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金融研究论文 >>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思考论文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思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9-30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思考

  

  公允价值是指理智的双方在一个开放的、不受干扰的市场中,在平等、相互之间没有关联的情况下,自愿进行交换的价值。就目前而言,公允价值指现行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反映的是现值,但不是所有的计量现值的属性都能作为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是市场而不是其它主体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认定。

  一、实行公允价值计量的意义

  在后工业时代和信息化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技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日益明显,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到显著提高。这一变化对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根基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下,历史成本虽然更易取得也更易得到验证,从而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但是由于历史成本是过去交易取得的数据,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和相关性不能得到保证。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会计界和金融界―直对金融工具,特别是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和披露问题争论不休。许多投资者认为,历史成本财务报告不仅未能为金融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发出预警信号,甚至误导了投资者对这些金融机构的判断。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公允价值在西方国家逐步得到广泛的应用

  从决策的相关性讲,公允价值当然比历史成本优越。具体表现在:首先,符合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要求。相关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而公允价值反映的是在特定时点和特定经济状态下,市场对资产或负债的定价。其次,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企业利润计算是通过收入与相关成本、费用配比进行的,收入按现行价格计量,而成本、费用按历史成本计量。因此收入和费用计量属性不同造成的价差,不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对收入和成本、费用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更科学合理。最后,有利于企业的资本保全。在物价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如果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计算得出的金额在物价上涨的经济环境中,将购不回原来相应规模的生产能力。相反,如果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不管何时耗费的生产能力一律按现行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量,计量得出的金额即使在物价上涨的环境下也可以购回原来相应规模的生产能力,使企业的实物资本得到维护,企业的生产得以在正常状态下进行。

  二、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冲击

  由2007年次贷危机引爆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使美国金融市场2008年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严冬。许多重量级的金融机构陷入破产或被收购的窘境。同时这场危机迅速向世界蔓延,各国股市纷纷下挫,工厂大量倒闭,失业人口剧增。在这场危机中,会计准则饱受质疑。有人认为,国际会计准则对于公允价值的规定放大了金融危机。公允价值计量在次贷危机中的顺周期效应(即市场高涨时,由于交易价格高,容易造成相关金融产品价值的高估;市场低落时,由于交易价格低,往往造成相关产品价值的低估),促使金融机构加大资产抛售力度。从而使市场陷入交易价格下跌、资产减计、核减资本金、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之中。受此影响,在美国政府推出的救市方案中,其一就是授权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暂停按市值计价的会计准则。但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只是将现行市场状况进行了客观的反映,如果会计手段的调整被用来掩盖问题的真相,而不是为了更好地消除和解决问题,那么,这一问题将不会得到很好解决。如果因此而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其所反映的信息更无法还原市场本质,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严重不相关,也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所以,公允价值计量本身并不是导致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也不可能成为阻止其蔓延的工具。

  三、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再思考

  (一)市场有序性与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定义中假设所计量的资产或负债存在着一个有序的交易市场或公平交易市场。但在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运用的这一假设前提并不成立。但次贷危机表明,市场并非永远都是有序的。在市场无序状态下是否继续执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否需要改变公允价值确定方法,在FASl57中没有得到明确。

  (二)估值技术不完备。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公允价值的确定有三个层次。首先,活跃市场中的成交价就是公允价;其次,如果在活跃市场中没有相同产品的成交价,与其相类似产品的近期可观测到的成交价也可认为是公允价;最后,如果上述两个层次的价格都不能获得,则需要通过估值模型计算有关产品的价值。但次贷危机中,抵押债券和债券担保凭证由于信贷萎缩大都变成了流动性缺失的金融资产,当市场巨变和信贷萎缩导致次债相关产品从第一或第二层次掉落至第三层次时,FASl57未能就这种情形下如何确定公允价值提供技术指引。

  (三)公允价值监管不完善性。金融危机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对公允价值的监管不力,造成公司管理层利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利润粉饰的后果。《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9号――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选择》的规定,企业可以自己决定哪些流通在外的债券、贷款或其他负债采用市值计算公允价值.这给金融企业提供了粉饰利润可操作途径。例如:2007年一年中美国金融机构在信用水平下降的情况下居然“获利”120亿美元。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思考

论文搜索
关键字:公允 计量 属性 危机 背景 价值
最新金融研究论文
试论国际金融研究的新方向
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的农村普惠金融思考
浅析互联网金融模式存在的安全隐患
新冠肺炎疫情下绿色债券发展
浅析影子银行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应用模式及价值研究
数字货币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问题研究
民间金融公司风险传导机制研究
AMCs金融科技研发模式探索
热门金融研究论文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汇率对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若干启示
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几点看法
金融危机是中国的心腹大患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战略研究
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利弊分析
我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发展中间业务 提升综合实力
金融发展理论与我国金融体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