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90后”大学生公平观现状与教育研究论文

“90后”大学生公平观现状与教育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11-11

“90后”大学生公平观现状与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1-0131-02

  公平具有公正、合理和平等的基本意义,作为人类社会中的永恒的价值追求,人们赋予了公平十分丰富的内涵,在理解公平的含义时要注意把握其历史性、主观与客观统一这两个特性。公平观是人们对公正、合理和平等的观念和看法,“是关于社会公平的基本观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1]人们认识水平可以通过不断地教育引导获得提升,从而确立符合客观实际的观点以及看法,树立正确的公平观。“90后”大学生因其所成长的时代环境,使其具有区别于以往大学生的特性,包括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的多样性,价值选择充满不确定性和自我意识强烈,注重自我实现等。通过对“90后”大学生公平观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也映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研究大学生的公平观,尤其是“90后”大学生这一新生群体的公平观,符合时代的需要。

  一、“90后”大学生公平观存在的问题

  纵观当前“90后”大学生公平观现状,其主流是呈现积极向上的态势,对基本的公平问题能够把握是非,做到基于客观现实的价值评判,但是由于“90后”大学生的自身思想上的特点,以及受到多元价值与复杂社会现象的影响,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了新的情况和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具体的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部分大学生个体持有投机的思想。面对不公平的现象,作为个体尤其是身处校园的高校大学生,应满怀正义,坚决抵制,要以身作则与不公平的现象做坚决斗争。青年大学生是富有朝气,努力拼搏的年轻一代,本应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积累才识,获得理想的人生。但在实际的校园访谈调查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同学不但抵制不够坚决,反而因受到过不公平的待遇以至于在遇到公平是非的问题是会有偏见,部分在校“90后”大学生中投机思想严重。所谓投机思想,就是一种幻想不费力或费很少的力就获得一个好的结果的思想,这种幻想本身就与大学生的本质相违背。大学生有投机的思想的具体表现就是在考试评测中通过作弊手段或者替考方式去获得成绩,在评奖选拔的过程中,通过弄虚作假的手段获得奖励;在科研学术过程中伪造数据来获得学术成果等。由于部分大学生有投机的思想,严重破坏考试评测的公平性,破坏了评选的公平性,对学术科研的公平带来恶劣影响。

  2.大学生不公平感普遍存在且增强。通过走访与调查,发现当今高校“90后”大学生思想中的不公平感普遍存在,人们“在评价生活水平时是以个人的今昔情况做比较的,而在谈论社会是否公平时则不相同。”[2]大学生在关注公平问题时,往往就会以一种横向的观察眼光来审视自身以及周边的事物,不断地以自身的发展水平与他人进行比较,而不同大学生个体在学习发展过程中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部分学生中会被主观的认定为是由于存在不公而造成,如课堂作业成绩,年度奖、助学金的评比发放等。正是因为这些琐碎的小事件的不断影响和强化,使得部分大学生的不公平感逐步增强。

  3.部分大学生面对不公平不敢作为。大学生面对不公平现象的不作为,对不公平现象不能勇于指出,而是采取默许默认的妥协方式对待。一方面,是出于大学生自我保护的本能,在没有充分的制度和规则保护的前提下,难以在不公平现象发生时挺身而出,伸张正义;另一方面,自身就是不公平事件的参与者,面对不公平的不敢作为,除了自我保护外,还在于自身就是既得利益者。另外,大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社会中所存在的不公平现象诸如分配不公,就业不公等,作为大学生,无力去改变现状,面对不公平,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更何谈有所作为。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大学生个体价值观偏离。部分“90后”大学生个体的价值观发生偏离,他们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之上,不排斥其他的价值观念,秉持多元的价值,既吸收其他价值观念中的精华思想,丰富和提高个体现有的价值观念;同时又受到多元价值观的影响,让既有的一元价值观被冲击,对其原有价值观产生质疑,从而产生“对所在社会主导的价值观以及对个体应有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偏离现象”[3]。大学生个体在对待一些问题上因缺少全面深入的了解,而是从自身的单向度视角审视问题,把个别现象当作普遍规律,导致看待事物过于片面化;同时,由于大学生在学校的经历尚浅,在社会中的实践还缺乏时间的历练,加之学生时期的辩证思维尚未成熟,就会导致在思考问题时过于绝对化。片面化的看待事物以及绝对化的思考问题,都无法科学把握公平的实质,个体的价值偏离导致部分大学生公平观的树立过程中出现各样式问题。

  2.高校公平教育引导缺失。作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环境对大学生的观念形成至关重要。学校有责任履行营造公平校园环境、构建校园公平制度的责任,并以此发挥学校的公平观教育引导功能。但在具体的实践环节中,会出现各种问题从而使高校公平教育引导未能有效发挥,并由此导致“90后”大学生公平观出现问题。

