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关于我国中小学开展海洋教育的建议论文

关于我国中小学开展海洋教育的建议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7-07

关于我国中小学开展海洋教育的建议

  2012年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持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1]的国家海洋战略。从地理意义上讲,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但从海洋经略上说却并非海洋强国。海洋强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提升国民应有的海洋意识,海洋教育也因此应运而生。

  (一)海洋教育产生的背景

  21世纪被称为海洋的世纪,发展海洋事业已成为世界性趋势和战略选择,我国也确定了建设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目标。海洋强国的建设不仅需要海洋军事、海洋经济等硬实力,同时需要强化海洋意识和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作用。国民较强的海洋意识将有会利于提升我国海洋战略地位,益于民族进取精神的形成和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世界各国特别是沿海国家大都对海洋教育十分重视,海洋教育已经成为海洋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也应当借鉴海洋大国的成功经验,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开展适合中国国情的海洋教育道路。

  由于历史因素、文化因素及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清代以来海洋意识逐渐薄弱,现代海洋知识也普遍匮乏。目前只进行简单的宣传并不能使国民的海洋意识达到发展海洋强国的需要。因此,需要采取必要的教育措施来强化海洋意识,为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社会舆论共识和精神动力。

  (二)海洋教育简介

  海洋教育具有极强综合性,涵盖面非常广,因此海洋教育很难或者不可能有一个准确、简洁的定义。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马勇从人海关系的视角提出海洋教育的定义,他认为:广义的海洋教育是通过海洋文化知识教育、海洋意识教育来培养海洋道德,改良人的海洋行为活动。狭义海洋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组织地海洋自然特性与社会价值认识的教育,如海洋知识意识、海洋专业能力、人的海洋行为以及海洋道德与等素质的培养活动[2]。

  由这个广义的海洋教育概念可看出海洋教育分为海洋知识教育和海洋意识教育。知识教育是有体系有层次的学科教育对学生有较高的要求。相比于理性的海洋知识教育,海洋意识教育则是感性的,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没有知识体系,不需要分层。对于一个国家的普通国民来说,海洋意识教育要重于海洋知识教育,第一,有了海洋意识才会有进一步求知欲望,才可能会有一个关于海洋的理想;第二,有了海洋意识才能更了解自己祖国的海权及海洋战略,才可能知道爱国不仅要爱大陆还要爱大海,从而更具凝聚力;第三,有了海洋意识,才可能在此基础上上升为海洋知识。

  二、中小学海洋教育的重要性及现状

  (一)中小学海洋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固国家不以山溪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其道何在?精神为也。[3]”孙中山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教育及爱国主义精神和意识对一个国家国防的重要性。“一切教育都应该从娃娃抓起”,因为娃娃的感性思维优于理性思维,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各种价值观都有待于完善,对其进行相应的教育可取得很好的成效,因此国民海洋教育的基石应是中小学海洋教育。加强中小学生的海洋教育是全民海洋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已取得的成绩

  随着建设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目标的提出,海洋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海洋教育活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异彩纷呈,海洋知识竞赛、海洋文化创意大赛、“海疆万里行”主题宣传报道等活动取得良好地效果。海洋意识教育基地、海洋科普基地建设蓬勃发展,地方性中小学海洋意识教育教材和地方课程教材也逐步形成。

  (三)存在的问题

  我国海洋教育的开展已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中小学海洋教育也在探索中前进,取得了可观的成就并积累了经验。鉴于海洋教育是一个新兴学科,海洋教育的基础教育阶段系统性研究较少,并且缺乏对已有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系统梳理和研究。因此当代中国中小学海洋教育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和未解决的困难。

  1.海洋教育目标设置不成体系。一些机构和涉海部门容易把海洋知识教育和海洋意识教育混为一谈,各教学阶段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体系,没有细致的教学内容划分,这跟海洋是极具综合性、复杂性有关。特别是对小学生进行一些海洋知识的引导,造成了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未必能够培养学生的海洋兴趣,反而打击了其学习热情。

  具有浓厚的海洋文化气息和丰富海洋资源的东部沿海地区,在国家重视海洋教育的背景下,海洋教育得到了快速充分的发展。然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海洋教育只是最普通、最低级的学科渗透式海洋教育,而且大多数内陆学校没有海洋教育。总体来看,我国中小学海洋教育的目标体系正在形成的过程中。

