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的实践与探索论文

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的实践与探索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12-09

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的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18-0048-06

  我国的职业教育一直强调借鉴和融会国际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陆续从国外引进先进的职业教育办学及课程模式,包括德国双元制、MES、加拿大CBE、澳大利亚的TAFE、英国的BTEC以及德国的行动导向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等。这些教育模式的引进,对于更新我国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拓展职教发展思路、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愈发呈现出多样性特征,已经从政府间合作逐步拓展到校际间合作、专业合作,从单纯引进国外职业资格证拓展到开发国际化的专业教学标准,极大地推进了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小学、职业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职业教育的开放和合作正成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上海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的实践与成效

  (一)吸收国际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在融会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对国外先进职业教育模式经过了“移植”“借鉴”和“本土化”等不同的过程。“能力本位”“学生中心”“工作导向”等一些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在我国已深入人心。从1985年起,上海就开始了政府间的职业教育合作交流,并逐步拓展到整校制合作和专业合作。目前,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已扩展到澳大利亚、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新加坡、加拿大等20多个发达国家,国际上各种先进理念和做法对上海职业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是借鉴国际职业教育体系,创新多元发展的制度框架。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中产生了很多新职业,特别是在服务行业领域,许多国家正在尝试将教育、培训与就业结合起来。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职业教育就形成了由中等职业教育、高中后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组成的全国职业教育基本体系。这种体系的实体机构主要包括综合高中学校、职业学校、地区性职业教育中心、社区学院和企业培训中心。多样的机构形成了美国多样的职业教育办学方式,美国职业教育教学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强调教学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学生在所学的应用型专业基础课程基础上,可以申请继续深造,进入有相应专业的四年制大学学习专业课程[1]。除美国外,日本的职业教育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的始终,法国以学校教育为基础的大规模、多层次、多类型的职业教育体系,瑞士及西班牙“职业教育普通化、普通教育职业化”的教育体系,都给我国特别是上海的职业教育发展开拓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今天,上海职业教育进一步贯通学生发展通道,中职学生毕业后,既可以选择到高职继续就读,也可以通过高考方式进入普通高等院校就读,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是引入国际职教办学模式,深化校企间的合作与互动。上海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全面引进了“双元制”模式,并在上海市电子工业学校等学校开始试点。在推进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上海职业教育不断借鉴英国“现代学徒制”及澳大利亚TAFE学院和“新学徒制”教育理念,将企业纳入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之中。从本世纪初校企合作的各种企业冠名班,如上海市金山石化工业学校的“巴斯夫班”、“拜尔班”等,到目前校企间专业、师资、课程、教学等全面的合作,校企合作已成为上海市乃至全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路径。近年来,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上海进一步创新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目前,已经建成了现代护理、交通物流、电子信息、商贸、旅游、化工、建筑、现代农业8个以专业为纽带的行业性职教集团,以及嘉定、徐汇、闵行、黄浦、浦东新区等12个以服务区域经济为特点的区域职教集团。但是,目前校企间的合作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特别是一些跨国企业与职业教育的合作,还处于比较零散的状态,没有形成规模和相应的机制。集团成员间的合作也还比较松散,除了政策和制度方面的制约外,缺乏长效的运作机制也是重要的原因,这也是今后职业教育合作需要进一步深化的问题。

  三是吸收国际终身教育理念,拓展服务领域和范畴。20世纪90年代初期,澳大利亚在《1994~1997澳大利亚国家职业教育和培训战略:迈向技能型的澳大利亚》和《1998~2003澳大利亚国家职业教育和培训战略:通向未来之桥》两个国家计划中明确提出:支持所有人进行终身学习[2]。所以TAFE学院打破了传统一次性教育的束缚,建立了“职业教育―就业―继续教育―更高层次就业”的终身教育模式。同一时期,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也将职业的终身教育作为促进人才培养的必然之路。上海职业教育在国际终身教育思潮影响下,也在不断拓展服务的领域和范围。一方面,通过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多样性的职业教育培训选择,使就业者能够获得继续教育的机会,从而实现更高层次就业。另一方面,职业院校不断提高自身服务能力,面向社区下岗或失业人员、面向行业、企业开展培训;与政府部门合作,开展面向社会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鉴定等,职业教育的终身发展功能得到不断强化。