  首先,高校存在不公平的现象和机制。大学生群体间的竞争存在不公平现象,“竞争的规则只有通过法律的有效实施来获得保障”[4],而高校在相关方面存在滞后,高校关于大学生的不公平现象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大学生的学习学业方面出现的不公平现象,如在学习的过程中,部分学生的经常性旷课行为,但一些教师对平时成绩的不重视,只看重最终考试成绩的情况下,导致旷课与按时上课的学生中在课程评定结果没有区别,这势必在学生群体之间产生不良影响;另外在一些课程学业的考试中部分学生通过带小抄、查手机等作弊方式不但获得考试通过,且还获得较高成绩,这些现象的出现对于靠勤奋读书的学生也是有违公平的。二是有关学生校园生活方面的不公平现象,如在班、级院级中参与竞选,通过打招呼,拉关系的行为在竞选中胜出,并且由于竞选的胜出,进一步会在诸如评定奖学金、学年评测中占到相对优势。三是校园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导致不公平,在一些校园公共教育资源,如各层级的针对学生的课题评选以及公共设施的使用中,会出现被部分相关学生干部垄断的情况。由于以上不公平现象的长期存在,就会使现有体制固化僵化,且逐步演化为成规模成组织的模式,这些不公平机制的形成势必对学生的观念看法产生消极作用。   其次,现有的途径难以有效发挥作用。高校现有关于大学生公平教育的引导途径主要集中在课堂教育以及制度的引导上。课堂教育主要集中在一些思政公共课程中或部分学院的专业课程中,但在课程的学习中,很难发挥教育教学的功能,教育时效性不足。如课程教材,虽有着透彻的理论阐述和严谨的逻辑结构,但学生不断接受单一的“注入式”理论学习,会有抵触情绪,加之部分大学生受到自身的经历和社会上频频出现的与课堂教学不相符的情况的影响,更加深了对理论教育的误解和抵触,因此课堂教育的实效大打折扣。高校现有关于大学生公平教育的另一条引导途径就是学校在制度上的引导,高校首先应在制度上做到维护公平,限定不公平的底线,让大学生在遵循制度的同时感受到公平公正,进而逐步树立正确的公平观。但实际的操作中,出现了破坏制度,逾越底线的情况,在制度层面不断挑战大学生的公平底线,首先对制度产生质疑,现有的制度不但无法完全维护公平,反而是不公平现象的催化剂;其次在无法改变制度的情况下,部分大学生开始适应制度中的不合理,放弃自身的底线和原则,这就是制度层面的漏洞缺失对大学生的诱导。

  最后,缺少公平教育和引导的新途径。在传统的大学生公平教育未能充分发挥的情况下,高校缺少公平教育和引导的新途径。缺少创新也是导致大学生公平观存在问题的原因所在。一方面,高校在传统的课堂教育中不能适应“90后”大学生的新特点,调整不及时,另一方面,在高校制度层面中存在不合理的制度设计,加剧了不公平。在此情况下,高校有关公平教育和引导的途径倘若未能积极创新,不去开辟新路径,不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就会失去既有的引导成绩,还会使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是愈发迷茫。

  三、大学生公平观教育引导的对策

  1.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符合社会主流的公平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包含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基本思想和内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公平与正义。公平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人们对公平的理解与认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提高的,公平还具有主观性,不同的主体对公平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基于对当前社会的科学认识而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社会的主流价值,因此要继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跟随社会主流,牢固树立符合社会主流的公平观。

  2.创新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提高大学生对公平问题的科学认识水平。提升大学生公平观的重要措施就是要借助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对学生开展理论教育和思维引导。“对于公平问题的科学认知,需要大学生主体具备科学的哲学思维和丰富的理论思维”[5]。哲学思维需要通过高校思政理论课的系统教育逐步习得,高校思政课程所包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道德法律等内容能够有效的促进大学生科学的理解当前所遇到的相关公平问题;高校应不断创新理论课程教育的新模式,扩充教育新内容,注重实践与理论结合,找寻大学生所关注的兴趣问题、热点问题,借助丰富的理论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公平问题,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灌输教育,将理论知识以生动多样的形式予以表现,以科学的视角引导学生看待公平问题,从而使大学生真正对公平问题的认识水平获得提升。

  3.努力营造校园公平的氛围,不断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与体制创新。高校在营造校园公平气氛的过程中,可以集中高校优质资源,通过整合党团学生工作,开展系列主题党日、团日活动,举行别开生面的校园文化活动,宣传公平思想,引领公平潮流,促使每一位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活动中来。在努力营造高校公平氛围的同时,还应落实制度保障,重新理清高校规章制度中的不合理因素,以学生为主体,以服务学生为出发点,在科学规划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稳健推行校园制度改革与创新,确立维护公平的制度保障,以制度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公平观。

“90后”大学生公平观现状与教育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生公 教育研究 现状 研究 大学 教育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新型教育理论思考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