  2.海洋教育教师少教材缺、各学段教育封闭。海洋教育是新兴学科,因此除了个别地区、个别学校开设海洋教育校本课程外,中小学基本没有完整的海洋教育教材,并且各年级各学科中涉及的海洋教育知识内容比较少,通俗化的海洋教育读物较少。 中小学海洋教育也只是海洋教育的一部分,专著则更少。另外我国应试教育各学段存在一定的封闭性,而分布于各个教育阶段的海洋环境教育内容松散,没有统一的规划,没有系统的课程设计与专门性的讲述。系统的海洋教育还是一个问题,各阶段的海洋教育更难做到教育内容的衔接。第三,现有的教师大多没有进行过专业的海洋知识培训。即使海洋意识教育不同于海洋知识教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其对教学目标的理解都会影响到海洋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甚至影响教育的创新、与时俱进以及系统的海洋教育模式形成。   3.海洋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由于中小学海洋教育渐成体系还未成体系,一些现有的海洋教育资源未被整合到海洋教育资源内。如一些传统的海洋文化、乡土文化等都可以作为本地海洋意识教育的资源。另外涉海高校的设施资源,如海洋博物馆、海洋生物标本馆、船舶模拟器实验室,甚至把涉海高校的校园作为中小学生参观的资源也足以激发其对海洋浓厚的兴趣。第三,互联网资源并未充分利用,目前国内可以作为中小学生海洋意培养、海洋知识教育的网站并不多,虽然现代海洋教育网站存在一些提升的空间,但像这样的网站也是非常少的。第四,中小学生练习册、寒暑期作业练习册及阅读刊物也可作为一种海洋教育的资源,就目前情况来看海洋常识少见于这些资源中。

  三、中小学海洋教育的建议

  我国海洋教育的碎片化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必须解决这些问题后才有可能将海洋教育系统起来,形成有效地教育体制。要重塑我国国民的海洋价值观,使我国成为海洋强国,既要及时正确的解决现存的海洋教育问题,也要积极探寻新的海洋教育之路。

  (一)根据年龄、区域设置教学内容和目标

  1.根据年龄设置教学内容和目标。海洋教育需根据各学段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设置具有层次性、渐进性的学习目标,并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4]。

  小学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启蒙时期,海洋教育应把握好这个教育阶段。为了不给其造成学习负担和压力又能培养其对海洋的兴趣,应对其进行最简单的海洋意识教育,通过一些游戏、故事、图片、视频简单了解海洋生物、海洋资源、海洋军事等,尽量减少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对其进行海洋常识的普及,以此来培养他们的海洋情感和海洋意识,从而渐渐促使小学生向往大海,从小有个海洋梦。

  对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记忆各方面开始向成熟阶段过渡,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接受一些抽象的海洋意识教育的概念和理论。这一阶段的海洋教育可以由小学阶段的简单的兴趣培养上升到复杂一些的海洋意识的培养和简单的海洋知识教育。在沿海地区,有必要以海洋意识教育为基础上升到海洋知识教育,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和海洋教育优势,培养稳定的海洋情感和海洋意识,进而奠定培养海洋人才的基础。

  2.根据区域设置教学内容和目标。我国地域广阔,东西跨度也较大,经度地带性差异明显,这种差异影响着各地不同的乡土文化,包括海洋教育。领海和领土都是国家的一部分,爱海也是不分地区民族的,跟爱国教育一样海洋教育也应具有普遍性。内陆地区实施海洋教育比沿海地区存在更多的障碍,甚至看上去可行性不大。但尽管如此,我们也还应致力于探索落实海洋教育的普遍性,尽量缩小海洋教育的区域差异性。由于资源的限制,内陆地区海洋意识比沿海地区更为欠缺,海洋教育应以海洋意识教育为主,重点在基础性和普及性上,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多媒体、网络、模拟实验室等媒介普及海洋常识、培养海洋意识。课程设置除以学科渗透之外,在校园活动、实践活动、德育教育中还可考虑设置一些隐性课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海洋情感、意识。

  (二)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还应加大对海洋教育的扶持力度,海洋教育课题需要资金扶持,要确保教育经费的独立性,鼓励海洋教育研究人员以及教师的研究和创新。国家可设立专项基金用来支持和宣传海洋意识,适当发展海洋公益事业,这有利于在全国形成浓厚的学习海洋文化的氛围,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

