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现当代文学论文 >> 文学性与现代性——《一个非文学性命题》引发的理论问题论文

文学性与现代性——《一个非文学性命题》引发的理论问题

作者:杨春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7-01-09
吴炫先生的《一个非文学性命题——“20世纪中国文学”观局限分析》[1]一文,对“20世纪中国文学”这一命题提出了质疑。他的基本观点是:这个命题未能突破文学对文化的束缚,成为一个非文学性命题。这种非文学性表现在现代性、共同性和文体性三个方面。在笔者看来,这种否定之不当是显而易见的,就像否定“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一样不妥当。但笔者不是对吴文立论即否定“20世纪中国文学”命题本身感兴趣,而是对其隐含的另一些更重要的理论问题感兴趣,这些理论问题包括:文学的性质究竟是什么?文学是否具有现代性?世界文学是否存在以及与文学性是否相容?白话文与文学性是否相关以及是不是文学现代性的一个方面?笔者以为,这些理论问题可能比否定或肯定“20世纪中国文学”命题本身更重要,有必要加以深人探讨。而且,一旦这些理论问题得到解决,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命题是否合理的问题也就随之得到解决。
     应该首先考察吴文提出的文学性问题。吴文之所以作出否定“20世纪中国文学”以及文学现代性的结论,正是从他的文学观推导出来的,他认为现代性与文学性根本不相容。吴先生提出了“否定主义美学”,强调文学的“本体性否定”特性即“文学穿越文化政治”说,实际上认为文学性就是否定性。此论有一定的合理性。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代表人物之一阿多诺的“否定性文论” 就主张“文学是对现实的否定性认识”。笔者也有相似的理论,即一贯主张的“超越美学”,强调文学对现实(包括现实生活和现实文化)的审美超越性,而这种超越即包含着审美批判、否定(而且,超越性比批判性、否定性内涵要宽,还包括审美理想性)。但是,吴文又有片面性,因为否定性不是文学性质的全部。文学除了有超越性或否定性之外,还具有现实性或肯定性,因为文学除了具有审美属性外,还有现实属性。作为一种美学,应当强调审美的超越性、否定性; 作为一种文学理论,除此之外,还要指出文学的现实性和肯定性。以往的文学理论把文学当作一个平面结构,或强调文学的现实性、肯定性,而忽视文学的审美超越性、否定性;或强调文学的审美超越性、否定性,而忽视文学的现实性、肯定性,从而导致片面性。当然,文学的审美超越性和现实性不是对等的、平列的,它们属于不同的层次。文学是一个多重结构,它具有三个层次:审美层次是最高层次,它具有审美超越性,包括否定性;现实层次是基础层次,它具有现实性即对现实的肯定性;此外,文学还有深层结构,即与无意识对应的原型结构,它具有非理性。文学的三层结构表明文学性质的非单一性,文学具有理性、非理性、超理性或现实性、原始性和审美超越性的多重属性。文学的多重属性鲜明地体现于严肃文学、通俗文学和纯文学三种形态的区分。在严肃文学中现实层面起主要作用,因此它突出了意识形态性和干预现实的作用,与一般文化之间有较多的一致性。在通俗文学中原型层面起主要作用,因此突出了非理性(极度感性化顷向),具有消遣娱乐作用,它与一般文化之间既有相容性,又有冲突。而在纯文学中,审美层面则起主要作用,因此突出了超越性,它对现实、文化具有批判、否定作用,只有在这个层面上,才能说文学是异质文化。关于这一点,笔者曾有所探讨。[2]由于吴文否定了文学的多重本质,才导致了其一系列结论的片面性。
     接下来我们考察文学是否具有现代性的问题。吴文提出:“问题在于,‘现代性’首先是对文化而言的,而不一定是对文学而言的。”“文学与文化的现代性也是两回事”。他的理由是:文学在本质上与文化是一种“本体性否定”关系,“因此,文学的生存状态受文化的制约——这个制约在今天就是现代性,但文学的存在状态(即文学实现文学性的程度)则体现为对文化制约的摆脱,以及对文化性生活材料的个体性穿越。”他还批判了“历史进步论”在文学上的体现,认为文学没有进步可言;而且“文学现代性” 概念隐含着现代文学比古典文学优越的思想。这些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在文学的审美层面上(特别在纯文学中),文学没有历史,没有发展,当然也没有“比古代文学优越”意义上的现代性。