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目标之构成要素论文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目标之构成要素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4-13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目标之构成要素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着力点――职业能力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目标是围绕实际岗位职业技能而制定的具体要求,应当以产业需求为依据,以学生就业为目的,具体构成要素包括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资格证书几个方面。在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中,首先要解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潘愚元教授认为,培养目标是个涵义比较模糊的概念,它可以指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专业所要培养的人或人才的方向、规格和各种要求,它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有研究者认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高中文化基础上进行的,为生产第一线和工作现场服务的,承担将设计、规划、决策、规范等转化为现实产品或其他物质形态以及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的高级技术型人才。我国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再次强调: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综上所述,把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在技术应用型或实用型(虽措词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是完全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这种应用型人才既要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又要掌握较强的发现、解决生产实际中所遇问题的实践能力。这类人才的基础理论知识不必追求过深,但又要与普通高等教育基本相当,以便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相区别;实践能力强,尤其是运用技术创造性地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区分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指标,这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基于以上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所以笔者在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中确定了以职业能力是主体。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的关系基本上是一种线性关系,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关系,或至少也是一种平等关系,而绝不是一种相互排斥的关系。在培养目标中职业能力的培养占很大比例。所以要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应是职业能力,即职业能力的培养必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应以职业能力为中心进行人才培养。

  二、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

  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是以完善人格、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全面发展、提高人的个体素质为主要目标的,高职学生是复合型专门人才,就应具有完备的、富有个性的素质结构,职业素质具体由基本素质、关键素质、个体素质组成。这三者相互联系渗透,又彼此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是以基本素质为基础,关键素质为基本要求,个体素质为前提共同构成了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也是以素质为前提和基础的,如人际交流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劳动组织能力、职业道德等。由此可知,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部分对应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构成中的基本职业能力的社会能力内容及综合职业能力的部分内容。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结构突出的是其实用性,并在此基础上强调个人的创新能力与个性的发展,这些能力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最终形成培养目标所要求的职业能力,这部分对应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构成中的整个综合职业能力内容。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职业素质培养与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有着莫大的关系,学校人才培养规格的关键应是职业能力,即重视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也不应突视职业素质的培养。

  三、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1.职业资格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含义

  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职业资格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从业资格是指从事某一专业(工种)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起点标准。执业资格是指政府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工种)实行准入控制,是依法独立开业或从事某一特定专业(工种)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必备标准。职业资格分别由国务院劳动、人事行政部门通过学历认定、资格考试、专家评定、职业技能鉴定等方式进行评价,对合格者授予国家资格证书。国家职业资格分为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技师(二级)、高级技师(一级)。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证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子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一项制度。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的重要措施;是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有利于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大力提升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认可程度,促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新的就业制度、职业培训制度和用人单位人事劳动制度相互衔接,使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市场就业和引导劳动者素质提高中发挥重要作用。

  2.高职教育应实施“双证书”制度

  “双证”沟通是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互沟通与衔接的简称,是指职业技术教育中学历教育(以学历证书为标志)与职业资格培训(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志)之间的一种融合、互认和沟通,其实质就是两类证书内涵(即综合文化水平与职业技术/技能等级)的衔接与对应。其基本思路就是对职业技术院校全日制在校生实行“一教两证”,即一种教育形式同时颁发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其宗旨在于促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完善,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培养核心,以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为纽带,规范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培训和劳动就业市场,实现学历教育体系与职业资格培训体系的接轨,构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含职前培训、职后培训等)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终身教育体系。

  以此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综合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先进科技成果的应用,产业结构、社会职业结构和岗位结构的变化加快,劳动密集型岗位向知识、技术密集型岗位转化,熟练工种岗位减少、技术型岗位增加,尤其是技术岗位的综合性、复杂化程度提高,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他们必须具备适应生产和技术发展、适应职业岗位变化的能力,单一的学历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都难以适应人才培养的这种要求。目前我国经济建设中缺乏大量适应一线岗位工作的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特别是掌握高新技术并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和中高技能人才。所以,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来确定培养计划,使高职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综合检验,也是对学生顺利就业的基本保证。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目标之构成要素

论文搜索
关键字:教育 实践 教学 目标 要素 高职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浅析后疫情时代高职来华留学生教育
试论我国特色职业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职体质健康档案系统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传统建筑文化课程建设
基于制度规则下的现代学徒制发展路径
1+X证书背景下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