  (二)拓展教师和学生合作交流,在互动中促进质量提升

  作为提高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和地位的关键因素,改善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的质量一直是各国的重要关注点。自1980年开始,我国不断派遣职业院校教师出国访问、进修、考察,同时也聘请外籍教师来华任教,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师资与国际的交流。在国家层面的师资交流基础上,为学习国外先进的职教经验,上海市非常重视提高教师培训质量,自2011年以来,先后2次邀请德国职教专家12人次来沪开展专业教学法培训班,支持247位中职校长及教师赴德参加培训。2013年,上海市教委进一步明确,重点支持以专业学习为主,能够获取学分、证书、互免学费的中长期校际合作项目;加大对中职校学生赴海外游学、实习的支持力度,鼓励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国际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交往能力。这表明职业院校学生的国际合作交流将成为上海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常态。   目前,学校国际合作交流的方式有多种,一是聘请外籍教师或专家开办讲座;二是派遣教师赴外方学校短期进修,上海很多职业学校每年都会选送一大批骨干教师分别赴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进行教育考察和专业培训;三是结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组织国内外的教学研讨;四是培养一批“双语型”、“双师型”骨干教师,并把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作为专业课教师任职资格的基本要求。上海职业院校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形成了很多可资借鉴的案例,如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引进“外脑”,由一位外籍“东方学者”,打开了培养人才的国际之路。玛丽?莱姆来沪后,在中美合作护理专业中引入国际公认的美国护士资格考试,找到一把培养护理人才的“国际标尺”。她首次引进20 多种原版国际护理优质教材,还带来了护理批判性思维、护士交流技巧、人类生长与发育等课程,培养的毕业生“国际通用”。学校每年聘请20多名外籍教师,派出数十名优秀学生赴海外合作院校专修社区护理、老年护理等课程,为上海培养紧缺高端护理人才[3]。上海市医药学校的中澳合作项目“现代物流(医药专门化)”专业,完全移植澳大利亚TAFE物流专业证书的相关课程。在合作过程中,学校先后派遣七批共19名教师赴澳大利亚进修,有14人取得TAFE证书,其中3人获得TAFE体系国际培训师证书①。这意味着他们具有对从事澳大利亚TAFE体系的教师进行专门培训的资格。教师专业素质和外语水平的提高,有效推动了学校的专业教学和课程改革。

  在加强师资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同时,上海市在职业院校的学生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如上海市振华外经职业技术学校从2005年起,通过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部牵线,与英国杉顿中学签署了教育合作协议书,开展了两国学生间的课程合作交流活动。至今,两校已在旅游地理历史、体育、商务、艺术等多门学科上进行了课程交流以及师生互访活动,极大促进了两校间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上海市信息技术学校多年来一直坚持参加YFU(国际学生交流协会)国际交流生项目,不仅将本校的学生送出去,还吸引了泰国等国外学生来校学习。

  (三)开发国际水平的专业教学标准,在合作中扩大资源共享

  职业教育适应工作世界变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标准基于国际化的专业教学标准,而这一教学标准正是基于行业标准。2012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开展职业教育部分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2]86号),组织上海市和天津市,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展开部分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工作,其目的就在于鼓励发达和先进地区重点围绕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对接国际产业发展,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是将国际行业技能标准融入专业课程内容。早在2002年,上海深入开展课程教材改革,已先后制定了66个专业教学标准,为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2011年,上海市制定并颁布了《上海市职业教育“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沪教委职[2011]38号),提出要“鼓励学校将国际行业标准融入相关专业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掌握国际通行的技术规范、服务规范,增强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逐步建立国际互认的专业教学标准,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特色专业。”为此,在原有的66个专业教学标准基础上,2011年,上海市先行试点开发了护理、汽车运用与维修、国际邮轮服务等13个专业,涉及8所中高职院校,分别借鉴了美国、德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国家的相关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在这些专业教学标准中,既有对国外相关行业和岗位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又包含了对软技能的课程和教学要求,对教师的要求和以往的教学标准有了很大提升,预期按此标准培养出来的人才对更高层次和领域的岗位适应性将更为增强。

