型经济,他们需要更多的金融支持,也需要更便捷的金融服务。另外是互联网金融的兴起,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加速金融的脱媒,商业银行机构坐地经营、“画地为牢”、唯我独大的金融格局被彻底打破。   (三)新型城镇化对银行机构建设的要求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是一项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会更加强烈,对商业银行来说也是发展的大好时机。商业银行应根据地区发展以及生产力布局等地区经济特点不断完善其金融服务体系,不但要建立健全其起金融支撑的服务平台,而且还要建立起多元化的融资与投资渠道以大力支持对实体经济发展有带动作用的产业。同时,商业银行应大量应用日新月异的现代信息技术,改变、创新、发展其自身的业务,如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大量应用可以为商业银行的布局解决很多地理位置带来的问题,从而降低成本,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

  四、新型城镇化下商业银行机构布局的策略

  (一)明确商业银行机构布局的基本要求

  商业银行机构布局基本要求主要有如下几点:紧紧结合城市规划、选择最佳的地理位置、决定合适的网点类型与距离等。首先,商业银行与当地城市发展应该紧密结合,特别是要结合当地城市发展的差异化特点。在确定布局之前应先参照当地的城镇规划,将网点集中设立于城市经济中心的黄金地带。其次是商业银行网点的布局,对于网点地理位置的选择,应按照“金角银边”的原则,按照便捷服务的原则,银行网点尽量重点设置在城市主要街道的十字路口和企业或者各个事业单位较为集中的地区,以吸收更多的周边客户资源,方便服务各类客户。对于网点类型的确立,应以展示企业形象、支持银行业务为目的;特别是对于物理网点,其经营模式需综合周边资源来进行定位,建立综合型、特色型和专业型相互结合的体系结构,并依据不同类型网点制定、实施不同的管理制度,实现集约高效的管理,提升网点的综合竞争力。

  (二)抓住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机遇

  新型城镇化是商业银行发展的一个巨大的机遇,商业银行应当即时抓住当前的机遇,抓住金融改革的有利时机,快速发展与优化金融布局。目前,中国经济格局在地区分布上依然呈现非均衡的状态,因此也同样要求非均衡银行业布局加以支撑,以提高其配置的效率。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带来更多发展潜力巨大的新型城市群与商业区,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说可能更为迅速,需要商业银行进驻更多、功能完善、服务能力强的网点。网点作为银行发展载体的设立,是为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客户更为便捷的金融服务窗口。而银行分支机构,也就是其网点的布局,不但影响着银行吸引客户群体的质与量,也同时影响着各个分支机构的投入与产出,甚至还会影响到银行的市场竞争力、综合收益等;因此在设立网点时必须要与新型城镇化的程度以及本地实体经济规模相结合,分析其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量的大小;一般来说,实体经济强盛的地方是银行分支机构设置的重要战略位置。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银行分支机构的布局将随之而调整优化,并且应重新塑造部分网点功能类型。金融业对经济支持是其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建设地区,即中国目前高速发展的中部地区的各大省市,在重点建设其省域经济的同时,应加大银行在最为发达或者城市的核心区域的网点建设。而对于地处重点产业梯度转移的输入区,也应加强银行网点布局以发挥其在整个城市经济中的引擎功能。

  (三)加强商业银行的信息化建设

  在当前的客观条件下,商业银行的物理网点仍处于不可取代的地位,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人力、房租等成本也在不断地攀升,使得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越来越高。另外,随着经济社会对金融服务要求不断提高,其需求更加多元化、具体化,总的来说,单凭传统物理网点的功能,很难满足现代人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因此,商业银行不得不考虑电子信息技术在其业务上的融合,从而延伸传统金融服务的范围,即时解决更多客户对金融服务的诉求。商业银行的信息化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还可以更全面了解市场动态的信息,提高市场竞争力。对商业银行来说,未来谁的信息化程度高,谁就会占领更多的市场,谁就会发展的更快、更好。

  (四)完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设置的规划与布局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置受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影响,就银行自身的因素而言,在设置分支机构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要根据银行分支机构的业务性质来考虑规划与布局,比如是存款类的或是存贷结合类的,只具备存款类的营业网点可以设置在人口相对非常集中的区域;而具备贷款资质的分支机构就应多靠近企业集聚区。另外一个,在设置银行分支机构时,要充分考虑银行自身的影响力,比如规模影响力、服务影响力或者是本土金融机构影响力等。

  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商业银行在布局金融分支机构或网点时,要结合新型城镇化的“三区”特点进行规划与布局,三区就是指人口集聚区、产业集聚区与城镇突出功能区。在人口集聚区比如新农村社区或城镇社区,要设置便民的营业服务网点或者设置银行自助设备;在产业集聚区比如产业带、产业集聚中心,要加强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置,尤其是要设置可以审批贷款或国际业务的银行分支机构,重点是对企业的服务;在城镇突出功能区比如行政中心、教育中心等,要加强个人金融服务机构的设置等。总之,只有建设出特色、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机构,才能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特色、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银行结构本身也才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银行机构布局调整策略

论文搜索
关键字:城镇化 城镇 建设 布局 银行 机构
最新银行管理论文
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研讨
浅谈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试论城市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管理存在的问题及
商业银行税务风险管理系统的建设研究
浅析商业银行公司信贷业务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公司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探讨
银行绩效管理体系的优化分析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
试论远程开立单位银行账户业务管理思路研究
城市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热门银行管理论文
我国网络银行业务发展对策研究
关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分析与思考
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与防范
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思考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
银行改革――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
银行风险及金融监管
来州市工商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和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