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文化论文 >> 当代中国论文 >> 科教兴国的文化传统障碍论文

科教兴国的文化传统障碍

作者:胡星斗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6-01-22

 四
     
    对科教发展影响最大的还有经济形态。中国古代是小农经济的天下,或者说是男耕女织、自然经济与家庭手工业并存的农工互补型经济,其生产技术年复一年处于停滞的状态,不需要科教的支持;而且,古代工商资源官营垄断,经济上官商合流,古代技术如炼钢技术、造纸印刷技术等又大多为"大一统技术"(15),它们虽然很发达,受官方支持,但不可能在民间自由地传播,古代书院也不传授这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在中国,劳动与知识分离,也是严重的弊端。中国人的观念里有种种不良的倾向,?quot;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寒窗十载无人问,一朝身到凤凰池"等等,人们一心想当官,想做"人上人",结果,在中国,科举教育只是做官、显贵的手段,知识分子一旦科举成功,就不再参加生产劳动,与劳动阶级完全脱钩,而劳动者一般又不能掌握实用的技术。西方的情况与之却大不一样,在那里劳动与知识紧密结合,基督教与科学互相促进,基督徒是"一批指甲上沾着污垢的知识分子",贵族与奴隶、学者与工匠在上帝面前成为平等的社会成员,谁能创造财富,并施舍帮助穷人,谁就能进入天堂。这种劳动与知识的结合是近代科学发展必不可少的动力。 
     
    影响科教发展的因素还有政治状况。近代科教产生的必要条件是,政治上要宽松,要打破官本位的制度和权力对真理的垄断,让知识者独立地、自由地思考。可是在古代中国,专制制度十分严酷,要么科技思想无法萌芽,要么科技创造的成果被扼杀、被浪费,要么科技教育畸形地发展-------在某一个领域水平高,但整体水平低,社会生产落后。这时,很难想象科教能有全面的健康的发展。
     
    就科教本身的发展来说,其内在的缺陷也是明显的。古代中国的技术与产品以及技术与匠人紧密结合,不可转移,这使得技术难以传播、传承、社会化。中国的技术往往是庖丁解牛式的技艺,只可秘传,个别的师徒相授,不可能进入书院、学校,不可能为百姓大众所掌握。
     
    中国的问题还在于科学、教育、实验、技术、经济是分别独立发展的,致使不能相互促进,利用前人的成果。李约瑟说,现代的蒸汽机等于中国的水排加风箱,可是中国人能制造水排,能制造风箱,就是不会把两者联系起来,制造蒸汽机(16)!中国古代的瓷器制造技术也很发达,但不会制造玻璃,因为控制窑内温度和氧化还原时间的方法不能上升为理论,移植到别的地方。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令中国人自豪不已;可是,"四大发明"墙内开花墙外香,在中国未起到传播科学知识、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而只是用来探风水、放鞭炮驱神;但它们传到西方后,科学书籍很快成为印刷品,火药炸掉了封建城堡,指南针帮助寻找到了新大陆、开辟了新的商品市场。可见,只有技术发明是不够的,技术-----市场------科教还必须形成良性循环,相互促进,才能带动经济的发展。
     
    科学发展还必须建立在结构型自然观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必须从结构上把握自然现象,而理论也必须是逻辑结构型的,应当有完备的逻辑体系。而中国古代的科学是经验科学,对各种现象往往只有描述、记录、简单的概括,没有理论的提升,更没有象西方《欧氏几何》那样的完备的原始科学体系对各门科学的发展都起着示范的作用。 
     
    另外,科学理论必须建立在受控实验的基础上,实验必须是可重复的,不受时间、空间、实验者因素的影响。然而,古代中国人所做的实验很多是非受控的,不可重复的,有些甚至与迷信、方术混在了一起。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论文搜索
关键字:科教兴国 文化传统 障碍
最新当代中国论文
新时代文化自信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长沙雾霾天气形成的经济社会原因探究
日本动漫对中国80后作家的影响及启示——以
对我国互联网“扫黄打非”的几点思考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
当代中国青年的文化属性初探
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民族化及其实现路径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如何处理当代中国婚姻中的危机问题
热门当代中国论文
中国文化发展浅析
理想与现实之间
激情与理性间徘徊——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
五四:从爱国激愤到制度寻思
论人文精神的实质—兼及大学人文教育问题
悲哀的“破鞋”--王小波《黄金时代》人物形
自由、民主与当代中国“问题”
大学的教育理念与目标
王小波的精神结构及其小说的结构模式
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