但在文学的现实层面上(特别在严肃文学中),文学有历史,有发展,当然也有现代性。这就是对所谓的“文学史悖论”的解决。关于这一点,笔者也曾探讨过。[3]吴文只强调了文学的超历史性,从而否定了文学的现代性,这是一个片面的结论。因为文学还有现实层面,它与社会、文化共同发展、变化,所以有历史性、现代性。不能仅仅依据文学的审美超越性,不顾文学的现实性,就否定了文学的历史性、现代性,更不能拒绝作文学的历史分期。如果依照吴文的逻辑,不仅不能谈论“20世纪中国文学”,而且同样不能谈论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在文学的审美层面上,虽然没有历史发展,没有进化论意义上的现代性,但是现实层面上的现代性又必然给它打上了印记,并影响了文学超越的方式,这也是文学现代性的一个内容。文学现代性有双重意义:在现实层面上,文学现代性意味着它渗透着现代性,肯定着现代性。现代性是一种理性精神,包括人文理性和工具理性。现代文学区别于古代文学,首先在于它体现了现代的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相一致。这是现代文学的最基础的条件,它使现代文学史划分具有了基本的可能性。但最基础的条件并不等于是充分条件。五四文学吸收了科学、民主思想,呼唤现代性,因此具备了文学现代性的基础条件,虽然还不具备充分条件。目前通行的对现代文学史的划分,实际上只是考虑了这个基础条件,而没有考虑充分条件。在审美层面上,文学现代性意味着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这是文学的超越性品格决定的。这就是说,文学的现代性就是反现代性,而不是肯定现代性。美籍学者李欧梵提出现代性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肯定的层面,即世俗的现代性;一个是反思的层面,包括哲学艺术等对现代性的批判,实际上也是这个意思。现代文学(主要是现代纯文学)并没有讴歌现代性,而是在资本主义还有生命力的时候就开始批判、反抗它。对现代性的反思、批判或反现代性是现代文学或文学现代性的充分条件。吴文主张以文学的个体性来穿透文化,也包括现代性,但是它并没有以此来确定文学现代性,反而得出文学与现代性无关、不存在文学现代性的结论,这是一种错误的推论。文学可以否定现代性,超越现代性,但不能说文学与现代性无关,因为正是这种否定、超越才是文学现代性。因此,应当得出结论说,文学具有现代性,只不过文学现代性是文学对现代性的特殊超越方式,它不同于文学对前现代性的超越方式。在现实层面上,它打上了现代性的烙印;在审美层面上,它以特殊的方式超越了现代性。在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文学同样受制于现实文化而又超越了现实文化,但它们的超越方式是不同的。古代文学的超越方式是理性的超越,它并不质疑理性,也未走向非理性,而是通过对理性的理想化追求来超越现实文化,古典主义典型地体现了这种理性的超越。现代文学的超越方式是非理性的超越,它质疑理性,批判理性,并且以非理性的反抗来超越现实文化,现代主义典型地体现了这种非理性的超越。
     文学现代性概念不仅合理,而且对现代文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吴文对文学现代性的否定不仅是没有根据的,而且是于文学研究不利的。文学现代性的提出,使人们对“现代文学”概念有了深入理解,它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而且是一个划分文学史的内在尺度。具有了文学现代性,才能算得上现代文学。也就是说,当文学对现代性进行了反思、批判,就具有了现代性,从而成为现代文学。近年来国内关于中国文学现代性讨论的意义,也在于此。它不仅使我们对传统的近代文学、现代文学的划分(以五四运动为界)进行了重新审视,而且也使我们对中国文学的现代发展有了新的观念和更明确的认识。吴文担心文学现代性概念会导致抹杀文学的否定性和导致文学的历史进步论,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关键在于正确理解文学现代性,即不是把它理解为对社会文化现代性的肯定,而是理解为在这个基础上的超越。看来吴先生没有正确理解文学现代性,他对文学现代性的批评,实际上是建立在对现代性的错误理解上的。他仅仅把文学现代性看作是一种文化的现代性(他归结为“人的解放与自由”),而没有看作是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吴文列举了大量文学史现象,力图说明现代性不能解释古代和现代文学的独特性即作为“个体化世界”的文学性,也不能证明现代文学比古代文学更进步。这种反证并不奏效,因为它的前提即文学现代性等于现代性并不成立。如果把文学现代性与现代性区别开来,并且把文学现代性看作是对现代性的反思、批判,就不会得出上述结论,而且完全可以解释上述文学现象。
