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对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思考论文

对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思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12-05

对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思考

  一、高职教育基本要求

  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产生“高职教育”这一理念,那时的高职教育符合当时的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高职教育开始萌芽,经历了模仿式、压缩式到现今的高职模式。如今,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目前高等教育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0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布了《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是我国第一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指导性文件。明确提出:“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 “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目的”。

  2009年,由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目标而服务的。”

  从先后这两部要求可以基本看出,高职教育主要强调的是实用和技能。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才是高职高专教育应该为社会提供的人才,是介于动手能力强的“蓝领”与动脑能力强的“金领”之间的“灰领”。

  众所周知,高等职业教育就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实用型、技能型教育,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职院校就应该致力于培养什么用的人才。有别于综合大学的科研型教育模式,高职教育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从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入手,分析学生,分析教材,分析教法,打造出适合自己双脚的那双鞋。

  二、高职教育的现状

  有别于国外已经较为成熟的高职教育和相对配套的就业模式,我国的高职教育尚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在各方面都还存在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

  首先,我国的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都是在录取完三个层次的本科后才开始录取的最后一批,因此,无论是从分数高低还是学习能力方面来看,高职学生的层次都处于高等教育的最低档。尽管近些年我国的教育模式从小学到大学都在进行着深刻的变革,但是以分数来评判一个学生的标准和习惯在短期内尚无法得到彻底的改变,因此,很多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本身就对自己信心不足,从进校伊始就产生了得过且过的思想,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在接下来的三年学习中缺乏学习动力和进取心。笔者在执教过程中还发现,有相当部分的高职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学习的情况比较多见。习惯了电脑键盘和手机触摸的交流方式,现在的学生们上课时已经慵懒到很少用手记笔记了。即便是老师要求记下笔记,也很少有学生主动复习,积极思考。上课时表情麻木,思维停滞;下课后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学生的这种被动学习方式和慵懒的学习态度从某种程度上也严重打击了授课教师的教学热情。

  其次,教材的选取,也一直是困扰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进入高职的学生总体层次偏低,而英语水平就更加参差不齐。要选取一本能适用于多数学生水平,又能充分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的教材,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笔者所在的学院就换过好几种教材,不同的系还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教材。有的教材偏难,学生说学不懂,有的教材偏易,学生又觉得学不到东西。虽说如今的教材编写体例已经相当注重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但是大多数还是以语言教学为主,真正实用性很强的,或者说真正和学生今后就业配套的实用性教材却少之又少。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龚亚夫教授,从事英语基础教育30年。近日,他在接受光明网教育专栏采访时提到,目前国内英语教学基本沿袭国外30年前的思路。这种编写教材的思路就是功能加语法结构,这种思路是英语国家为在英语国家环境下生活的移民学习英语的路子,谈的话题大多是打招呼、问路、购物、游玩和去快餐店,等等。这种纯粹的语言教学功能非常片面,即便学生能照葫芦画瓢模仿基本句型,却很难准确表达自己的个性和情感、或是进行思想交流。

  再者,高职院校的英语主力教师多半是各大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的硕士博士生,毕业后多半都直接入校教学,很少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经验或是英语实践操作的经历,更鲜有在英语国家直接体验本土文化的机会。而目前国内的多数高职院校还不具备能将多数英语教师送往国外培训的实力。从事一线教学的英语老师本身的英语知识通常都是过硬的,但是其对英语的运用能力也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状况。这也直接导致了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高成为一种望梅止渴的奢谈。

  三、教师教学模式思考

  1.多实践,少填鸭

  本科院校学生以学术科研为主攻方向,高职院校学生以技术技能为拿手好戏。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和本科院校学生所承担的社会任务和就业方向的差异,决定了高职院校的老师要改变教学思路,将学生从课堂上引入实践中,在学校所能提供的软硬件环境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可以在真实情境中进行学习实践的机会。在书本语言教学中,所教授的内容以实用够用为导向,不必过分强调语言内容的高大上。只要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能够进行自如表达即可。大多数在中国教学的英语老师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我们在国内学习英语十几年,可能都抵不上去英语国家待上半年的英语口头表达水平。这也正印证了龚教授所说的,我们即使学会了书本上教我们的固定句型和表达,也不见得能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合适的情感。我们学习的仅仅只是文字而不是文化和思想。因此,把语言这个工具运用到实际生活工作中才是真理。英国学者H.G.Widdow-son指出,教学程序是通过教授新课和反复操练,达到语言运用,把形式、意义、功能结合起来,把教学重心从培养语言准确性延伸到把语言置于有意义的语境去发展交际能力。他主张以具体的交际功能项目为主要线索,在真实的情景中恰当地使用真实的语言。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具有突出的作用,为多媒体教学和外语模拟实验室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2.多尝试,少徇旧