  (三)正确面对教师缺口问题和教材问题

  因海洋教育开设不久,专业教师有缺口很正常,关键是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一些可行的措施,尽量减小教师缺口的影响。中小学海洋教育可借助专家资源,特别是涉海高校和科研机构集中的沿海地区,可充分利用高校以及研究所资源,比如邀请专家做一些海洋科普教育讲座。另一方面在专家的指导下对教师进行海洋教育培训以提高教师自身的海洋素养,强化教师的海洋教育能力,从而更好地影响学生的海洋意识。同时学校还应聘请专家教师为兼职海洋教师,聘请海洋类专业毕业生作为学校的专职教师,这有利于学校海洋教育深入发展。

  (四)有效整合海洋教育资源

  被称为“耕海人”的渔民并没因为“涉外”危险而止步,海南潭门渔民协会会长麦邦奋说,潭门的渔民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接受一种观念:渔民去南沙出海捕鱼,是最基本的保护祖国海域的办法。南沙被潭门人称为‘祖宗地’,谁都不想断送在自己手里[5]。因此在研究海洋教育课题时,仅从海洋教育的学科性考虑或许是片面的,还应考虑海洋教育的情感意识,即沿海地区的乡土教育。沿海地区的海洋教育可有效整合社会、学校、社区力量并结合乡土感情和传统文化作为海洋教育的资源,以文学艺术、社会活动等各种形式,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了解家乡的海、热爱家乡的海,这种海洋感情一般比较稳定。

  中小学领导可积极组织参观涉海高校的海洋博物馆、海洋生物标本馆、船舶模拟器实验室以及海大发展的校史馆,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对海洋的好奇心和兴趣,进而影响其海洋意识。涉海高校还可充分利用其教学设施资源,在暑假采取夏令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海洋知识的普及教育。

  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海洋教育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整合各地区、各类学校海洋教育资源。这样做一是可以为学生提供海洋知识学习的机会,另外畅通各学校和地区之间的学习和交流,便于共享海洋资源和信息,特别有利于内陆地区的海洋教育。还可试着开发海洋教育网站,内容可以直接或者通过扫描二维码的形式分享到自媒体平台,比如把资源中心的一些微课程分享到微信朋友圈、腾讯空间等自媒体,为海洋教育起到助力作用。海洋教育可借鉴慕课的形式,但并不是要翻转课堂,而只是作为学生的课外学习视频,有时间的时候观看学习并不造成学习压力。

  另外,有关方面应考虑把中小学生的练习册、寒暑期作业、阅读刊物等资源综合起来,变成辅助教材,编写中根据不同年龄学生心理发展情况穿插一些有趣的海洋小故事、海洋小常识,比如膨胀的海洋及其危害、赤潮及其危害或者海洋兵器库等。

  (五)尝试通过中小学生把海洋教育从学校教育向家庭拓展

  中小学生和家庭之间交流比较密切,学生的行为很容易影响到家庭,中小学的海洋教育很容易辐射到家庭。也可以说中小学海洋教育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向家庭拓展,而且这种拓展相对于这类的公益广告宣传教育更有效果。

  在现今亲子活动盛行的背景下,充分利用学校的凝聚力,通过一些中小学的海洋教育活动,将海洋教育影响力辐射到家庭,使其走出学校走进民众心中,一方面可以拓展海洋教育的领域,有效提升国民海洋意识。另一方面,家庭具备了海洋意识后将更有益于学生形成自发、稳定而全面的海洋意识,从而形成良性的互动。

关于我国中小学开展海洋教育的建议

论文搜索
关键字:中小学 海洋 建议 我国 中小 关于
最新基础教育论文
试论辅导员加强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策
探究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财政投入新模式
浅析人工智能背景下幼儿园国学教育
基于家校共育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策略
浅析信息时代家校共育新模式
小学高年段学生家校共育的思考与建议
家校共育在小学德育中的新思路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的基本形式
热门基础教育论文
论学校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功能
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语文与生活双赢
新课程背景下的农村中小学教育
小学数学课改论文
班主任工作点滴谈
关于小学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
论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及其基础
培养学生情商,树立健全人格
生活中的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