     吴文还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隐含着与“现代性”相关的“共同性”范畴,“共同性”包括横向上的世界性和纵向上的共同的审美理想。吴文认为,这种注重“总体特性”的思维方式是与文学性不相容的,因为文学是“个体化超越”,即“个体穿越共同”。这里提出了文学性的另一个问题,即文学的个体性问题。文学无疑是个体性活动,它克服了现实关系对人的束缚,解放了人的个性,使现实的人变成了审美的人——艺术个性,同时也使超个体的现实世界变成了个性化的审美世界。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但是,如前所述,这只是对文学的审美属性的描述,而不是对文学的现实属性的描述。文学除了具有审美层次和审美属性外,还具有现实层次和现实属性。在文学的现实层面上,人是现实的人,即所谓“社会关系的总和”;世界是现实的世界,即所谓共同化的社会,因此文学本身也具有了共同性。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的文本,并不是独立的,它不仅处于文学文本间互相联结之中,而且处于更大的文化文本体系之中,这种所谓“互文性”必然造成共同的意义联结,包括共同的文化思潮。更重要的是,文学的现实性作为基础必然会影响文学的审美特性,造成共同的审美理想和文学思潮,从而也形成了文学的历史。因为很显然,纯粹的个体性文学是不能构成文学史的,正是彼此的关联才构成了文学史,而文学思潮就成为文学史的基本单位。当然,承认文学的共同性并不否定文学的个体性,文学作为个性创造必然要突破共同性的束缚,个体性仍然是文学的更本质的特征。但文学的个体性不是孤立的,它是在共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学氛围中呈现出来的。没有文学的共同性也就没有文学的个体性,反之亦然。所谓“个体穿越共同”,只有在承认文学的共同性前提下才有可能。因之,文学的历史就成为在共同的文学思潮下个体性生成的过程。吴文只承认社会文化的共同性而否定文学的共同性(尽管两种共同性并不相同),进而否定了文学历史的存在,无疑是不正确的。如果按照吴文的意见,就没有共同的文学思潮,不仅作为整体的20世纪文学不存在,整个文学史都没有可能。而事实上,20世纪中国文学虽然是许多作家的个体活动,但他们又是在一些共同的文学思潮中存在的,如五四发端的现实主义及新时期的恢复、发展—新现实主义;苏联传入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后来发展的“两结合”;还有五四后形成的现代主义及其在20世纪90年代的恢复、发展,这些文学思潮的起伏消长构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当然,吴文强调个体作品对这些共同性的突破,避免以共同性取消、压迫个体性显然是有道理的;而且忽视个体性的倾向由来已久,尚未克服,如何在文学史中突出个体性仍然是一个有待于解决的问题。但承认共同文学思潮的存在必须作为前提,否则“个体穿越”则没有对象,也就没有可能。

 [1] [2] 下一页

论文搜索
关键字:文学性 现代性
最新现当代文学论文
以中国部分现当代小说为例探索何为文学经典
寻找小说的诗与远方
微型小说《走出沙漠》阅读鉴赏
颜歌小说研究综述
合阳方言中量词“个”的语音浅探
试析现代汉语中的“有点儿”和“一点儿”
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俗叙事
细读老舍《茶馆》的语言之恨、传统之殇
从庄子的“言意观”看当代文学的“主题先行
本土经验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性阐述
热门现当代文学论文
《骆驼祥子》中的人道温情与启蒙立场
《呼啸山庄》中希思克厉夫性格的双重性
浅议鲁迅《伤逝》中爱情失败的原因
议鲁迅笔下知识分子
谈《围城》的讽刺艺术
现当代诗歌中的女性意识探幽
冰心与基督教——析冰心“爱的哲学”的建立
当代爱情小说的历时性研究
三毛的创作姿态与文体选择
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