  如今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也与时俱进,克服重重困难,添置了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软硬件,使得老师的教学手段较之从前有了长足的飞跃,现今的老师上课早已不再是一根粉笔一本教材了。有了多媒体教学设施的大力辅助,老师们的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顿时丰富了很多。这也对高职院校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也要与时俱进,给学生提供更多更新鲜的教学材料,对先进的教学设施要敢于尝试,多做尝试。笔者在尝试多种多媒体教学手段后深刻体会到,有图像有声音的动态课堂教学较之以前生硬的黑板粉笔课堂教学,两者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啊。 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明显提高了,汲取知识的速度变快了,与老师的互动增强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也大幅提升。特别是笔者所在院校的人机对话口语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开口说话的自信和自愿。

  3.多授渔,少授鱼

  进入大学阶段的学习,老师扮演的角色不再是亦步亦趋地牵着孩子走的长者,而应该是放手看着孩子自己跑过来的督导者。中国学生在6年的中学生涯中,已经基本完成了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高职高专的英语学习既不是高中英语基础学习的延续也不是本科学习的缩略版。语言学家Simon Delaso认为,一种技能的获得无论是涉及打字,演奏乐器还是学习外语,都要求学习者与老师不平分工作,而做大部分工作。老师必须少一点讲授,多一点引导。高职高专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学习”这门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这种学习不仅仅只是知识的学习,还有能力的学习,为人的学习,等等。笔者认为,大学阶段学生的任务就是learn how to learn。大学之后,大多数的学生将直接面临社会的考验,在校死读书门门考第一的学霸不见得能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游刃有余,这一点我相信所有当过老师的人都有体会。授之以渔,是教给学生学习乃至生存的方法和准则,使其在离开校园后能运用在学校学到的方法继续各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外语教学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主体的能动性,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能力培养型教学模式。

  四、学生求学模式思考

  1.多操练,少硬背

  由于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因此,英语学习一直是大多数中国学生心头的一块大石头。中国学生从小学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学到大学,十几年的时间,依然是擅长读写,害怕听说。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学生从一开始接触英语,基本是靠读背为主,这种学习方法也能够很好地适应目前的高考,因此,英语学习在很多人看来就是死记硬背。这样的状况导致的结果就是,即便英语考试满分也依然没有信心能流利和外国人顺畅交流。语言是无穷尽的,表达方式和情境也是千变万化的,只有把语言实际运用到实际交流中才有意义。龚亚夫教授也曾提到,英语学习的关键不是时间长度而是频度。没有足够频度的操练,学习20年、30年都还是说不出口,写不出手。

  2.多自主,少依赖

  重庆某高校老师曾于2009年4月在重庆市近20家企业进行调查,问卷以书面形式分发给在企业管理岗位、服务岗位、研究岗位和生产岗位上的从业人员。企业对学生具备的英语六项技能(听、说、读、写、译和自主学习)要求中,对学生听力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最高,认为学生听力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很重要。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实际上也契合了提升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方法实用性的教学理念,反对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原则,这种自主学习包括课堂上老师任务指引下的主动学习和课后对各类知识的主动探索。笔者曾在教学中采取师生换位模式进行教学,发现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显著。这种方法就是指定一定的内容让学生回去备课,课上由学生主讲,老师和其他同学坐在下面听课。学生可以采取他认为合适有效的任何方式进行授课。这种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刺激了学生的好奇心,更促进了学生为了完满完成授课任务而在课前进行精心准备的自主学习的过程。

  五、结语

  无论将来英语这门学科在中国的高考中是统一考试还是社会化考试,无论英语的地位是要加强还是削弱,毋庸置疑的是,英语已成为国际交流的主要工具。无论政策如何变,学好英语用好英语才是以不变应万变。具备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可有效地提升个人在职场的竞争力。有数据表明,同等条件下,英语能力较强的人,在职场的竞争力更强,更容易获得较好的工作和创造较大的经济效益。前苏联教育家霍米林斯基认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起点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心保持和培养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和由此萌发出来的学习上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既然高职教育是技能型教育,那么就要一切从实际技能出发。高职英语教师除了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还应深入到相关行业,掌握行业最新技术动态,了解学生未来就业工作岗位对英语技能的实际需求,把培养学生各项英语技能与行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任务的过程中,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语言知识,而是学中做,做中学,主动地开口动脑,积极主动参与各种实践,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自我管理,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达到行业企业要求。高职教师和高职学生应该与时俱进,摒弃旧的不合时宜的教学和学习方法,本着高职教育“实用、够用、应用”的原则不断学习,共同进步。

对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思考

论文搜索
关键字:英语 高职 能力 应用 学生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浅析后疫情时代高职来华留学生教育
试论我国特色职业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职体质健康档案系统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传统建筑文化课程建设
基于制度规则下的现代学徒制发展路径
1+X证书背景下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