  二是鼓励学校将国际行业标准融入相关专业的教学过程。2013年开始,上海组织开发了52个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并在6个试点学校实施。目前,上海市多所职业院校都参与了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工作,在开发团队建设方面,除了国内行业、企业专家外,还邀请了一批跨国企业的专家,特别是熟悉相关国外职业能力标准和课程开发的外籍专家,参与开发的全过程。这一方面有力地保障了专业教学标准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对职业院校的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接受和学习的过程。

  三是扩大资源共享范畴,推进国际间教学标准互认。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各国行业间的技能标准要求也越来越相似,特别是对于职业技术教育来讲,其所培养的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同一行业的某一具体专业领域所需求的专业技能也是非常相近的。为此,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国际水平的专业教学标准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的专业教学标准互通互认,是培养面向变化的工作世界的人才的必然途径。

  (四)引进国外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对接中实现课程改造

  国家鼓励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而专业与课程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核心体现。在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引进与中外合作方面,我国也做了大量的工作。199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英国文化委员会开展“中英职业资格证书合作项目”,支持我国建立一个以职业能力标准为导向的具有国际水平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项目建设6年间,我国引进英国NVQ文秘和行政管理人员的标准体系和考评技术,还专门颁发了《关于在中英合作项目文秘和行政管理证书引进试点单位实施督考和颁发证书的通知》,决定参照英国NVQ质量保证体系的经验,在试点单位实施督考制度并对参加培训和通过考核者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1999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合作实施“中德职业资格证书合作项目”,4年间在7个试点地区的7个职业领域中开发了职业标准、教材和教学大纲,面向社会招生并颁发了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英国苏格兰资格监管局开展职业资格证书合作项目――SQA-HND项目,由鉴定中心根据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有关规定,组织专家对苏格兰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进行论证[4]。对于与我国职业标准要求基本衔接一致的苏格兰课程,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鉴定中心进行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参加该苏格兰课程学习合格的学生即可获得我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这些合作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与认证同国际的接轨。   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中,上海对外开放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也在不断深入,有选择地引进国外有影响的职业资格证书,逐步实现了对一些重要的职业(工种)技能标准和资格证书的国际双边或多边互认。就中等职业教育来看,目前上海中职已经有13所学校的22个项目与国外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涉及到模具、数控、汽修等二产类专业以及饭店服务与管理、美发与形象设计等三产类专业。

  (五)提供多样和有选择的教育供给,在发展中增强模式创新

  传统的教学往往注重对学生“眼睛”和“手”的训练,而忽视了“脑子”和“心”的训练,而国际上在这方面却有着很好的经验。在职业教育教学领域,上海各职业学校学习和借鉴了国外的各种教育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MES)“工作过程导向法”“能力本位教学模式(CBE)”“教学工厂”等等,并与学校的专业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巨大功效。如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引进一些海外合作项目,德国外教“驻扎”上海,用严谨的“德国标准”培养学生,其中“中德合作通信技术专业”以岗位群的职业特点为依据,以工作项目为引领,凸现“教、学、做一体”的教学理念,强调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教学过程的评价。除了毕业证和各工种技能证书,全校每年有约七成学生考取了德国工商行会颁发的技能证书,这相当于拥有了在欧盟各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从事技术技能工作的通行证。商贸旅游学校与世界知名法国蓝带厨艺学院合作,将其培训课程引进中国。今后在学校课堂,全球顶级主厨将手把手培养带教“学徒工”,同时引入的还有国际认证的蓝带料理、甜点、烘焙、餐饮服务等职业资格标准;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与上海云丽莎艺术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云丽莎艺术设计中心”、与中国黄金集团合作建立“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中国黄金创意产业中心”、与上海证大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喜玛拉雅美术馆合作成立喜玛拉雅综合艺术学院(筹)等,搭建了集教学、产品设计研发、市场服务于一体的产学研平台。

  随着上海培训市场的发育壮大和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领域的中外合作模式也在不断拓展变化。向特殊的职业培训领域拓展,是上海中外职业教育合作办学的又一值得关注的发展动态。目前,除了学校整体合作、专业合作、课程合作、教师培训、学生交流外,中外合作的模式已经拓展到培训领域,拓展到合作开发教学标准和培训标准、合作进行项目开发等方面。

  应该说,在上海职业教育领域国际合作办学的成效是非常明显的:国外原版英语教材及教学辅导教材的引进,外籍教师的教学,使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实训教材的引进,对最新行业知识和生产技能接触和了解机会的增多,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增强;国外职业资格证书的引进,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又为学生的成功就业增加了砝码。同时,大批跨国企业进驻上海,也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举办中外合作办学的职业学校虽然在合作形式上多采取合办一、二个专业的形式,但其带动学校办学水平整体提高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上海市医药学校的“现代物流(医药专门化)”、上海逸夫职业技术学校的“护理”、上海市商业学校的“国际商务”等专业,已成为这些学校提高办学质量的突破口,通过对国外的专业与课程模式进行科学的借鉴、移植和创新,将在合作专业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在其他未合作专业中实行嫁接推广,从而提高了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二、上海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的展望

  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人才培养与工作世界的对接。作为整个教育领域合作开放的一部分,职业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和开放近年来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处于整个教育开放的薄弱环节,无论合作规模还是合作形式都相对较散,缺乏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长效机制。伴随着工作世界的不断变化,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已经是大势所趋。

  (一)转变合作理念,从自发走向自觉

  目前,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处于自发状态。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国际化行为,都缺乏一种战略思维和宏观设计,办学实践多是一些零散的、应急性的行为,往往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在学校内部也缺乏专门负责的组织机构。从长远来看,这种意识上的“自发”状态必然要向“自觉”状态转变,要意识到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以自信、主动的姿态参与国际间的人才培养竞争,使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更加适应日益国际化的需求。具体来看,重点是进一步深化基于项目的教师和学生交流:第一,要在合作的面上进一步拓展,要使尽可能多的师生都能够享受到项目交流带来的好处,这就需要政府方面提供资源、信息和政策支撑;第二,要在合作项目的深度和选择上,能够与职业学校学生发展的心理阶段相吻合,体现出职业院校合作项目的独特性和适应性;第三,要将政府层面的顶层设计与学校层面的具体操作有机结合,使学校能够在有效的政策支撑下,有信心、有动力地做好项目中的师生交流和教育质量提升。

  (二)扩大合作规模,从零散走向集中

  以国际水平教学标准和国外职业资格证书为例。目前,我国仍需进一步深化与国际间的合作:一是深化对国外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重要性的认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已成为国外各个行业上岗工作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准和依据,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我国也有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但执行起来的情况却不容乐观。目前我国能够获得国外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比例非常低,作为入职的标准,特别是对上海来说,面对众多的跨国公司和企业,在职业教育领域引入国外职业资格证书已经势在必行。二是扩大国外职业资格证书的覆盖面。在国家政策引导下,由政府层面直接引进国外主要行业重点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供职业院校学生及社会在职人员选择;同时对学校提供支持,鼓励学校与国外职业院校合作,共享国外职业资格证书考证体系。三是改造现有课程和教学,依托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实现课程和专业与国外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对接。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均是按照国内专业教学标准的要求设计和安排的,按照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还需要在课程方面进行改造和对接。

  (三)注重实际效果,从合作迈向发展

  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是大势所趋。针对当前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规模偏小、合作零散的问题,职业教育主管部门或机构要在跨国企业参与、咨询信息提供等方面搭建优选平台,为职业院校的国际合作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方面的支持。同时,在教师的合作交流、学生的国际培养以及国家水平的教学标准制定方面进行系统规划,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合作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人才培养与工作世界的适应性。为此,一切合作要围绕这个中心展开。从实际效果出发,设立有效的国际合作评价机制和体系,以开放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开拓从“合作”到“发展”的创新之路。

  (四)打造国际品牌,从输入走向输出

  与很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职业教育更多是站在学习者的角度,观察、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好的理念和模式,这是一个国外职业教育“输入”的过程。从长远来看,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实践和创新,还必须要有“输出”的胆略和气魄。要用相对优质的资源向世界敞开,在吸引国际学生、国际师资培训、课程开发等各个方面向世界开放,打造上海乃至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品牌。

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的实践与探索

论文搜索
关键字:办学 职业教育 实践 职业 国际 教育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新型教育理论思考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